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刘晓求被胡国风砍伤之后,整个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
经过一番调查审理,最终胡国风与其表哥孙飞龙皆被判以重刑——整整二十年的牢狱之灾。
不仅如此,其余参与此次盗墓行动的团伙成员们,也根据其犯罪情节轻重分别被判处了十至二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这边厢,张明秀见刘晓求受伤入院,多次前往医院探望。
而那刘晓求呢,即便身受重伤,心里却依旧惦记着张明秀,希望她多学点考古知识。
于是乎,他特意托人送来了好些珍贵的考古书籍给张明秀,并叮嘱她要多多钻研其中的学问。
这些书籍犹如一把钥匙,为张明秀打开了一扇通往考古世界的大门。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张明秀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渐渐地,张明秀意识到,随着自己所拥有的特殊空间不断升级进化,里面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类珍稀物品。
若是将这些产出全都直接变现为现金,那么毫无疑问,她将会摇身一变,成为屈指可数的富豪之家。
然而,张明秀深知财富若不妥善管理,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所以,如何让这笔财富得以长久保值增值便成了当务之急。
思来想去,张明秀觉得,唯有将这些现金统统转化为价值连城的古董字画,方才是上策。
毕竟,古董字画作为历史文化的瑰宝,历经岁月沧桑,其价值往往只增不减。
如此一来,在往后漫长的日子里,张明秀注定要与这些古董字画频繁打交道啦。
值得庆幸的是,在此关键时刻,刘晓求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张明秀前行的道路。
他凭借自身渊博的学识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对张明秀予以了无微不至的悉心指导。
在刘晓求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讲解下,张明秀犹如醍醐灌顶一般,领悟到了许多关于鉴别古董真伪的诀窍和要领。
如今这个年头啊,虽说市面上的假冒伪劣之物尚不算泛滥成灾,但古董行业向来水深似海,价格更是高低悬殊。
倘若没有一双能够明辨是非真假的火眼金睛,恐怕稍不留神就会陷入他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好在有了刘晓求这位良师益友的提点襄助,张明秀才得以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并且收获满满!
张明秀以学习观摹为名,又去黑市淘了几回宝,收获颇丰,得了几件有价值的古董,还拿出来让刘晓求长掌眼。
刘晓求每一件古董都仔细的观察,甚至用上了放大镜,
看完最后一件,刘晓求缓缓放下放大镜,眼神中透着一丝惊喜。
“这几件都是真品,而且品质相当不错。尤其是这件青花瓷瓶,无论是胎质还是画工,都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张明秀听后心中大喜,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多亏了你教我的那些鉴定方法,不然我哪能这么顺利。”
这时,刘晓求轻轻叹了口气,“不过,你以后还是要小心些。黑市虽有宝贝,但风险太大。我认识几个靠谱的古玩商人,以后可以介绍给你。”张明秀连忙点头称谢。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紧接着,门被粗暴地推开,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进来。为首的严肃说道:“我们接到举报,这里涉嫌非法交易文物。”
张明秀和刘晓求顿时愣住了,他们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事情。
张明秀急忙解释道:“同志,我们只是在交流鉴赏古董,并没有交易行为。”
工作人员表示要进行调查核实,随后开始查看屋内的古董,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刘晓求立刻把自的工作证拿出来,说道;“我是大学教授,是一个考古专家,这屋里的东西,是我拿来教学用的,并没有涉及到非法倒卖文物的状况。”
“公安同志,刘教授前段时间还带领考古队,在枫塘镇范围内的!进行考古发掘,不信,你们可以找公安局的刑警褚建新同志问问!”张明秀也急忙澄清。
工作人员接过刘晓求的工作证,仔细查看后态度稍有缓和。
其中一人出去打电话核实情况,剩下的人仍在屋内检查古董。
不多时,出去的那人回来了,对着为首的低声说了几句。为首的工作人员清了清嗓子说:
“刘教授,情况我们大致清楚了,实在不好意思,叨扰您和您的团队这么久。不过呢,这都是按照规定流程来走的,请您多多谅解呀!”说完这话,那位负责人礼貌地微微欠身,表示歉意。
此时,坐在一旁的刘晓求和张明秀互相对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地长长舒出一口憋闷已久的气。
经过这段时间的紧张调查和问询,两人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刻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了。
经历过这次事件以后,张明秀变得愈发谨小慎微起来。
她深知在这个充满变数和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另一边,刘晓求的伤势已经好了
与此同时,张明秀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一方面,她依旧地利用空间源源不断地获取各种珍稀古董;
另一方面,则紧刘晓求的步伐,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有关考古学知,以及鉴别古董真伪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没过多久,当初由刘晓求牵线搭桥认识的几位收藏界的大玩家,主动联系上了张明秀。
接到消息后的张明秀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精心挑选出一批自己最为得意的藏品,前往约定地点与这些行家们进行交流切磋。
当张明秀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精美的古董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在场所有的藏家都不禁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这些品质上乘、工艺精湛的稀世珍宝,嘴里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之声。
在听取了各位藏家专业独到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张明秀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从中挑选出一部分适合与大家相互交换的藏品。
同时,她也收购了更多心仪的古董字画。
张明秀跟刘晓求学习鉴宝,首先学习的是如何从瓷器底部判断年代。
刘晓求拿着一件宋代瓷碗,指着底部的款识说道:“这宋代的瓷器底款,字体大多规整有力,而且很有年代特色。”
张明秀认真地听着,眼睛紧紧盯着瓷碗底部,不时提出疑问。
“明秀,你现在得专心致志学会瓷器鉴定,这一类别涉及最广!要学的东西也最广,我家里这样的东西,品类比较齐全,我送你一部分作研究用。”
张明秀连连点头,倒不是贪婪,而是兴趣被激发,对考古工作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