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观察了一会,杜玉霖已经可以确定了鬼子的行军路线,他和假和尚的想法没错,倭军正是要从西边的这条官道通过。
回头朝满脸焦急的徐春道:“他们要来了。”
徐春面色一喜,急忙取出望远镜朝南边望去,可也没个人影啊。
“去跟和尚和徐子江说,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让弟兄们把枪盒子都装到枪上,有枪托那驳壳枪打起来才能稳当些。”
“哎,这就去。”
尽管徐春有一万个懵逼疑惑,也不敢质疑杜玉霖的判断,毕竟打从在青马坎干掉那麻子后,他的判断还从来都没错过。
趁着周围没人,杜玉霖从空间里掏出了一把水连珠步枪,这枪是从沙国那两名军官的营帐里顺手牵羊来的。
枪管溜直、瓦蓝铮亮,上好胡桃木的枪托雕刻着一个狗熊头的纹路,这是他手头最适合打远程目标的家伙事了。
长枪上好弹放到一边,他又把鲁格和金色驳壳枪都调配好,别到了后腰上。
过了一会,徐春、假和尚和徐子江都弯腰过来了。
“当家的,准备的差不多了。”
“好,你们也找地方隐蔽吧,跟他们说,一定要把敌人都放过去才开火,以我的枪声为号。”
“是。”三人齐声答应,转身离开了。
走在最后面的徐子江突然回头,“当家的,你这步枪哪来的啊?之前叫你藏裤子里了?”
刚说完,他后脑勺便被徐春狠狠削了一巴掌,也只好揉着脑袋满脸委屈。
杜玉霖瞪了他一眼摆手叫他“滚”后,就从山顶上带着枪走了下来。
在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后面,趴了下来,枪管正好可以抵在前面的石头空隙处。
在他身旁不远处也猫了几个小兵,互相看了对方几眼,脸上满是与当家人并肩作战的兴奋和激动。
地图上的狗头越来越近了,约莫再过十分钟便可进入视线范围。
杜玉霖向身边几名士兵轻声道:“准备好作战,听我枪声为令。”
那几人听到后,又轻声向远处传达,很快他的命令便传遍了整支部队。
周围紧张的气氛更重了,空气在这一瞬间仿佛凝固住,就连草木随风摆动的频率都变得慢了起来。
果然,在十几分钟后,官道的南面,一支倭军的小队终于出现了。
这支队伍规模不算大,满打满算一百二十多人,皆是刚刚换新的三十八式土黄色军服,每个士兵的左臂处还套着个白布袖标,上写“宪兵”二字。
杜玉霖眯眼观察这支队伍规模、装备,大体和自己的预计差不多。
宪兵是日本军队里很特殊的存在,有很强的盖世太保性质。规模一直都不算大,即便到了战争结束前的最高峰,也才三万人左右的规模。
因为工作性质他们几乎不用去前线,士兵津贴还是一般大头兵好几倍,所以这里是倭国青年参军最向往的部队。
当然,也正是因为他们不用太参与作战,训练度很低,而武器装备也是比较落后的。
就拿眼前这支部队来说,除了骑着马的官和几名护卫外,地下走的小兵们大多背着的都是老旧的步枪,甚至杜玉霖还看见了几把村田 13 式,这可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了。
队伍的纪律性也很差,官兵都显得十分懒散,本就不太长的队列,竟然还能走出十八道弯来。
在队伍居中位置,一名在倭国算是魁梧的中年军官坐于马上,眯眼撇着嘴,身子随着马匹上下起伏,挂在身上的武士刀摆来摆去。
杜玉霖判断,这人必是那挑起“间岛争端”的齐藤孝治了。
也就是他的这次挑衅成功,才让朝显国内的倭军看清了朝廷无能软弱的嘴脸,才敢在未来更大胆的蚕食起延卞周边的土地来。
虽然后来这次他们撤了兵,但在其后的几年里仍旧搞事不断。
1908 年,因为倭国兵不允许百姓挂龙旗的事,在和龙杀害了前来解决纠纷的三名警察。
1909 年,又无故阻挠前往延吉厅附近救山火的消防人员,开枪打死几十人,真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直到三年后,是朝廷用采矿权、森林砍伐权,才换来了一纸“间岛协议”的签订,在形式上结束了这场闹剧,可延卞百姓的苦日子,才只是刚开始啊。
而这一切的罪恶之源,便是眼前这支破烂队伍,和这个长得鬼头蛤蟆眼的中佐,齐藤孝治。
杜玉霖嘴角下撇,眼神阴狠起来。
这群畜生,必杀之而后快。
他微微挪动一下身子,将枪口瞄向齐藤的脑袋,红色小点缓慢汇聚成形。
等等,再等等,让他们再靠近一些。
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
宪兵队懒散地走入射程之中,杜玉霖已经能听见那些士兵的交谈声了。
当杜玉霖听到有鬼子兵还在那大谈晚上吃点什么时,他暗自冷哼,恐怕只能等着别人烧纸给你们吃了。
差不多了,杜玉霖盯着齐藤脑袋上的红点,手指缓缓搭向扳机。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啪”的一声枪响在他身旁不远处发出。
在自己这边队伍里,竟然有人先开了枪。
那发子弹还空了,弹头击中了齐藤马前的地面,只是溅起了几粒石头子。
随后,不明所以的其他士兵也都跟着射击,一时间枪声大作。
啪啪啪,啪啪啪啪......
子弹如雨点般落下,二十响半自动驳壳枪的火力极为凶猛。
几个呼吸间,齐藤带来的宪兵队就被干掉了半数以上,队伍剩下的几十人顿时慌了,有人转身要跑,有人想拿枪还击,人撞人、马踩人乱作一团。
齐藤孝治到底是参加过沙倭战争的军官,在这边第一枪打出的时候,他便已经意识到了不对,果断一拉马缰绳,喊了几声“撤退”后,便在卫兵的保护下玩命向南边军营撤去。
杜玉霖也从这突发意外中快速恢复过来,对着远去的齐藤便开始了射击。
无奈那些拖后的卫兵挡住了子弹线路,加上移动靶打起来确实增加了不少难度,几枪打出去只打下来了三名卫兵。
他懊恼的把步枪丢到一边,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局面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绝不能让那混蛋跑了,杜玉霖满脑子都是这个念头。
他迅速起身,拽出背后的手枪,朝着士兵们高声大喊。
“不要放跑一个小鼻子,给我冲啊。”
说完,他一马当先,从半山腰冲了下去。
老黄牙徐春、假和尚和徐子江随后跟上,二百名别动队士兵高呼着“杀啊”,猛虎下山般涌向倭军。
这群鬼子就可怜喽,他们大部分都以为今天不过是例行的拉练,甚至有人的枪里都没装子弹。
面对这群冲下山的黑衣猛虎,都没来得及放出几枪,便被杀了个人仰马翻、死伤殆尽。
要知道,这可是二百把大肚子盒子炮啊。后来的大军阀冯玉祥,在十年后也组建了一支全员驳壳枪的手枪队,也是在军阀混战中大杀四方的。
徐子江带着几十人,开始给没断气的倭国兵补枪,务求排除他们有可能活命的风险。
杜玉霖则唤来了“雪里豹”,骑上马便去追齐藤孝治,可由于距离太远,几次尝试射击也都没有打中。
就在他懊恼时,就在齐藤回去的路旁,一匹大黑马从一处山坡后斜刺里冲出,一位白衣少年坐于马上。
一人一马快速逼近往回跑的几名鬼子。
两把飞斧先从少年手中飞出,将齐藤最后的两个护卫击落马下。
就在自己的马匹即将与齐藤的马头碰头时,那白衣少年整个人竟凌空飞起,一脚将鬼子中佐踹落下马。
随后那人快步上前几步,一只脚狠狠踩在齐藤孝治的胸口上,让他动弹不得。
这一套动作可以说是行云流水,英姿飒爽。
待得杜玉霖骑马赶到近前,白衣少年朝他一抱拳。
“八角台安庆余,奉家父之命,前来投奔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