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航将活性珊瑚全部倒入了分解仓。
血肉方舟启动马力,将活性珊瑚分解后,通过成百上千的血管网络,向整个游轮输送。
进化需要一个过程。
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这段期间,林深航打开了聊天频道。
频道还剩下3000人不到,也就是意味着在迷雾苦海这条航线上,已经死去了三分之二还多的玩家。
但是还活着的玩家,也没那么好过。
聊天频道一片哀嚎和绝望。一些防御没跟上来的游轮,出现了腐蚀现象。
这一现象引起了各个船长的恐慌。
“我今天去船底看了一下,腐蚀非常严重,只怕撑不住明天了。我该怎么办?”
一个女性玩家在群里一边哭一边求助。
“谁有多余的木板和石料借我一点,让我将游轮防御工事升级一下,度过这个难关,求求了。”
然而,大家都是自身难保,谁愿意借出多的材料?
就算有多的,但是这种情况,借出去,等于打水漂,有借无还的可能性极高。
“等出了迷雾苦海,我愿意双倍奉还。”
可惜,如此高利下,也没有人愿意。
“趁现在还有时间,你还是快点打捞木板吧。”其他玩家建议。
“我打捞的速度跟不上船体腐蚀的速度。”
这才是绝望的地方。
“实在不行,只能开开漂流瓶,也许能开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出来。”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还有机会可以博个彩头出来,总比坐以待毙强。
女孩听了这个建议。
然而很快的,她的头像就黑了。
她开了一个蓝色漂流瓶,但是没有开出好运,而是厄运降临,一头正在附近进餐的大鱼被召唤了过来,直接将她连同游轮给一起吃掉了。
总之,她也算死的不痛不痒,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她死了。”
“嗯。”
群里短暂的沉默了一下,有种兔死狗哼的悲凉。
不过这种悲凉很快就被其他消息覆盖了。
“谁有多余的木料和石料,我愿意用稀有物跟他交换。”
“谁有多余的螺旋桨,卖我一个。”
“谁有多的帆布,卖我一条,可以金币交易,也可以以物换物。”
盐度的持续拔高,引起了大家的恐慌。
都在想办法增加船体硬度来抵抗迷雾苦海的侵蚀,要么就是提高游轮的航速,尽快驶离这个危险的海域。
1个小时后。
血肉方舟的防御工事总算完成了升级。
之前纯木防御,变成了活性木防御。
林深航现在完全不用担心被海水盐度侵蚀了,海水每次侵蚀,都会很快的被活性修复。
这就是活性珊瑚的魅力,它的自我修复能力绝对是一流的,不然林深航也不会冒险去大海深处寻找它了。
现在,他完全不用急着离开迷雾苦海了。
相反,他要在最后一天才会离开迷雾苦海。
初始出生海域,那是资源最多,最容易打捞的时候。
出了迷雾苦海,就不会有大量时间给你打捞材料的机会,将会面临更高强度的危险。
他要先将血肉方舟升到极限再出去。
……
第8天。
海水盐度48%。
今天与昨天相比,剩下的游轮更少了,只有2500艘。
也就是说,光昨天一天,又有500艘游轮覆没在了大海深处。
“自动打捞机械臂一只,换100单位木,100单位石,20单位生铁,不二价。”
群里一条出售信息引起了林深航的注意。
“哥们,稀有物品跟你换这个机械臂可以吗?”
“哥们,我愿意出500金币,不600。”
“我出700。”
“我1000。”
这条自动打捞机械臂一经发布,引发了购买热潮。
然而那人只要材料,对于其他的稀有物品和金币都不感兴趣。
倒不是说他不感兴趣,而是游轮的防御体系已经快撑不住盐度的侵蚀,岌岌可危现在。
否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卖掉这条打捞机械臂。
那是可以自动打捞海上漂流物的自动打捞设备,堪比一个船员。
一条船上,两个人一起打捞材料,绝对比一个人干活更有效率。
而且,还不用提供吃穿住。
这笔买卖非常划算,所以很多人争着买。
“抱歉,我只要材料,其他一律不考虑。”
迷雾苦海的前10天是非常关键。
大部分只要能撑住这10天,基本就可以驶出这片海域,不再受盐度之苦。
跟小命比起来,再好的东西也不及小命重要啊!
可是现阶段,大家有材料都去升级游轮的防御工事去了,哪里会有多余的。
100单位的材料不简单,像只有1000容量的游轮,他一下子要了5分之一的存货。
谁有这么多的资源?
但有一个人例外,林深航就有。
他在将方舟的木防御升级为活性木之后,这几天从海上打捞上来的材料,一直都没用,而是存在了船舱里。
现在1500容量的方舟,他已经堆满了1000容量的材料,也就是1000单位的木和石、布料、塑料以及一些生铁。
可以说,是真正的狗大户。
等了许久,见没人反应,那个Id叫奶茶只喝香飘飘的卖家满心失望。
她在想,要不要降价卖?
可是降价卖,她又极度不甘心。
这条自动打捞机械臂是她从橙色漂流瓶里面开出来。
她没有其他天赋,只是幸运先天比别人高一点,别人都是1点,她是2点。
所以容易开出好东西。
但是再好的运气,也有用光的时候。
她的游轮的防御迟迟升不上来,现在船板已经开始融化,已经维持不了多久。
林深航拖了20分钟才给她发消息过去。
“机械臂我买了,不过你开的价钱太高了,我要降价。”
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奶茶只喝香飘飘秒回:
“你说个价,合理我就卖了。”
“50木,50石,10铁。”林深航心安理得的开出了价格。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