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贵嫔听着焦采女讲述姐姐的悲惨遭遇,心中满是同情,看向焦采女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怜惜。她轻轻握住焦采女的手,温声道:“可怜啊,你这些年受苦了。往后有我在,定会护着你,咱们一起在这后宫里相互扶持。”
林晓在一旁,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微微颔首,附和道:“是啊,小主,娘娘心善,定会帮您的。咱们两家一心,定能在这宫里好好活下去。”
焦采女感动不已,眼眶泛红,再次行礼道:“多谢娘娘,嫔妾定当铭记这份恩情,日后娘娘但有差遣,嫔妾万死不辞。”
自此,荣贵嫔与焦采女达成一致,决定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相互依靠、彼此为伴。此后的日子里,焦采女时常到荣贵嫔的青鸾殿中陪伴,帮着荣贵嫔照料六皇子,而荣贵嫔也会传授焦采女一些在后宫生存的经验与技巧,教她如何应对那些明枪暗箭。
在这深宫中,她们如同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的花朵,共同面对后宫的种种挑战,期待着能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寻得一丝安宁,也盼望着能早日为焦采女的姐姐讨回公道。
新的一年里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终于到了荣庆公主和亲吐蕃的时候。
和亲当日,宫中一片庄严肃穆。皇帝与太后高坐主位,神色凝重。皇后与后宫诸位主位娘娘立于一旁,身着华服,却难掩脸上的不舍。荣庆公主一身盛装,缓缓走到众人面前,双膝跪地,俯身磕头,声音哽咽:“多谢母后养育之恩,荣庆永世不忘,太后慈爱,荣庆铭记于心,也绝不忘大周故土。此一去千山万水,愿太后长乐未央,皇兄皇嫂千秋万代,大周百姓安居乐业。”言罢,她与身旁的七王子一同向皇帝与太后跪地磕头。
在场的太后、皇后,还有前来送行的皇子公主、后宫妃嫔们,心里都清楚,这一分别便是天各一方,再难相见。不少妃嫔悄悄红了眼眶,几位年幼的公主更是忍不住低声啜泣。荣庆公主起身,深深看了一眼熟悉的宫殿与亲人,转身,在众人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向那未知的远方,开启她为大周安宁奉献的和亲之路 。
皇后领了皇帝旨意,为筹备荣庆公主的嫁妆忙得不可开交。依照要求,嫁妆礼厚三成,每一件都精心挑选,从珍稀的珠宝美玉,到华丽的绫罗绸缎,桩桩件件都尽显皇家的尊贵与对公主的宠爱。
皇帝更是对荣庆公主的安危格外上心,将原本三百人的陪嫁队伍增至五百人。他亲自吩咐内卫统领,务必挑选出武艺高强的武婢和精锐的侍卫,这些人不仅要能护公主周全,关键时刻还能在局势变化时,成为大周与荣庆公主互通消息的关键纽带。
和亲当日,阳光洒在宫墙之上,却驱不散众人心中的离情别绪。皇帝看着盛装的荣庆公主,眼眶微微泛红,动容地说道:“此一别山高水远,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一定要保重自己。”荣庆公主强忍着泪水,屈膝行礼,声音哽咽:“皇兄,母后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
太后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取下自己手腕上的佛珠念珠,亲手为公主戴上,慈爱地说:“孩子,去吧,让它陪着你,就好像家人在你身边一样。”荣庆公主紧紧握住太后的手,泪水夺眶而出,重重地点头:“儿臣定当好好保管,多谢太后。”
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荣庆公主登上马车,带着丰厚的嫁妆和皇帝太后的牵挂,缓缓驶向那未知的远方,开启了她肩负和平使命的和亲之路 。
和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皇帝与太后伫立在宫墙之上,目光紧紧追随着那远去的队伍,直到身影消失在天际,再也看不见。
皇后在一旁轻声劝慰:“陛下,太后,公主此去虽远,但也是为了大周的安宁,她定能平安顺遂。”在皇后的再三劝说下,皇帝和太后才缓缓走下宫墙,离开城门,返回寝宫。
此后的几日,太后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茶饭不思,抑郁寡欢。荣贵嫔得知后,心疼不已,便时常带着活泼可爱的六皇子前去探望。六皇子古灵精怪,一到太后面前,就开始耍宝逗趣。他或是模仿学习大人教他的动作,或是兴奋的笑闹和急切的发音,把太后逗得哈哈大笑,愁容渐渐消散。
定贵嫔也挂念着太后,时常带着五皇子前来请安。只是她生性内敛,不善言辞,不太会用言语逗太后开心。但每当看到五皇子和六皇子一起在宫里嬉笑玩耍、调皮捣蛋的样子,太后的眼中便满是慈爱与欣慰,笑容也不自觉地爬上脸庞。
在荣贵嫔和定贵嫔的悉心陪伴下,太后渐渐走出了失去荣庆公主的阴霾,后宫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和与热闹 。
自从荣庆公主和亲吐蕃,为大周换来和平之后,皇帝一心扑在处理各国相关事宜以及国家政务上,一连数日都未曾踏入后宫半步。
皇后身为六宫之主,见皇帝久未临幸后宫,便召来司礼监太监,又命人唤来敬事房管事一同问话。她端坐在凤椅上,仪态端庄,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众人,缓缓开口道:“皇上近日政务繁忙,这后宫之事也不能荒废。你们可知,皇上已有多日未翻绿头牌了?”
司礼监太监和敬事房管事赶忙跪地,恭敬回道:“皇后娘娘明鉴,皇上确实已有些时日未选侍寝之人了。”
皇后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既如此,今日便按规矩,将绿头牌呈给皇上,让皇上选选。”
敬事房管事领命,精心准备好绿头牌,亲自呈到皇帝面前。此时的皇帝,正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眉头微皱,神情略显疲惫。听到敬事房管事的禀告,他停下手中的笔,随手一翻那些绿头牌,目光在上面一扫,便说道:“就她吧。”敬事房管事顺着皇帝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正是焦采女的牌子。
“遵旨。”敬事房管事小心翼翼地收起绿头牌,退了出去,赶忙安排人去通知焦采女准备侍寝。而此刻,还在清涟居的焦采女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既紧张又激动,她深知这一次侍寝对自己来说,或许又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便赶忙让宫女们帮着自己梳妆打扮,准备迎接皇帝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