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振当天下值之后天已擦黑,先是吩咐齐来准备了一份贺仪,悄悄给沈清河送去。
当时他晋升拱卫司大统领时,沈清河也曾暗里送过贺仪。只不过沈清河家底不厚,略表心意罢了。
齐振的回礼则要厚了不少,也算给沈清河解解燃眉之急。
刚安排好,胖子廖杰实屁颠屁颠跑过来。
“振哥儿,你上次让我办的事有结果了。”
齐振道:“啥事啊?”
胖子眨眨小眼睛,“就是调查郑砚之的背景啊。”
“郑砚之是谁?”
胖子大嘴一撇,“不是吧,就是那个顺天府丞呀。”
哦,这才想起来。
齐振没感觉丝毫尴尬,小角色不记得很正常。
“说说吧。”
胖子兴奋的劲头也小了不少,看样子齐振对此人不怎么感兴趣呢。
但还是说了起来。
“此人祖籍同州,也算诗书传家,略有薄产。在先帝六年中三甲二十一名,外放通县知县,几年间因政绩突出调任连州知府。”
“连州地处偏僻,人口不多,但他还是做满了三年。去年顺天府丞出缺,结果几个月下来都没有人愿意补位。吏部考察一圈之后,就选中了他。”
“他估计也是想离开连州那个小地方,所以就在今上登基前几个月赴任,至今将近一年时间。”
齐振点点头,“也就是说他在蓟都其实没有什么背景?”
胖子道:“差不多,杀人放火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京城。顺天府丞表面上是正四品,但因在天子脚下,抬头全是屁股,净受气了,有背景的谁会干?”
“此人能力如何?”
“还可以吧,否则也不会三十多岁就能干上知府。”
刚说到此,门房拿着一封拜帖双手交给齐振。
齐振打开一看不禁就是一乐,“说曹操,曹操到。”
就是郑砚之的拜帖,后面还附着一份礼物清单。
齐振看后嘴角微翘,这比自己给沈清河的还要多一点,当天回本啊。
胖子小眼睛疑惑不止,“曹操是谁?没听说蓟都有这号人物啊。”
齐振吩咐把人请进来。
郑砚之快步入内,姿态摆的极低,主动给齐振见礼,然后又与胖子打过招呼。
胖子下意识问道:“郑大人小名叫曹什么?”
郑砚之一愣,“下官小名草生,双亲过世后,已多年不曾有人提起了,廖公子竟然知道?”
心里暗惊,看来他们不但调查了自己的背景,而且调查的极为仔细,实力可见一斑。
如此也好,省的自己再澄清。
齐振连忙岔开话题,“郑大人突然造访,有何指教?”
郑砚之轻叹一声,“不瞒齐将军,下官是有事相求,还望齐将军不要见外。”
“但讲无妨。”
郑砚之看向齐振,“下官之前虽然与将军素无交集,但仰慕将军风采久矣。上次初见,不敢交浅言深。”
“可那次拜见之后,下官思虑再三。将军辅佐陛下励精图治,下官又岂能尸位素餐?奈何时运不济,蹉跎至今。报国无门,如之奈何?”
齐振暗想,这还真是来抱大腿的。
只是你一个正四品高官,说报国无门合适么?
其实郑砚之也是没有办法,像他这样的人,想要在蓟都官场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他也曾去李德用和吴同府上投帖,结果礼收了,人却根本见不到。
想想也是,蓟都光四五品的官员最少也有数百,李德用怎么可能都见?
吴同身为吏部尚书同样不会轻易见人许诺。
郑砚之深深体会到了没有背景的悲哀,如果不能抓住机会,自己的仕途说不定也就如此了。
今天女帝亲临政事堂拜相,给了他极大的刺激。
让他认识到此生或许最好的一次契机就在眼前。
女帝已经发出号召,他怎能不应?
这种事必须赶早,一晚就不香了。
可惜他的级别太低,根本无法被女帝注意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齐振看看郑砚之,故意问道:“郑大人是想让我给你引荐沈相?”
郑砚之起身施礼,“非也!将军雄姿英发,实乃朝廷柱石。若蒙不弃,砚之愿附将军骥尾,建功立业。至于其他安排,全凭将军做主!”
瞧瞧,这话说的多漂亮。
我就是来投靠你的,怎么安排你看着办。
如果嫌我级别低,让沈清河帮忙提拔,我当然没意见。
等我级别高了,自然也就能更好回报你。
这就是郑砚之的聪明之处。
现在女帝的左膀右臂就是沈清河以及齐振。
沈清河那里他更不熟,唯一的突破口就落在齐振身上。
而且据他了解,齐振在女帝心目中的地位或许并不比沈清河低。
否则也不会短短数月就将其提拔为拱卫司大统领。
与其让齐振引荐沈清河,远不如直接投靠齐振。
这里边的巧妙之处郑砚之考虑的清清楚楚。
齐振并没有当即表态,反而皱眉沉思,状似很是为难,其实是不想答应的太痛快。
郑砚之把心一横,将自身的情形和盘托出,甚至想要投靠李德用未果的事也没有隐瞒。
要投靠就要彻彻底底,脚踩两只船早晚淹死。
而且说不定自己的这些小动作早就被人家调查的一清二楚呢。
毕竟连小名都能查出来,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这下齐振不能再装糊涂,否则就是弄巧成拙。
于是针对朝廷当下的利弊详细询问,郑砚之侃侃而谈。
相当于面试。
郑砚之从基层做起,政务经验丰富,看问题一针见血,颇有深度,见识不凡。
齐振很满意,起身紧紧握住郑砚之的手,激动道:“陛下多次命我遴选可用之材,今日幸与郑大人相识,实乃朝廷之福,今后愿共同携手效忠陛下。”
这就是答应了。
郑砚之自然千恩万谢。
两人重新落座,气氛马上不同。
胖子左右看看两人,这就谈妥了?
我的调查到底有没有用啊?
李德用和吴同两人都没有想到,仅仅没有接见郑砚之这一个不起眼的疏忽,却给他们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郑砚之喝口茶后轻声道:“如今可有下官效力之处?”
齐振刚要拒绝,忽然灵光一闪。
“郑大人久历州县,不知有没有得力的查案之人?”
顾顺顾为那边还没结果,他有点等不及了。
郑砚之没想到齐振会提这样一个要求,马上低头思索。
不管齐振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想办法完成。
片刻后眼睛一亮,“还真有一个。”
“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