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学前几天,胡青鸿和姜晓蓉两个人都要提前去学校开会的,有时候还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大会,这个时候,姜母就会过来帮几天忙,看着小外孙,给俩孩子做饭。
这不,刚进院门,她就闻到了熟悉的香味,绿豆腊排骨面头,扔下吴双就往屋里跑,“好香!姥姥,你宝贝玥玥回来啦!”
“你为什么吃这种糊涂饭?”
随后跟来的吴双特别不能理解她为什么喜欢吃这么黏糊糊的东西,对他来说,这三样东西,单吃每样都好吃,绿豆汤,红烧排骨,都很好,但是放一起就贼奇怪。
这也不能怪吴双挑嘴,他的口味是跟着关佩洁走的,关佩洁日常做饭都是沪上那种,要么如清蒸鱼那样清淡素雅、鲜润营养,要么像糖醋排骨那样咸甜适口、浓油赤酱,哪有人把饭菜煮成一锅糊糊的……
姜母手里正忙着炒菜,腾不出手来,“乖乖,厨房热,去外面凉快,很快吃饭!”
看到姥姥热得直冒汗,胡中玥扭头指使着大孩子,“哥哥,把电风扇拿过来给姥姥扇扇~”
吴双瞥她一眼,“你怎么不去?”
胡中玥礼貌微笑,用手比划了一下他俩的身形差,“你壮,我小~”
后面的司机扭头找了找,看到八仙桌上坐着的长城电风扇,直接拔了插座拿了过来。
“谢谢叔叔,哥哥,帮忙拿个椅子过来,灶台上不好放,放门口往里吹就行了~”
吴双无语地指了指自己,又是我?
胡中玥满脸无辜,“叔叔手上拿着风扇,不是你去,难道是我这个小孩子?”
司机已经习惯了这俩天天斗嘴,自己默默转身又拎了把椅子过来,把风扇插好,厨房的空气流动起来,姜母瞬间觉得凉快多了,转头冲外孙女慈爱地笑了笑。
午饭很丰盛,红烧肉、糖醋小排、狮子头、炒时蔬、西红柿鸡蛋、干菌炒腊肉、鱼头豆腐汤,还有专属于胡中玥的绿豆腊排骨面头。
这还是吴双头一次吃到姜母的菜,太合他口味了,吃得头也不抬,两碗米饭下肚,打了个大大的饱嗝儿,瘫在椅背上,冲姜母竖起大拇指。
“姥姥,您的手艺是这个!”
姜母笑的见牙不见眼,“喜欢你就多吃点儿,只要放假你就过来,喜欢吃什么告诉姥姥,姥姥给你做!”
“好!我一放假就过来蹭吃蹭喝,您别嫌弃我吃得多就行!”
听姥姥说起姜家村,胡中玥这才后知后觉地问了一句,“我姥爷咋没过来啊?不行,我要给村里打电话,叫他过来,不然他一个人在家饭都吃不好~”
姜母拦住她,“别打,你姥爷在城里呢,他在红星厂房那边当监工,中午不回来吃饭。”
“啊?”
胡中玥很意外,她只知道干妈着急回家,托爸妈给找个靠谱的监工,没想到居然找的是姥爷。
转念一想,也对,监工得自己人,知根知底。她们一家里面,就姥爷能干,他不用上班,时间自由,当过村长,知道怎么管人。
“那家里的地?”
姜母拍了拍外孙女,“租给别人了,每年给粮。”
看着外孙女疑惑的眼神,她把孩子不知道的事儿都说了一遍。
上次关佩洁拿给周副县长尝的香菇酱是胡中玥找她姥姥做的,姥姥的手艺是她认识的人里面最好的,所以她就把上一世香菇酱里有的东西跟姥姥说了,俩人在厨房忙活了一天,从鲜香菇试到干香菇,从切香菇试到捶香菇,从鸡胸肉试到猪里脊,从二荆条试到小米辣,从花生油试到豆油,从甜面酱试到黄豆酱、豆瓣酱,从花椒八角试到王守义十三香,终于配出了味道最合适的配比。
拿下县里的合同之后,关佩洁就问了这酱是谁做的,在得知是姜母掌勺之后,就动了心思。但是她没跟胡中玥说,因为她发现小姑娘不太想让自己家人沾染两个人的生意,不知道避嫌还是怎么样。反正离开工还有几个月,到时候再慢慢做小姑娘的思想工作。
凑巧她着急回家,就问胡青鸿两口子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在厂里当个监工,因为厂房的改造非常重要,花费也不小,必须得找个知根知底的镇场子。
要说镇场子,胡青鸿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老丈人,他当过村长,是能镇得住场子的,和媳妇儿商量了一下,就举贤不避亲了。
关佩洁不知道多高兴,她一开始找法人的时候就想找胡家人了。没别的,就是觉得胡家人靠谱。这法人虽然没当成,但是做个后勤管理一点儿问题没有,厂里的安全、卫生、秩序问题都可以交给姜父,她绝对放心。
她请姜晓蓉带着她上门求贤,姜父当时还觉得很诧异,“我这么大年纪了,不合适吧……”
关佩洁不赞成地说,“您别妄自菲薄,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人生的黄金时期啊,比年轻人多了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心态,有人脉,有资源,身体也还有活力,完全就是巅峰状态!”
然后她也不等几人反应,就对姜母说,“实不相瞒,这厂子是我和玥玥两个人的,她拿方子入股,占一半股,我也想请您去厂里,做技术指导,在我们没有实现自动化之前,重要的配料工序需要您来。这件事,任何人都没有您合适,因为这是我们厂的核心技术,一旦泄漏,整个厂子都完蛋了。待遇方面,我给你们二老一个月开两百块的管理层工资,绝对比种地强。”
接着又打起感情牌,“孩子们都在城里,您二老日常在家多孤单,到城里一大家子就团聚了,平日里隔三差五就能凑一起吃饭,多好啊!”
就这样,把姜父姜母都说动了,两个人快速把地租出去,把老父亲托付给大哥,他们每个月给父亲抚养费,父亲拿着钱约束大嫂,量她也不敢耍什么花招。
“以后,姥姥姥爷就替玥玥守着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