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梆子声混着野狗哀嚎,黛玉蜷在姑苏城外的破败祠堂里,看漏雨的屋檐在青砖上织出蛛网般的暗影。宝玉用断剑挑开供桌下的暗格,霉味裹着龙涎香扑面而来。二十年前那场雪夜的记忆突然侵袭——贾敏抱着她跪在此处,将染血的玉玺塞进佛龛夹层。
\"妹妹当心!\"宝玉突然拽住她手腕。暗格机关转动声里,三支弩箭擦着发髻钉入梁柱。箭尾缠着的绛色经幡碎片,正是妙玉自爆那日飘落在黛玉肩头的。供桌轰然移开,露出深不见底的密道,石阶上泛着的水光里竟浮着油花——有人先他们一步下去了。
密道尽头的暗河泛着诡异的磷光。黛玉的绣鞋刚触到水面,无数苍白手臂突然破水而出。宝玉挥剑斩断的腐肢腕间,都系着褪色的\"景和二年造\"铜牌。暗流突卷,他们被冲进溶洞时,洞顶垂下的钟乳石正滴着猩红液体,在玉石台上汇成\"弑君\"二字。
\"这是...\"黛玉抚过石台上的凹痕,怀中玉玺突然发烫。宝玉用金锁链缠住她的手腕:\"当年废太子在此歃血为盟,四大家族先祖饮下的,怕不是酒...\"话音未落,暗河对岸亮起火光,忠顺王的铁甲映着三百口逆流而上的鎏金棺,宛如幽冥鬼军。
辰时暴雨砸在铜雀台残垣上。黛玉被铁链吊在蟠龙柱间,看着宝玉与忠顺王死士缠斗。忽然有箭雨自穹顶倾泻,二十名蓑衣客从天而降。领头老妪撕下面具,左眼空洞处嵌着的东珠,正是元春省亲时凤冠上遗失的那颗。
\"老身等了十八年。\"老妪斩断黛玉铁链,露出腕间朱雀刺青,\"姑娘可知这铜雀台本是祭坛?三百活人祭的血渗进地脉,才养得出传国玉玺的煞气。\"她掀开棺盖,腐尸手中的认罪书突然自燃,火苗竟在雨中凝成贾政年轻时的面容。
未时三刻,玉玺嵌入祭坛中央的刹那,整座铜雀台开始震颤。宝玉抱着黛玉滚下石阶时,看见暗河倒灌进溶洞,三百口鎏金棺如黑龙出渊。忠顺王在狂笑中撕开衣襟,胸口蟠龙胎记竟与玉玺纹路完全重合:\"林姑娘还不明白?你才是最后的祭品!\"
黛玉的翡翠耳坠突然炸裂,碎片在气浪中凝成血色谶语:\"戊辰年腊月廿三亥时\"。她终于想起襁褓中那个雪夜——贾敏将玉玺按在她心口时,铜雀台地脉的悲鸣与此刻如出一辙。暗河忽然改道,二十年前沉棺处升起座青铜巨鼎,鼎身铭文正是黛玉周岁时抓周抓到的《女诫》残篇。
申时暴雨中,老妪将族谱铺在鼎腹。泛黄纸页间\"林黛玉\"三字下,朱批赫然是\"废太子嫡女\"。宝玉的金锁突然飞向鼎耳,锁芯东珠里蜷缩的金箔遇水舒展,显出景和帝的罪己诏:\"朕为保江山,使贾史王薛四家行换婴之计...\"
\"原来如此!\"黛玉呕出口黑血,血珠在鼎身勾出三百冤魂面容。忠顺王挥剑劈来,剑锋却被鼎内升起的虚影挡住——二十年前的贾敏抱着婴孩,将玉玺按向黛玉胎记。天地忽然寂静,唯有宝玉的嘶吼穿透雨幕:\"妹妹快走!地脉要塌了!\"
戌时三刻,铜雀台在轰鸣中倾塌。黛玉攥着玉玺站在地脉裂隙边缘,看宝玉与忠顺王在岩浆般的血河中沉浮。老妪突然将匕首刺入心口,鲜血喷在鼎身\"弑君\"二字上:\"姑娘,老奴这条命该还给你母亲了...\"
岩浆突然凝固成三百道台阶,每阶都嵌着夭折婴孩的乳牙。黛玉踏着台阶走向祭坛顶端时,怀中玉玺开始吞噬她的体温。宝玉在下方嘶吼,声音却渐渐变成贾政当年在宗祠的训诫:\"玉不琢不成器...\"她终于明白,从出生那刻起,自己就是被雕琢的玉玺。
子夜惊雷劈开最后一道石壁时,黛玉将玉玺砸向祭坛。忠顺王在血光中化为白骨,宝玉的金锁链缠住她的腰肢。三百口鎏金棺在震荡中开启,腐尸手中的认罪书如黑蝶纷飞。地脉深处传来婴儿啼哭,二十年前那个雪夜的重现中,贾敏的手突然穿透时空,将黛玉推回现世。
五更鼓响,雨停了。黛玉在废墟中睁开眼,宝玉的心跳贴着她的胎记。铜雀台的残垣上,第一缕晨曦正刺破血云。她摸到怀中的碎玉,残存的螭纹与宝玉胎记拼成完整的朱雀——原来这场延烧二十年的孽火,终要用他们的骨血来淬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