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日,胡中玥接到了一个意外来电,彻夜未眠。
次日,恰逢周六,胡中玥在父亲胡青鸿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沪上,来接机的是关家的司机。
等胡中玥父女坐上车,司机周叔很熟稔地问,“小小姐,直接回家还是?”
胡中玥叹了口气,说:“ 甘泉医院。”
周叔点头,把车开到了那里,在停车场等她们。
胡中玥根据昨天电话里的信息找到了那间病房,在那充斥着消毒水味的病房里,她看到了昏睡中的老人家。他身上插着管子,呼吸微弱,只有旁边的心电监护仪显示着还有生命体征。
半年未见,他竟然苍老虚弱至此。
“你们是?”
老人家的几位亲友看到一大一小两个陌生人提着果篮站在门口,诧异地站起来。
胡青鸿牵着女儿走进来,轻声说,“你好,我们是来探望任老的,昨天得知任老病重,冒昧前来,打扰了,这是我女儿胡中玥,她的书是任老帮忙出版的。”
病房中有三四位陪护的人,当中坐着的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这位老人面容与任老很像,应当是任老的兄弟,他冲小姑娘招招手,“孩子,过来说话。”
胡中玥走上前去,弯腰鞠了个躬,“您好!”
老人身边的一位中年女士站起来,让了个座,“来,坐下说话。”
胡中玥摇摇头,“谢谢您,小孩子多站站长得高。”
那位拄拐的老人把她拉过去坐下,对她说,“孩子,我知道你,阿林经常和我说起你,说你是他见过的最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在病倒之前还在说自己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很遗憾没能看到你这套书的全册典藏版。”
听到“挺不过去”四个字,胡中玥大眼睛里迅速盈满了泪,她摇了摇头,“不会的,任爷爷只是太累了,这次在医院好好休养一下就好了。”
那老人拍了拍她,语带叹息,“孩子,人这一生,沧海一粟,渺小,短暂,但绚烂,蓬勃,足矣!后浪已经长大,我们前浪是该退了~”
“不是的,我们国家百岁老人多的是,七八十岁是正闯的年纪,还有二三十年的光阴可以拼搏呢!儿童文学界还需要您和任爷爷这样的前辈在前面掌舵!”
孩子气的话让老人失笑,“你怎么知道我也是搞儿童文学的?”
“任氏兄弟可比格林兄弟还有名呢!您和任爷爷长得这么像,肯定是他的哥哥任行先生。”
说话的时候,胡中玥眼里憋了一包泪,小巧的下巴轻轻颤动,看着可怜又可爱。
任行点头夸赞,“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既然聪明就该知道,有些事是不可逆的,比如说生命的流逝。阿林此次病得凶险,能不能闯过来就看天意了。孩子,不必太伤感,也不必为了阿林影响学业,早点儿回学校上课吧~”
“可是……”
胡中玥话还没说完,病床上的老人就有了动静。
几个人都站起来,围过去,喊“爸”的喊“爸”,喊“三叔”的喊“三叔”……
任总编慢慢清醒过来,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胡中玥,很惊讶,虚弱地问她,“玥玥,你怎么在这里?”
胡中玥眼睛一下子红了,她死死扣住手心,忍下眼泪,努力用平静轻快的语调说,“昨天小敏姐姐给我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一次性把剩下的几本书一起出了,然后暑假的时候办几场签售会,我才知道原因您病得这么重。”
小敏是胡中玥的责编。任总编明白了,这是出版社想让他不留遗憾地离开。
“咳咳咳……”任总编咳了几声,有些生气地说,“小敏胡闹了,你还在上学,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不是耽误你学习嘛……”
胡中玥抿了抿嘴,努力勾起唇角笑起来,“任爷爷,没事的,不会影响我学习的,您放心,我回去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任总编微微点了点头,“玥玥,你是我见过的很有天赋的孩子,一定要记住,别放弃儿童文学,无论任爷爷在与不在,都别放弃!”
“任爷爷,我一定会努力坚持,写到我写不动的那一天!”
任总编听了她的话,神情放松,又昏睡过去。
见任总编又昏睡了,胡中玥的眼泪才克制不住地掉下来,从她重生回来,一直在迎接到来,家人的到来,朋友的到来,机遇的到来,好运的到来,还从未没想到会有永远的离别。
而且,最先和她告别的,还是她的贵人!
“孩子,阿林你也见过了,回去上学吧,若以后有需要帮助的,就来出版社找我!加油!”
任行也在沪上少年儿童出版社,弟弟之前已经把七侠的后续事宜托付给他,胡中玥有事找他,那是顺理成章的。
胡中玥听话地回去了,留在那里也不过是给人家徒增负担罢了。
从医院出来,胡中玥让周叔带着他们去了关佩洁开户的证券交易所,开了个户。在选股的时候,闹了个乌龙。
“啊?你是说茅台没上市?”
胡中玥都傻了,她一门心思想要开个股票账户,买上几十万的茅台股坐等爆发,结果券商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货没上市?
这是今天继任总编重病之后的第二大打击了……
那位工作人员问她,“为什么想买茅台呢?”
胡中玥顶着一脸童真应付道,“因为爸爸和姥爷爱喝啊!喝的多,买的多,赚的多……”
她说的很简单,但是旁边一个人路过,听到了她的话,停下来盯着她看了有半分钟。
胡青鸿把女儿搂进怀里,扭头问道,“这位先生,有什么事吗?”
那人反应过来,脸刷地红了。
很好,又是一个i人!
“对不起,就是刚刚这个小姑娘的话让我想到一些东西。如果你们比较看好白酒的话,我建议你们可以试试鲁州窖藏,这个酒在市场上走的还不错,应该符合你们的选股逻辑。”
一句话点醒了胡中玥,“就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