“哎,开会那次不是你说的新娘是金翠吗?”余婆子插嘴。
“上次跟大家伙说到金翠这丫头,”吴巧花掩着嘴虚情假意的笑了笑,“也是怪我没跟大伙儿说明白。”
王金翠一听提到自己,坐直了身子。
可千万别把事又搞砸。
“那是啥情况啊?”有人迫不及待的问。
这吴巧花和徐正娣为了两家儿女的事大打出手,那是几乎大家都知道的事,这看热闹的心情大伙儿是热情高涨。
“金翠,还有那个谁?一块过来。”吴巧花朝主桌边上的王金翠招了招手。
徐正娣也站了起来,拉着王金翠的手说道,“今天除了我小女儿结婚,还有一件事,也是今天办。上次是我这亲家没跟大伙儿解释清楚,让大家伙误会了。”
王金翠不明所以,但隐约觉得提到她,肯定没什么好事。
还没等她想明白,那边吴巧花已经拉着在另外一桌落座的王继仁上了主桌边上。
“今天也是金翠和这小伙子的订婚宴。”
此话一出,大伙儿都懵了,结婚和订婚一起,那也是头一遭。
王金翠和王继仁却是傻了眼。
她不过想让这男的临时假扮一下她对象,等妹子顺利结婚后,她再找个理由说和他分手了。
现在怎么整出她和他的订婚宴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是……”王金翠刚想出言反驳,徐正娣一把拉过她的手,又拉过同样被震惊到的王继仁的手,搁到了一块。
“没错,今儿银翠结婚,金翠订婚,一块儿操办了。”
原来如此。
大伙儿有些明白了,笑着道,“你们俩家也太会省了,一桌酒席办两件事。”
吴巧花内心暗暗喊亏。
她从杨福贵衣服口袋里摸了一千块回来,想着大操办一场,反正钱不用自己出,这不可着来烧大锅饭的厨师用硬菜,好菜。这倒好,还替别人做上嫁衣裳了。回头,还得问那徐正娣要点补偿。
王金翠可急了,她可不想假戏真做,她刚想说什么,银翠拉住了她,轻声道,“姐,你可别让妈他们看出来是假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发现王继仁还在一边朝她挤眉弄眼,用嘴型说得,“之前你可没说还有这一出啊,得加钱!”
王金翠真的服了,这死男人眼里只有钱吧!他知不知道订婚意味什么?
谈恋爱分手实属正常,可订了婚,轻易悔婚,她一个女的,名声不要了吗?
可一边是满脸哀求的妹妹,一边是眼神警告的母亲,外加一个还不知死活在配合演戏的王继仁。
她咬了咬唇,只能先这样了!
一直到下午两点,席面上的人才渐渐散了。
梅玥君和梅丽芬早就吃饱离了席。
“你咋知道这个王继仁会答应帮王金翠她们这个忙的。”梅丽芬好奇的问向梅玥君。
梅玥君笑笑,“秘密!”
她那次告诉王银翠,这个王继仁对她梅玥君感兴趣,只要答应他事后给他牵线,他一定会答应。
果然如她所料。
上一辈子,王金翠就是利用她,从王继仁那得了好些好处,要不是王金翠从中掺和搭桥引线,她又怎么会嫁给那样的一个人面兽心的家伙。
梅丽芬撇撇嘴,“你就卖关子吧。不过这次可算是给了王金翠一个教训,让她也尝尝假戏真做的滋味。”
梅玥君心里冷笑一声,这才刚刚开始。
另一边,王金翠离开席面后,气冲冲地找到王继仁,“你还来劲了,还想加钱,你就知道钱!”
王继仁摊开手,“我哪知道会变成订婚宴啊,你也没提前说。不过这事儿你也不能全怪我,要不是你求我帮忙,我至于掺和进来吗?”
王金翠被噎得说不出话,正想再理论几句,徐正娣走了过来,“金翠,你和继仁好好相处,这小伙子看着不错。”
徐正娣望着和大女儿站在一起的王继仁,越看越觉得二人有夫妻相,特别这王继仁的眉眼,总让徐正娣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心里暗叹了口气,果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这王继仁,真符合她的眼缘。
王金翠刚想反驳,看到不远处站在那痴痴看着她的孙二狗子,她又觉得哪哪都晦气,索性不再说什么。
正月初三一过,一些工厂就开始开工了。
往年的话,梅泉根他们厂子也是开工比较早的。可今年,梅泉根坐在院子里,给自行车链条上上油。
梅玥君看着他爸那失魂落魄的样子,知道这年一过,他那下岗的劲就上来了。
她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日历,算算日子,还有十天她也要开学了。
“爸,你今儿能帮我个忙吗?”梅玥君走到父亲身边,一本正经道。
梅泉根正闲着不知道干啥好呢,女儿这时候让他帮忙,那是再合时宜不过了。
“你说吧,啥事?”
“我那十七亩地,你今天就挨个看看,谁家还有没收完的菜或者秧苗,你给人招呼一声,过两日我就得联系,准备要种树苗了。咱这钱年前都付过了,但都是乡里乡亲的,再招呼一声吧!”
“就这事,行了,你就交给我吧!”梅泉根拿过一边的破布零巾,擦了擦手上的油污,便将自行车推到一边出了门。
看见爸爸出了门了 ,梅玥君稍稍缓了一口气,给这下岗的找点事做,省的他在家待着心气不顺。
这年也算是过完了,趁着两个小的出门玩耍去了,她返身去了楼上。
她从卧室到书柜里的一摞旧书本下抽出一个旧匣子。
她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匣子上的锁。打开匣子,里面是她的钱。
准确的说,一部分是大伯给的,一部分周林江给的,一部分爸妈给的,还有的就是摆摊挣的了。
她在小本子上把最近的账盘了一下。
大伯给了三万,周林江前后给了三万,跟爸爸吵架那次妈妈拿出来七千八百块钱。这里是块钱。
摆了九天的早饭摊,平均下来每天都有四十多块钱,数了数小本子上记得数一共挣了403块钱,后期因为量多,买肉和买糯米那些成本花了43.8,于英婶子子帮了三天的忙,花了30。这么一算九天净挣到手是340块钱。
大哥梅彦君摆了六天摊子,一共挣了176块钱,但那些红纸笔墨花的少,总共买了两次纸一次笔墨,花了11块钱,净赚了165块钱。
十七亩地十年的租金花了5950块钱,买铺子花了块钱,承包后山花了块钱,那1块钱的零钱忽略不计了。
现在手上就剩两万块钱多了三百块的零头。
她得想想怎么好好利用这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