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投资谷歌是一场豪赌,谷歌走的是Ab股模式,b股是绝对控制,2004年Ipo中,佩奇和布林保留了91.5%的b类股(每股10票,佩奇和布林持有约16.7%的b类股,但投票权占比超过50%)且通过公司章程确保对董事会的绝对控制,导致外部投资者难以影响战略决策。
而且他们治理结构的“技术霸权”:董事会成员中技术背景占比达70%,缺乏市场营销和国际业务专家,未来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
Adwords的局限性:2004年Adwords占据谷歌收入的98%,但广告主集中在科技和零售行业,抗风险能力弱,加上品牌广告缺失:谷歌早期拒绝品牌广告(如横幅广告)。
谷歌全球服务器总量不足50万台,远低于雅虎的100万台和微软的150万台。其自建数据中心仅在加州山景城和俄勒冈州有小规模布局,大部分依赖第三方托管。
而田毅就算即使持有大量A类股(如10%),其投票权仅相当于1%的b类股,无法直接影响董事会选举,最多拿到一个独立董事席位,变成象征性反对派,而这按照田毅脑海里系统预计需要22-28亿美金,就算把田毅卖了,在现在这短短时间内也筹不够,这就是典型的金钱无法直接兑换控制权。
而田毅能拿到建议权的唯一途径就是谷歌的硬伤:
基础设施短板:用中国大量的人才市场吸引谷歌启动“谷歌全球网络”计划,建设数据中心。
人才战略调整:推出“谷歌校园招聘计划”。
毕竟谷歌员工总数仅3000人,而微软、雅虎分别拥有5.6万和1.4万员工。为争夺顶尖人才,谷歌被迫采用“20%时间”政策(允许员工用1\/5时间开发新项目),但这也导致核心业务资源分散。
再通过话题吸引环保组织、隐私倡导者支持,迫使董事会妥协,赌谷歌股价大幅度涨幅,一年内能达到几十倍倍,那么就算只有1%股权,2025年价值约百亿美元,足以影响市场情绪。
而使用方法就是认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他俩喜欢强化的刻板印象【犹太裔在科技领域占优】,这点田毅到能做到,毕竟田毅脑海里系统说句难听的话,就凭这玩意的分析,他能当全面背诵和分析犹太教义,甚至能让梵蒂冈无话可说,这点完全能吸引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个犹太人的好感。
凌晨3点,万籁俱寂,北京嘉里中心顶楼的私人会所里,静谧得能听见时针的滴答声。田毅坐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手中轻轻摩挲着那支鎏金钢笔。钢笔精致的笔尖在《塔木德》箴言集第38页“永远不要独自享用面包”这句话处,不经意间洇出了一小团墨痕。
窗外,长安街的车流如不息的钢铁洪流,在夜色中奔腾。田毅面前的卫星电话,正接通着远在美国山景城某处车库的线路,那里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临时办公的地方。
“佩奇先生,您祖父在密歇根汽车厂教您的第一句意第绪语谚语,是不是与共享智慧有关呢?”田毅那沉稳且充满自信的开场白,让电话那头原本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骤然停顿。他缓缓翻开那本泛黄的《犹太商业法典》,书页间小心翼翼地夹着谷歌上市招股书的中译稿,在“每股85美元”的预估发行价旁,醒目地标注着鲜红的“125美元”,那红色的笔迹仿佛是燃烧的火焰,彰显着他的决心。
谢尔盖·布林略带警觉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田先生,您似乎对我们的家族史格外感兴趣?”
“就如同你们在斯坦福大学发现pageRank算法那般,我也探寻到了犹太智慧与搜索引擎之间共通的基因密码。”田毅一边说着,一边用钢笔尖轻轻敲击着卫星电话的话筒,那清脆的敲击声,仿佛模拟出《妥拉》经卷缓缓展开时的簌簌声响。“《密西拿》第5章第9节提到‘知识的流通应如活水’,这不恰恰与谷歌致力于打破信息垄断的伟大使命相契合吗?”
拉里·佩奇在电话那头不自觉地调整了坐姿,车库里那把简易的折叠椅发出一阵轻微的吱呀声响。“您想认购多少股份呢?”他问道。
“四亿美元现金,占上市后Ipo(首次公开募股的20%。”
(2004年8月谷歌上市,首次公开募股(Ipo)发售股,发行价为每股85美元 ,募集资金约16.7亿美元。
以此计算,当时谷歌Ipo(首次公开募股)价值约16.7亿美元。若投资4亿美元,占发售总股本比例约为:4÷16.7x100%≈23.94% 。
此次 Ipo 发售的股约占谷歌当时总股本的19.8% 。)
田毅毫不犹豫地回答,手中的钢笔在招股书“承销商:摩根士丹利”处重重地画了一个叉。“我不要任何优先股特权,只需要一个独立董事席位。”紧接着,他像是早已胸有成竹,精准无误地报出谷歌中国筹备组那鲜为人知的隐秘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768创意园b座3层,据我所知,那里正是你们需要的2000台服务器机位所在之处。而且,我能让你们在一年内,在中国的服务器机位数量翻上五倍。”
谢尔盖像是被击中了关键信息,突然插话道:“田先生,您怎么会知道我们正在寻觅数据中心的事情?”
“我的推土机可以在成都铲平了三个城中村,腾出的那片土地,足以建造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田毅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投影仪。刹那间,光幕上清晰地显现出连谷歌地球都尚未更新的三维规划图,每一处细节都标注得极为详尽。“中国政府承诺给予外资搜索引擎三年税收减免政策,而我有把握让谷歌比百度提前六个月拿到Icp牌照。”
电话里传来一阵计算器按键的“哒哒”声,拉里试探着说道:“市面最高报价已是105美元......”
“那我就按照这个最高报价购买首次发售股本的20%,不过,你们得接受三个条件。”田毅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手中的钢笔尖用力刺破招股书的扉页。“第一,独立董事必须参与所有涉及中华区的决策;第二,我的地产公司可以免费提供全国20个cbd核心区的优质广告位,以此表明我们是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三,谷歌中国员工的子女能够优先入读国际学校。”
谢尔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突然用希伯来语念了一段《传道书》。田毅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用带着四川腔调的意第绪语接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您祖父1947年用金条换上海签证时,应该听过这句话。”话音刚落,电话里便传来玻璃杯坠地的清脆声响,显然,两位创始人都被田毅的回答所震惊,他们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中国商人,对犹太智慧的了解,甚至比高盛的分析师还要透彻。
“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董事会席位呢?”拉里一边擦拭着溅上咖啡的键盘,一边疑惑地问道。
“《塔木德》里讲‘看守无花果树的必吃其果’,我需要确保谷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能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田毅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调出中国的门户网站页面。“下个月,我国的门户网站将全面推广谷歌搜索栏,这可比你们原计划提前了十个月。”
谢尔盖突然发问:“您读过我们那篇《不作恶》宣言?”
“我在成都工厂资助了300个工人子女学编程,这比宣言更有说服力。”田毅的钢笔在《犹太慈善法典》段落间游走,“独立董事的职责就像科恩祭司,既要守护圣殿,也要为信众争取福祉。”
当东方的晨光,如同轻柔的薄纱,漫过那张古朴的紫檀书案时,卫星电话传来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响。田毅将签好字的投资意向书,郑重其事地塞进青铜羊皮卷匣——这个来自开封犹太会堂的古董,此刻正装着价值五亿美元的现代契约。
“田先生,您怎么确定谷歌能在中国成功?”拉里最后问道。
“1942年,上海虹口收留了3万犹太难民,今天,我有13亿潜在用户等着谷歌。”田毅说完,平静地按下销毁键,碎纸机瞬间吞没了写着“百度李彦宏”的监控报告,“因为我知道,中国市场的玛娜永远降在未雨绸缪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