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痕
1978年深秋的雨丝斜打进教室,彭龟甜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下第三十七道刻痕时,粉笔盒里只剩下半截断头。这个二十三岁的师范生转过身,看见台下的孩子们正把课本卷成筒状,偷偷吮吸从食堂顺来的米汤。
\"老师,我饿。\"坐在第一排的细妹突然举手,竹节似的手腕上还沾着南瓜叶的汁液。教室里此起彼伏响起肚子的轰鸣,像群鸽子在扑棱翅膀。
我攥紧口袋里发皱的粮票,指甲掐进掌心的旧疤。那是十九年前观音土留下的印记,1959年的春天,三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喉咙里还卡着半块黄泥饼。
教室后墙的裂缝灌进冷风,把记忆吹回那个草根煮水的傍晚。六岁的我蹲在公社食堂灶台边,看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德伢子,数数笸箩里的观音土。\"她说话时喉结上下滚动,仿佛吞咽着空气。
土块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白光。仓库方向突然传来骚动,三伯被民兵押着穿过晒谷场,嘴角还沾着生玉米粒。他偷吃了生产队的种子粮,脖子上挂的破木牌写着\"蛀虫\"二字。那晚批斗会的火把映红半边天,三伯被吊在苦楝树上,脚尖离地三寸,像条风干的咸鱼。
\"明德老师!\"彭龟甜的喊声把我拽回现实。他正用搪瓷缸接屋檐水,手指被冻得通红:\"学生灶还剩半捆红薯藤...\"
我们蹲在漏雨的厨房里,看工友老张往大铁锅注水。米粒在沸水中翻腾,渐渐涨成珍珠大小的饭粒——这是我们从广东知青那里学来的\"双蒸法\",三两米能蒸出六两饭的幻觉。蒸汽模糊了墙上的奖状,\"先进教师\"四个字洇成墨团。
发薪日傍晚,我和彭龟甜坐在代销店的水泥台阶上分食烤蚂蚱。油纸包里的毛票还带着体温,三十三元五角的工资刚够买十斤碎米。\"上个月欠老张的伙食费...\"彭龟甜突然把酒瓶摔在青石板上,玻璃碴溅进暮色,\"我妈来信说妹妹要辍学。\"
供销社的挂钟敲响七下,我们摸黑翻进学校菜地。月光下,南瓜叶背面爬满蚜虫,彭龟甜突然揪下一把嫩叶塞进嘴里。酸涩的汁液顺着他开裂的嘴角流下,在蓝布衫上洇出深色痕迹。
2019年体检报告飘落餐桌时,微波炉正发出叮的轻响。我盯着\"重度脂肪肝\"的诊断书,冰箱保鲜层里码着分装好的杂粮饭。孙子把半碗米饭倒进垃圾桶,米粒粘在塑料袋上像撒落的珍珠。
\"爷爷,医生说您要控糖。\"孙女抢走我手里的酒酿圆子,瓷勺碰出清脆的响。厨房电子秤闪着绿光,精确到克的荞麦面在碗里堆成小山。我摸到腰间赘肉下那道凸起的疤痕——五九年挖野菜摔下山沟留下的。
深夜,冰箱运转声像遥远的饥肠辘辘。我赤脚踩过冰凉地砖,偷吃冷饭时被孙子抓个正着。月光透过纱窗,照见他手机屏幕上\"轻断食\"的科普文章,也照见我指缝间黏着的饭粒。
清明雨落满湘北群山时,我带着米酒回到青石镇。废弃的校舍爬满藤蔓,教室黑板上还留着当年刻下的粮票计数。风穿过破窗,带来苦楝花的苦涩香气。我把新蒸的米糕摆在荒草丛生的坟前,三伯的墓碑早已湮没在岁月里。
手机突然震动,家族群弹出孙子参加大胃王比赛的照片。视频里他正把汉堡塞进鼓胀的腮帮,背景音是观众的喝彩。雨滴打在智能手环的血糖监测界面上,数字开始闪烁报警。
我蹲下身,把剩下的米糕揉碎撒向天空。碎屑落在苦楝树新抽的嫩芽上,像场微型雪崩。十九岁的彭龟甜永远留在了那个欠债两百元的冬天,而活下来的人,仍在与基因里的饥饿记忆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