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腾讯上市仅有两天之遥,田毅和高盛的合作已然步入“战备状态”。双方表面上一团和气,握手言和,可背地里却各自心怀戒备。田毅忧心高盛临时变卦,高盛则忌惮田毅揭露过往不光彩的事情。
2004年的腾讯,就如同一位刚刚考入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手中牢牢握着qq这个“学霸秘籍”。彼时,qq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大关,相当于每4个中国人里就有1人在使用qq 。然而,腾讯面临着和许多初期互联网公司一样的困境,坐拥庞大用户群体,却难以实现盈利,还没找到有效的赚钱途径。
此时,国际顶级投行高盛主动伸出了援手,协助腾讯在香港上市,并将发行价定为3.7港元。可众多投资人对此并不看好,他们觉得:腾讯主要的收入来源靠发短信赚钱,显得太过低端;游戏业务才刚刚起步,比如《qq堂》上线仅仅3个月;广告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的套房里,田毅紧盯着高盛投行提供的腾讯路演ppt,越看心头的怒火越盛。这份ppt简直就是“陷阱大全”:在ppt的第5页,标注着qq注册用户达3.2亿,可实际数量才刚刚突破3亿,那多报的2000万其实是半年处于休眠状态的账号;在利润预测方面,使用美元计算,汇率却故意按照1:7.5来算,而当时实际汇率是1:8.3,这直接导致利润表缩水了10%;关于技术方面也存在夸大吹嘘,服务器稳定性标着99.99%,但实际上服务器经常在半夜出现宕机的情况,就连马化腾自己都得半夜爬起来重启电脑。
“这些洋鬼子,分明就是想坑人!”田毅愤怒地将烟头狠狠戳在ppt上。就在这时,田毅脑海里的系统屏幕突然弹出一条警告信息:“检测到苏珊娜在伦敦抛售腾讯债券!”
“想砸盘压低发行价?绝对没那么容易!”田毅嘴角浮起一抹冷笑,背对着身后的香港团队合规总监李萱,果断发出指令:“把mIh去年减持雅虎的新闻塞进ppt附录里,让投资人误以为腾讯大股东要跑路!”
下午两点,湾仔会展中心里挤满了300多位基金经理。马化腾身着笔挺的西装走上台,可ppt刚翻到第3页就突然卡住了,这正是田毅让崔健找人植入的“休眠病毒”发挥了作用。
一时间,投资人纷纷发难:摩根士丹利的女经理拿着计算器站起身来,质疑道:“你们的市盈率高达72倍!可诺基亚才18倍,难道qq能比手机还值钱?”汇丰的风控总监直接甩出一叠文件,大声说道:“信产部马上就要整顿Sp短信业务了,腾讯70%的收入恐怕都要泡汤!”日本软银的代表更是言辞犀利:“500万人同时在线?我看怕是500万个机器人在刷数据吧!”
马化腾额头布满汗珠,手指不自觉地把讲台抠出了三道印子。现场气氛陷入僵局之时,最后一排突然响起诺基亚手机铃声,紧接着传来声音:“我是mIh代表!我们加仓2000万股!”这当然是田毅提前安排好的“托儿”。现场瞬间炸开了锅,大摩的人急忙冲到走廊打电话核实情况,却只听到忙音,原来是田毅利用伪基站屏蔽了信号。
这个“托儿”还真是实打实的mIh南非代表,在在路演前一天晚上半岛酒店的龙虾晚宴上,郑伟端着香槟,悠然地走到mIh南非代表的桌前,平静地说道:“你们在约翰内斯堡减持的0.3%,现在归我们了。”
南非代表猛地一拍桌子,愤怒地吼道:“你这简直就是抢劫!”
“这叫资源优化。”郑伟不紧不慢地甩出带血渍的欠条,这是从澳门押回来的赌债凭证,压低声音:“你家二公子在拉斯维加斯输的300万,我能帮他平账,股份是公司的,钱才是自己的,你好好想想吧。”
此时的田毅,正站在中环长江中心62层。高盛团队架设起六块曲面屏,密切监控着全球12个股市的动态。王慕晴的“蜘蛛网分仓算法”全力运转,将田毅要买的5%股份拆分成412份,每份都巧妙地控制在各国披露红线以下。
中场休息时,田毅在男厕所堵住了高盛总裁戴维森,冷冷地说道:“路演搞砸了,你帮xxx做空港币的录音,明天就会见报!”
“你他妈简直疯了!”戴维森怒不可遏,一拳砸向感应水龙头,水龙头瞬间被砸得粉碎,“高盛得赔多少钱你知道吗?!”
田毅不慌不忙地按下手机播放键,录音里清晰地传出戴维森的声音:“港币汇率撑不过三个月……”
仅仅五分钟后,下半场的ppt就出现了“奇迹”般的更新:用户数改成了2.89亿(实际是3.05亿,少报5%反而显得更可信);新增了“军方合作”章节(公章是用澳门赌场筹码刻制的);将美元计价全部换成人民币(成功藏起了汇率把戏)。
马化腾盯着这些陌生的内容直发愣,田毅安排的郑伟在台下晃了晃惠普电脑,屏幕上闪烁着“照念红字”。马化腾这个技术宅此刻也没有办法,为了不社死咬着牙关就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样,机械地念着稿子:“我们与驻港部队……有数据安全合作……”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腾讯总部那边,mIh突然发难,南非派来了三个律师团,声称要彻查腾讯创始团队的邮箱记录(当年马化腾确实用qq邮箱发送过融资文件)。
田毅脑海里的系统在mIh律师团还在路上的时候就给田毅弹出了警告,田毅也立刻展开反击,他让崔健安排人手,给mIh总部发送了几万封垃圾邮件,直接导致对方服务器不堪重负而崩溃。
第二天,《南华早报》突然刊登了一篇题为《神秘大陆资本操控腾讯Ipo》的文章。田毅对此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通稿,让高盛通过《华尔街日报》对外放话:“国际投行看好腾讯长期价值”。
6月16日上午9点,港交所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田毅静静地站在角落,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开盘价:“3.7…3.8…4.0…4.15!”
他摸出那台曾经被人嘲笑过的惠普电脑,脑海里的系统弹出了最终数据:
plaintext
实际持股:5.02%
公开披露:4.97%
成本损耗:2.3%
(“成本损耗”指的是田毅在获取腾讯股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与预期收益相比的损耗比例。
具体来说,田毅为了买入腾讯5.02%的股份,付出了多种代价。比如,在与高盛合作过程中,需要支付给高盛一定的服务费用,或者为了安排各种操作,如通过“蜘蛛网分仓算法”把股份拆成多份、安排“托儿”、进行各种公关和应对危机的活动等,都需要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资源。这些投入与按照最初计划或理想状态下获取这些股份所应付出的成本相比,出现了2.3%的额外损耗,所以被称为成本损耗。)
田毅确认股价从3.7港元飙升到了4.15港元后,才转头对戴维森说道:“下次再做空记得叫我。”
戴维森虽然想法被识破,但他只是弹落雪茄上的烟灰,不咸不淡地回应道:“合作愉快!”
其实戴维森看着最终报表也直摇头,他总觉得田毅身上有科学解释不了得东西。
而马化腾在上市后的采访中也莫名其妙,只能拿出人设感慨地回答:“全靠团队死磕。”
而田毅也成功的让公司隐秘起来,钻了政策得空子。
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蓝天投资”持股,法人是个70岁的塞浦路斯老头——这人是田毅专程找的流浪汉,给瓶茅台就愿意签字,占股(0.8%)
澳门“xx信托”占1.2%,钱从赌场洗白
新加坡“xx科技”占0.9%
通过开曼群岛公司控制,再转到卢森堡的皮包公司。这里用了高盛的独门绝技——“三明治条款”:如果腾讯股价跌破3港元,这部分股份会自动转给高盛抵债,占股1.1%。
在香港交易所系统里,拆成200个散户得幽灵账户。每个账户持股不超过0.005%,就像往大海里撒了把盐,占股1%。
这样才造就了就算穿透实际控制的5.02%,但公开显示比例也只会是4.97%,圆满完成港股5%以下持股免披露规则,也完成了脑海里系统的规则,必须和系统在未来提示中点名的公司达到至少举牌的合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