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父亲最后一次带我去华清宫泡温泉时,长安城的柳树刚抽新芽。他泡在白玉池里突然对我说:\"亨儿,你记住,帝王家的春天都是带血的。\"那会儿我才十四岁,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直到十二年后我在马嵬驿的乱军中接过沾着杨贵妃体温的龙袍,才真正尝到了血锈味如何在唇齿间化开。
我生在太极宫东边的别院里,那年是景云二年深冬。母亲杨氏原是窦太后身边的梳头宫女,父亲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有次入宫请安撞见她跪在雪地里擦洗铜缸。后来母亲总说,那日她冻得发紫的手指把铜缸擦得能照见人影,倒影里突然多了双织锦靴子。第二年开春我就落了地,比预产期早了整整两个月。
五岁前我住在十王宅最东头的院落,每天最大的乐子是看蚂蚁搬掉落的糕饼屑。有天三哥李亨——没错,我和三哥同名——举着木剑冲进来要斩妖除魔,把我养了三年的蝈蝈笼子捅了个窟窿。母亲抱着我跪在碎石子上求情时,我透过她散乱的发丝看见父亲的新宠武惠妃乘着步辇经过,金线绣的裙摆扫过宫墙根的海棠花。
开元七年宫里出了件大事。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突然暴毙,父亲连着半月没上朝。那年中秋宴上,我亲眼看见武惠妃把剥好的葡萄喂到父亲嘴边,她染着蔻丹的指甲在烛火下像五滴血。没过两年,李瑛哥哥连同鄂王、光王被扣上谋反的罪名,三位兄长同日在城东驿亭被赐死。消息传来时我正在临《兰亭序》,笔尖的墨汁滴在\"死生亦大矣\"的\"死\"字上,晕开好大一团黑斑。
十七岁行冠礼那天,高力士送来父亲亲赐的玉带。帮我系腰带的内侍手指直哆嗦,原来玉带内侧刻着\"忠孝\"二字,用的是前太子李瑛生前最爱的飞白体。当晚我在祠堂跪到三更,香灰积了半寸厚,母亲留下的银锁在烛光里明明灭灭。父亲要的哪里是忠孝,他分明在提醒我:东宫之位是他给的,也能随时收回去。
开元二十六年春天,我正在终南山狩猎,忽然被三百禁军连夜\"护送\"回京。二十七岁的我被推上太子位那日,太极殿前的青铜鹤香炉冒着袅袅青烟。我跪接册宝时瞥见李林甫绣着獬豸的袍角——这位新任右相嘴角向下抿着,像极了阎罗殿里的判官笔。
果然不出三个月,李林甫便撺掇着父亲给我换了批属官。新来的太子詹事裴耀卿第一堂课就教我《韩非子》,说到\"术不欲见\"时特意加重语气,窗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那年冬天韦妃的兄长韦坚在广运潭搞了个大排场,两百艘新船载满江淮珍宝给父亲贺寿。我站在龙首渠边看着桅杆如林,后脊梁突然窜起凉气——这般张扬,迟早要出事。
天宝五载正月十五,满长安的花灯还没熄尽,韦坚就以\"私会边将\"的罪名下了大理寺。我光着脚冲进兴庆宫求情,额头在龙尾道磕出血印。父亲把奏折摔在我脸上时,我清楚看见李林甫补的朱批:\"外戚交联,其心可诛\"。三天后韦妃被白绫赐死,她最后留的话是\"殿下千万要喝参汤\",却不知道那盅参汤早被验毒的银针搅成了浑水。
接二连三的清洗像钝刀子割肉。杜良娣的父亲被流放岭南那日,我在东宫后院埋了她最爱的牡丹。泥土沾满指甲缝时突然想起,李瑛哥哥被赐死前是不是也闻到了泥土腥气?李林甫到底没放过我,天宝六载又构陷我交结皇甫惟明。这次父亲直接派了三百神策军围住东宫,我在佛堂抄了七天《金刚经》,直到看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突然把砚台砸在韦陀像上。
最惊险的是天宝十一载冬,李林甫的死讯和安禄山起兵的消息同时传来。我站在东宫阁楼上远望终南山积雪,杨国忠带着羽林军闯进来搜检\"逆党书信\"时,我正把最后半页《孝经》塞进炭盆。火舌卷过\"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的字句,灰烬飘到杨国忠紫袍上,他抬脚碾碎的样子像在踩我的脸。
潼关那夜的火光把半边天烧成了胭脂色,我在城楼上抓着郭子仪的胳膊问守不守得住,他铠甲上的血痂蹭了我满手。远处叛军的火把像毒蛇吐信,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中秋夜,武惠妃指甲上晃动的烛光也是这般颜色。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父亲带着杨贵妃姊妹仓皇西逃时,长安城的朱雀大街积了半尺厚的绫罗绸缎——都是宫人们逃跑时踩掉的披帛。
马嵬驿的土城墙被雨水泡得发胀,陈玄礼的刀尖挑开贵妃的翠翘金雀钗那刻,我闻到了熟悉的腥甜味。父亲枯枝般的手把龙纹符节塞给我时,他掌心的冷汗浸透了丝绦。我转身对着哗变的士兵喊出\"北上平叛\"四个字,喉咙里泛起的铁锈味和十四岁那年华清宫的硫磺气息混作一团。
七月十二在灵武城南门楼即位那日,旗杆上裹的黄绸还是从当地富户喜轿上现扯的。李辅国捧着粗制的冕旒跪在跟前,十二串白玉珠晃得我睁不开眼。远处沙丘上有野狼在嚎叫,我忽然记起被废的韦妃说过:\"真龙现世的时候,豺狼都要避让的。\"如今豺狼正在啃食大唐的疆土,我这真龙却连件像样的衮服都凑不齐。
最难熬的是朔方军的冬衣迟迟不到。有天巡营看见小卒用冻裂的手抓黍米饭,米粒沾着血痂往嘴里送。我解了大氅给他,转头就发了三天高烧。梦里总见父亲在兴庆宫摔茶盏,醒来听见李泌在帐外跟郭子仪争执该不该借回纥兵。火盆里的炭爆出个火星子,我突然想起当年东宫炭盆里烧的《孝经》。
至德二载正月和回纥可汗谈判那夜,我亲手割了袍角赠他。叶护太子盯着我腰间玉带说要\"长安、洛阳两京子女\",帐外北风卷着砂砾打在牛皮帐篷上,像千万个冤魂在挠门。后来郭子仪劝我:\"陛下可知汉元帝嫁王嫱故事?\"我盯着案上缺了角的陶碗,里头晃荡的水面映出自己凹陷的眼窝。
九月二十八收复长安那日,朱雀大街的槐树只剩焦黑的枝桠。百姓箪食壶浆跪在道旁,有个老丈捧着破陶罐献浊酒,我接过来饮了才发现掺着泥浆。当晚住进大明宫,躺在父亲睡过的龙床上,褥子底下摸到颗东珠——许是哪个宫娥慌乱中遗落的。我把珠子攥在手心直到天明,掌纹里嵌进三道血痕。
接父亲还朝那天下着小雪。他的马车驶进丹凤门时,我注意到车辕上武惠妃当年挂的鎏金铃铛不见了。父亲要行大礼,我托住他胳膊摸到嶙峋的骨头,突然想起他教我骑射那年,这胳膊还能拉开两石弓。当晚在长生殿设家宴,他夹了块炙羊肉放我碗里:\"亨儿瘦了。\"我咀嚼着半生的肉块,尝出和李林甫递来的葡萄同样酸涩的滋味。
乾元元年春分祭天那场大风,把李辅国的奏折吹进了太液池。他如今掌着禁军符印,连呈密报都改用鎏金匣子。有次夜召李泌议事,见他官袍下穿着锁子甲。烛花爆响时他下意识按剑,我笑道:\"先生也怕刺客?\"他垂眼说:\"陛下可知昨日范阳来的军报,史思明帐前挂了百面人皮鼓?\"
最痛快的还是邺城大捷的消息传来时,我正犯头风。郭子仪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我攥着信纸冲到凌烟阁,对着太宗画像连磕九个响头。额头沾着香灰回到紫宸殿,看见案头堆着弹劾郭子仪\"功高震主\"的折子,抓起最上面那本砸向蟠龙柱,飞散的纸页里露出李辅国门生的名字。
上元二年重阳节,父亲派人送来传国玺。那方玉玺裹在杨贵妃旧年的霓裳里,打开时还有隐约的瑞龙脑香。我摩挲着缺角的金镶玉,突然明白父亲这是在交托最后一点念想。当夜梦回马嵬驿,看见杨贵妃的锦鞋挂在歪脖树上晃荡,鞋尖珍珠坠子一下下磕着树干,声响竟和邺城战鼓一模一样。
最惊心的是某日批阅奏折,发现李辅国把\"陛下\"全改成了\"圣人\"。朱笔在折子上洇开血似的红晕,我抬头望见殿外新栽的海棠——和当年十王宅墙角那株一样,开得没心没肺。夜里召见太子李豫,特意让他看我用镇纸压着的弹劾李辅国二十罪状的密奏。他吓得打翻茶盏时,我嗅到和他母亲沈珍珠当年难产时同样的血腥气。
宝应元年开春,我在麟德殿宴请回纥使臣。叶护太子之子举着镶宝石匕首割羊肉,刀光晃过我眼前时,李辅国突然闪身挡在前面。那一刻我竟有些恍惚,四十年前东宫里替我试菜的宦官,也是这般佝偻着背。宴罢更衣时发现衬袍腋下全被冷汗浸透,当年安禄山跳胡旋舞掀起的风,仿佛又吹进了大明宫的梁柱间。
宝应元年四月,我在太液池边喂锦鲤,池水突然泛起大片血红。宦官说是红藻,我却瞧见李瑛哥哥的脸在水底一闪而过。当天夜里父亲在神龙殿咽了气,他枕下压着杨贵妃的半截玉梳。我握着尚有体温的梳子,恍惚看见十四岁那年在华清宫,父亲的白玉池里也漂着这样的红藻。
五月初三那场暴雨浇塌了含元殿东阙,我躺在紫宸殿闻着潮湿的霉味,头风发作得连药盏都端不稳。李辅国带着药童进来试毒,银针插进参汤的姿势,和当年高力士验李瑛哥哥的鸩酒一模一样。张皇后攥着我的手哭:\"大家千万保重\",她指甲掐进我虎口的力道,倒比当年马嵬驿夺符节时还狠三分。
五月十六,李辅国半夜押着越王系闯进寝殿。烛影摇红间,我瞧见越王系腰间配着父亲赐我的七星剑,剑鞘上还沾着天宝年间猎场的鹿血。张皇后尖叫着要召羽林军,却被李辅国用拂尘勒住脖子。我瘫在龙床上看他们扭打,忽然想起开元二十六年刚当太子时,李林甫也是这般掐着我的喉咙谈条件。
最终是太子李豫带着郭子仪旧部冲进来收拾残局。李辅国被拖出去时,他紫袍下摆扫翻了青玉香炉,香灰扑在我脸上热辣辣的疼。张皇后散着发爬过来,发间金步摇刮破了我的脸。她喊着\"三郎\",这称呼让我浑身发冷——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唤杨贵妃的。
六月初三,我开始咯血。御医说郁结伤肝,我却知道这是东宫二十年的香灰在肺里发了霉。有天梦见韦妃在牡丹丛里招手,醒来发现枕畔落着干枯的花瓣。李豫跪在榻前喂药时,我盯着他眉心的痣——和他母亲沈珍珠被吐蕃掳走那日,额角碰出的血痂位置分毫不差。
最后几日总听见凌烟阁方向传来击鼓声。问宫人,说是修葺瓦当的动静。可我分明听出是邺城大捷那日的凯旋鼓点,每一声都震得胸腔发麻。有天深夜支开所有人,扶着墙摸到父亲停灵的偏殿。他的梓宫在月光下泛着青白,我蜷在棺椁旁说了半宿话,直到守灵宦官发现时,我的中衣已经和棺底冰片粘在一起。
临终前那晚格外清醒。让李豫取来武德年间的疆域图,手指划过安西都护府时,羊皮卷上突然渗出水渍。二十年前烧毁的《孝经》灰烬,四十年前华清宫的硫磺雾气,六十年前母亲擦亮的铜缸倒影,都在这水渍里一圈圈漾开。李豫哭着要传御医,我摆摆手,让他把当年马嵬驿的龙纹符节压在我胸口。
宝应元年五月初七寅时三刻,更漏声突然停了。我看见十四岁的自己站在华清宫白玉池边,父亲从血色的温泉里站起身,抖落的水珠都变成新抽的柳芽。这次我终于听清了他后半句话:\"...所以要把自己炼成块滚烫的烙铁,往史书上狠狠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