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狐怀揣着花九爷给的书信,脚步匆匆地离开了花九爷所在的宅院。
出门后,他神色紧张,目光时不时警惕地扫向四周,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街头的人群之中。
在街角的拐角处,几个身影早已在此焦急地等候。
花狐一出现,他们便三三两两的跟了上去。
“狐头儿,情况如何,我们现在去哪里?”
其中一个离的较近的人压低声音问道。
花狐顾不上多言,细小的汗珠在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分布,他只是微微喘着粗气,小声向他们嘀咕了几句。
他的声音因喘气而略微带一丝颤抖,语速极快,仿佛每一个字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从嘴里蹦出来。
“诸位兄弟,现在的情况万分紧急,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详细给大家解释。
咱们必须即刻动身,赶往城西去寻找一人。
一旦我们延误了时机,只怕他会出门离去,届时再想找到他可就难了,又不知要白白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
所以你告诉大家,务必跟上我的脚步,一路上一定要小心谨慎行事!”
花狐眉头紧皱,神色焦灼,一边急促地说着,一边目光急切地看向身后众人,随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身,步伐匆匆地朝着城西的方向快步走去。
身后的众人闻言,脸上也瞬间布满了紧张之色,彼此对视一眼后,赶忙紧紧跟在花狐身后。
昨天晚上,当他们还在朝着青州城匆匆赶路之时,花狐就神色凝重地告诉了众人,此次行动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
因此,此刻一听到花狐如此郑重其事地说话,他们的心中瞬间再次涌起对此次行动重要性的深刻认知。
每个人都神情肃穆,屏气凝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们无关。
脚下的步伐更是不自觉地加快,急促的脚步声在街巷中回响,仿佛他们正在与无情的时间展开一场激烈的赛跑。
每一步都带着决然和紧迫,恨不得能瞬间飞到目的地,完成这艰巨而关键的任务。
花狐带着众人,按照之前从花九爷那里得到的兵曹参军吴亮所住的方向,疾步走去。
他们的脚步匆忙而又轻盈,尽量不与周围的行人发生碰撞。
街上的行人依旧来来往往,喧闹声此起彼伏,可花狐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热闹的景象上。
他的脸上写满了凝重与急切,心中不断盘算着见到吴亮后的种种可能。
花狐在前方带路,步伐紧凑,衣角在风中翻飞。
他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同伴,眼神中既有催促,又有鼓励。
众人紧跟其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心只想尽快跟上花狐的脚步,马上到达目的地,顺利完成此次行动。
他们一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了城西的落幽巷。
这落幽巷,位于城西一处偏僻角落,巷子里大多是青州城里的一些老住户。
这巷子虽被冠之以“落幽”之名,但实际上却与“幽”字毫无关联。
刚迈入巷子口,一股嘈杂纷乱的声浪便迎面扑来。
孩童的哭闹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时而尖锐,时而抽噎,也不知是为了争抢心爱的玩具而互不相让,还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在宣泄心中的不满。
生火做早餐的嘈杂声更是一刻不停,不绝于耳。
锅碗瓢盆激烈碰撞的叮当声响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毫无节奏的交响曲。
更有邻里之间因为往日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激烈吵骂声,那尖锐刺耳的嗓音好似要冲破云霄,仿佛具有能将这巷子的房顶都整个掀翻的威力。
脚下的路面更是污水肆意横流,黑黢黢的脏水混着不知从何处来的垃圾,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难闻臭气。
那气味弥漫在空气中,熏得人几欲作呕,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唯恐污水溅到身上。
花狐等人在这一片混乱不堪的场景中举步维艰,艰难地向前行进着。
众人眉头紧锁,内心愈发急切,脑海中不断闪过种种关于要找之人的念头。
花狐最为急切,只想着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吴亮,从而完成自己身负的使命。
……
落幽巷的中部位置,有一处宅院静静地坐落于此。
这座宅子从外面看上去,围墙低矮且显得质朴无华,全然没有任何华丽的雕饰点缀,仅仅是用普普通通的砖石粗略地砌成。
那大门看上去略显陈旧,原本的朱漆已大片剥落,黯淡无光,门上的门环也因漫长岁月的不断摩挲而失去了往昔的光泽。
门头之上,空空如也,并未高悬能够彰显主人身份的牌匾。
门前的小径也未曾经过精心的铺设,只是大小不一的碎石与泥土杂乱相间,偶尔还有几株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从石缝中倔强地钻出。
院墙的四周,几棵老柳树随意地生长着,细长的柳枝在轻柔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宅子的屋顶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虽说排列还算整齐,可其中有些许瓦片已经出现了裂痕和缺损,清晰地显露出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
屋檐之下,也看不到精美的木雕或者绚丽的彩绘,有的只是那被风雨无情侵蚀后略显斑驳的木梁。
整座住宅的外观简约平实,毫无半分奢华之气。
若不是事先有人再三确认,花狐还真不敢相信这竟然就是青州知府衙门内六曹参军之一的兵曹参军吴亮——这位从八品官员的住所。
站在这座毫不起眼的宅院前,花狐神色严肃地示意众人悄悄的去守住巷首巷尾,而后他独自一人缓缓走到宅院大门前。
他抬起手,小心翼翼地轻轻敲响了那两扇暗淡无光、尽显陈旧的木门。
花狐的动作格外轻柔,甚至不敢用半点劲,心中忐忑不安,生怕一个不小心把这已然脆弱的门给敲坏了,从而惹得主人家心生不快。
他就这般轻敲了几下后,那扇老旧的木门发出“嘎吱”一声响,缓缓地打开了。
只见门内,一位身着绿色官袍的中年官员正神色匆匆地准备提起官袍的下摆,正准备往门外快步走去。
就在这一瞬间,冷不丁地,他与匆匆赶来的花狐打了个照面。
两人都在瞬间被吓得待在了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当花狐看见出来之人身着绿袍时,心中稍有犹疑,暗自思忖:“这会是我要找的兵曹参军吴大人吗?”
但仅是片刻的迟疑,他便赶忙向前紧走几步,脸上瞬间堆满了恭敬的神情,恭恭敬敬地拱手说道:
“大人,请问您可是兵曹参军吴大人?”
那青袍官员先是微微一愣,脸上瞬间布满了疑惑之色,随即连忙应道:
“本官正是,壮士寻我,请问所为何事?”
花狐并未多言其他,只见他神色郑重,迅速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封书信,而后双手毕恭毕敬地递交给吴亮,只轻描淡写地说是故人托他转交。
吴亮接过信后,起初并未太在意,漫不经心地看了看信封。
然而,就在他看清信封上的署名那一刻,脸色骤变,顿时大惊失色,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被极度的惊愕所占据,瞬间心里起了惊涛骇浪。
pS:北宋时期一品到九品官员官服颜色:
一品到三品官员:穿着紫色官服。在北宋前期,紫色官服为三品以上官员穿着;元丰改制后及南宋时期,四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官服。
四品官员:穿着绯色官服。在元丰改制后及南宋时期,六品以上官员穿绯色官服。
五品官员:穿着绯色官服。在北宋前期,绯色官服为五品以上官员穿着。
六品官员:穿着绿色官服。在元丰改制后及南宋时期,六品以上官员穿绯色官服,七品及以下官员穿绿色官服12。
七品官员:穿着绿色官服。在北宋前期,七品以上官员穿绿色官服。
八品和九品官员:穿着青色官服。在北宋前期,青色官服适用于九品以上官员。
知府的六曹参军查阅了很多资料,品阶都说法各一,这也是北宋官职的一大特点:官、职与差遣分离,有些官员是高品低职。
因此,为方便小说后续故事发展,在本书中青州府六曹参军均是从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