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殿下!”
皇帝派遣的十五位老师在京郊凉亭等候,见到周翎宁的车驾来了,急忙上前行礼。
周翎宁下车做了一个虚扶的动作,道:“诸位都是母皇亲派的夫子,劳烦诸位跟着孤奔波了。”
“殿下言重了,我等定会牢记陛下嘱托,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皇帝给周翎宁派遣的老师,都是翰林院官员,大多是从科举考上来的,不参与勋贵之争。
是明晃晃的给她送人手。
周翎宁淡笑着,和她们交谈了几句。
稍远的地方,站着一个年轻人,沉默不语。
周翎宁有点奇怪,用眼神询问映景。
映景轻凑在周翎宁耳边道:“她名谢知微,是上上届科举的榜眼,很有学识,陛下亲自考验过她。”
周翎宁微不可察的点头。
其实这些人虽然是翰林院的清贵,但官职普遍都不高,她也不认识,只能等以后慢慢了解了。
哎,她唯一认识的那一个呢?
“殿下,老臣来迟了!”
太傅的马车赶来,她掀开帘子探出头,伸着手挥了挥。
周翎宁走过去,伸出手想扶太傅一下。
太傅笑呵呵道:“哎,六殿下,臣不敢当,不敢当。”
周翎宁笑道:“太傅是孤的老师,学生扶夫子下车,有何不可?”
太傅严肃道:“先君臣,后师生。殿下宽厚仁和,以礼相待,但臣也要恪守本分,谨记尊卑上下之序。”
翰林院的十五人同样道:“我等亦是。”
.
寒暄过后,众人一起上车。
周翎宁邀请太傅一同乘坐她的车辇。
她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太傅主动向母皇请命要跟着她一起去南洲郡。
太傅微微一笑:“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师请。”周翎宁道。
坐下后,太傅笑容满面,把眼角的皱纹都挤出来了。
周翎宁没忍住笑了,她还没见过太傅笑这么开怀:“老师多年没有出京了吧?”
太傅叹了一口气,开玩笑道:“是啊,科举一途,本就不易。从前风餐露宿的赶考,后来起早贪黑的上朝,半刻闲暇也无。”
映景给太傅倒了杯茶,做出请的动作,太傅连忙接下。
周翎宁垂眸,开解道:“老师连中三元,也曾是京都的风云人物。”
提起这个,太傅脸上仍然带着一些意气风发:“都是当年的旧事了。”
她摆摆手,喝了口茶,眼神中带着追忆:“距今也有四十年了吧,那时候啊,年轻气盛,哈哈。”
“不知天高地厚,闹了不少笑话……”太傅笑了笑,唇角还收着,明显没有释怀。
太傅科举是太宗皇帝的时候了,那时候发生的事,周翎宁也不知道,只沉默着。
太傅转移话题,道:“本来行囊早早地就收拾好了,我说要辞官回去,拙荆带着小辈们不停挽留,所以才误了时辰。”
“不碍事,”周翎宁道:“她们也是担忧老师您独自回去照顾不好自己。”
太傅意味不明道:“可能吧。”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