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贵嫔寝宫里,传旨公公刚走,整个宫殿瞬间被喜悦的氛围填满。宫女太监们各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整个场景一派欣欣向荣。
定贵嫔坐在榻上,眉眼含笑,手中还紧握着公公传来的旨意,似是不敢相信这份荣耀。一旁的大宫女眉飞色舞地说道:“娘娘,皇上对五皇子如此上心,亲自赐名,可见对您也是看重非常。这往后啊,您和五皇子在宫里的地位,那肯定是蒸蒸日上!”
其他宫女太监们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说着吉祥话。“是啊,娘娘,五皇子得了这么好的名字,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咱们也跟着沾光呢!”一个小太监满脸兴奋地说道。
负责布置宫殿的太监们,手脚更加麻利了,赶忙将一些陈旧的装饰撤下,换上崭新的绸缎与华丽的宫灯,让整个寝宫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定贵嫔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欢喜,轻抚着心口,仿佛已经看到了五皇子日后的精明强干的样子。
眼下定贵嫔看着满宫上下一片喜庆热闹的景象,脸上虽带着微笑,眼神中却透着几分审慎与警觉。她轻轻扫视了一圈围在身边的宫女太监们,缓缓开口说道:“往后的日子,咱们都得谨小慎微着。如今我成了五皇子的养母,这宫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她微微顿了顿,神色愈发凝重,“一天没把五皇子的名讳写入玉牒,这变数就一天都存在,什么事都说不准。所以往后的日子里,尔等行事切不可张扬跋扈,都得收敛着些。咱们在这后宫之中,一定要和睦相处,千万别与人起争执。越是在这样风头正盛的时候,盯着咱们宫里的人就越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祸端。”
宫女太监们纷纷低头,齐声应道:“谨遵娘娘教诲。”他们深知,在这充满变数的后宫,唯有听凭主子吩咐,行事小心,才能保住眼前的安稳与荣耀。定贵嫔看着众人恭顺的模样,微微点头,目光又不自觉地望向了窗外,心中默默思忖着未来的种种。
定贵嫔与荣贵嫔双双“喜获”皇子,皇帝亲自为五皇子和六皇子取名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后宫,引得满宫众人纷纷前来送礼道喜。两宫瞬间热闹非凡,从早到晚,访客络绎不绝。
定贵嫔宫中,前来贺喜的妃嫔们笑意盈盈,手中捧着精心准备的贺礼。有的送上珍贵的珠宝首饰,色泽璀璨,光彩夺目;有的则带来稀有的绫罗绸缎,触感柔软,花纹精美。田美人恭敬地呈上一个锦盒,笑着说道:“恭喜定贵嫔娘娘喜得麟儿,这是嫔妾亲手挑选的和田玉佩,愿五皇子日后平安顺遂,福泽深厚。”定贵嫔笑意温婉,一一答谢,眼神中满是为人母的喜悦与自豪。身旁的宫女们则忙得不可开交,接过礼品,引领宾客就座,奉上香茗,整个宫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荣贵嫔宫中亦是热闹景象。六皇子的诞生,让前来道贺的人踏破了门槛。兰贵人手持一个精致的襁褓,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祥龙图案,说道:“荣贵嫔娘娘,这襁褓是臣妾特意为六皇子准备的,愿他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人中龙凤。”荣贵嫔怀抱六皇子,轻声道谢,眼中满是慈爱。太监们穿梭在人群中,忙着安置礼品,通报新到的客人。
两宫在这接连不断的迎来送往中,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只是,在这热闹表象之下,众人各怀心思,或真心祝福,或暗藏机锋,为这后宫画卷添上了一抹复杂的色彩。
定贵嫔看着宫人嬷嬷正仔细清点着堆积如山的礼物,目光突然定在一件汝窑瓷上,不禁微微一呆。她轻轻皱起眉头,问道:“这汝窑瓷如此名贵,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玉墨赶忙恭敬地回话:“娘娘,这是白家送来的。”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看定贵嫔的脸色,见娘娘并未露出不悦之色,便接着说道:“毕竟白家是五皇子嫡亲外祖家,如今娘娘您成了五皇子的母亲,而且那白氏也已然不在人世,白家自然是想好好交好娘娘您呀。他们想着,通过这份厚礼,能与娘娘您拉近关系,往后也好在这宫中多些照应。”
定贵嫔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她缓缓走到那件汝窑瓷前,伸手轻轻摩挲着细腻的瓷身,心中暗自思忖着白家此举背后的深意,以及这对她和五皇子在宫中未来的影响。
定贵嫔双手轻轻捧起那汝窑瓷瓶,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她微微低头,目光专注地凝视着瓷瓶,眼神中满是爱惜。修长的手指顺着瓷瓶的曲线缓缓摩挲,动作轻柔而小心,似是生怕惊扰了这瓷瓶的静谧。
瓷瓶那温润的质感透过指尖传递上来,定贵嫔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笑意如同涟漪般在脸上荡漾开来。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春日暖阳下的湖水,熠熠生辉。“这汝窑瓷,果然名不虚传。”定贵嫔轻声赞叹,声音里满是欢喜与满足。在这后宫之中,如此珍贵的瓷器,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宝,更像是她地位与荣耀的象征,让她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喜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