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玉婕妤生产一事之后,容妃在后宫中的信誉如日中天,备受众人称赞。平日里,她待人温和有礼,从不摆架子。对低位分的答应、常在,也总是和颜悦色,遇到她们有困难,还会伸出援手。
妃嫔们之间偶尔有些小摩擦,容妃总是第一时间出面调解,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她会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然后给出公正的判断,从不偏袒任何一方。比如有一次,两位常在因为争一处赏花的好地方起了争执,闹得不可开交。容妃知道后,把她们叫到一起,先是温言安抚,接着指出她们的错误,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两人都能满意,一场纷争就这样平息了。
对于皇后,容妃也是恭敬有加,全力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务。皇后交代的事情,她总是认真完成,从不推诿。在筹备宫中节庆活动时,容妃忙前忙后,精心安排各项事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得到了皇后的多次夸奖。
在对待下人方面,容妃也很宽厚。她从不随意打骂宫女太监,还会关心他们的生活。宫女们生病了,她会派太医去诊治,还会赏赐一些滋补的药品。太监们做事得力,她也会给予适当的奖励。
就这样,容妃的好口碑在后宫中迅速传播开来,妃嫔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的贤德。宫女太监们也都对她忠心耿耿,后宫在她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和睦融洽,一片祥和的景象。
自那之后,后宫的氛围愈发和谐。皇帝连日来分别去了娴妃、宜嫔、丽贵嫔和容妃的宫里留宿。令人意外的是,其他后宫女子对此并无不平之色。
娴妃本就温婉贤淑,在皇帝留宿期间,她精心准备了皇帝喜爱的膳食,还与皇帝一同探讨诗词书画,让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得以放松身心。宜嫔活泼俏皮,为皇帝表演了新学的舞蹈,逗得皇帝开怀大笑,仿佛忘却了朝堂上的烦恼。丽贵嫔擅长音律,她为皇帝抚琴一曲,那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舒缓着皇帝的疲惫。
而容妃,依旧是那样端庄稳重。她在皇帝到来时,细细询问皇帝的身体状况,还贴心地准备了安神的药汤。皇帝与她交谈,谈及后宫如今的和睦,对她更是赞赏有加。
后宫众人看到皇帝雨露均沾,且妃嫔们之间相处和睦,也便没有了争风吃醋的心思。大家似乎都明白了,在这后宫之中,唯有相互扶持、和谐共处,才能换来真正的安稳。皇后看着这一切,心中也颇为欣慰,她深知,这样的平静来之不易,希望能长久地维持下去,让后宫成为皇帝真正的避风港。
在后宫一片祥和的氛围中,皇帝正于御书房处理政务,内卫匆匆入内,呈上一封来自吐蕃的信件。皇帝微微挑眉,接过信件,展开细细阅读。信中所述,竟是吐蕃七王子与荣庆公主已育有一子一女,一家人在封地生活得十分自在惬意。
皇帝看着信上的内容,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将荣庆公主远嫁吐蕃,他心中满是愧疚,毕竟那意味着要让自己的女儿远离故土,去陌生的地方生活。可如今得知女儿家庭美满,心中的愧疚之情也渐渐减轻了几分。
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大手一挥,下旨道:“荣庆公主远嫁吐蕃,为朝廷安定做出贡献,如今生活幸福,朕心甚慰。着内务府准备大量补品和赏赐,送往吐蕃,以表朕对公主的关怀。另外,再选一些珍贵宝物,赐予朕那两个亲外甥,让他们好好赏玩。”
内务府不敢怠慢,立刻忙碌起来,精心挑选各种上等的补品,如人参、鹿茸、灵芝等,还有华丽的绸缎、精美的首饰以及各种奇珍异宝。至于给两位小外甥的宝物,更是精挑细选,有巧夺天工的玉雕、晶莹剔透的琉璃摆件,还有珍贵的书籍字画。
这些赏赐很快便被送往吐蕃。荣庆公主收到赏赐后,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即便远在千里之外,父皇依旧记挂着自己。她当即修书一封,表达对父皇的感激之情,信中还附上了孩子们的近况和画作,希望能让父皇看到他们的成长与快乐。皇帝收到回信后,看着信中孩子们天真的话语和可爱的画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的牵挂也终于落了地 。
当日,阳光和煦,四岁的六皇子迈着稚嫩的步伐,蹦蹦跳跳地来到御书房给皇上请安。此时的皇帝,刚看完荣庆公主的回信,脸上还挂着欣慰的笑容。
六皇子仰着红扑扑的小脸,乌溜溜的眼睛满是灵动,脆生生地喊道:“父皇,儿臣给您请安啦!”皇帝见是六皇子,笑意更浓,伸手将他抱到腿上,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乖孩子,今日怎么有空来看父皇?”
六皇子窝在皇帝怀里,看着父皇高兴,便鼓起勇气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以和荣庆姑姑还有姑父做生意,有来有往,常来常往才是亲人。”皇帝微微一怔,饶有兴致地问道:“哦?你这小脑袋瓜里怎么想到这个的?说来给父皇听听。”
六皇子掰着胖乎乎的小手,认真地解释:“儿臣听先生讲,百姓们要是日子好过了,自然就不会闹乱子啦。要是能和姑姑姑父那边做生意,大家都能赚钱,就都能吃饱穿暖,儿臣吃饱穿暖就不会惹娘(您)生气啦。”
皇帝听着六皇子奶声奶气却又条理清晰的话,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解,喜的是皇子能心系百姓和朝政。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在六皇子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好!不愧是朕的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等你再长大些,定能为朕分忧。”
说罢,皇帝思索片刻,便叫来大臣,将六皇子的想法说了一番,让他们仔细商讨可行性。六皇子见父皇如此重视自己的话,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满是自豪,心里暗暗想着以后要学更多的知识,帮父皇把国家治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