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倚在绣榻上,正为未出世的孩子绣着虎头鞋,旁边青瓷香炉里袅袅烟气升腾,屋里很是清净悠闲。
忽的,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罗尚仪步履匆匆的闯进来,脸色煞白,失态道:\"陛下,陛下传了口谕过来,说是娘娘您的孩子,以后由太后抚养。”
银针猛地扎进贤妃指尖,血珠滴在绣了一半的虎眼上,洇开一片暗红。
她怔怔抬头:\"陛下……陛下竟然同意了,还下了口谕?\"
罗尚仪神情也很是不好,\"是的,中午的时候,陛下去了趟慈宁宫,出来后没多久就派人过来传了口谕,说太后年迈寂寞……\"
\"啪!\"绣绷重重砸在地上,丝线散乱如蛛网。
“娘娘,您没事吧?”罗尚仪担心道。
贤妃突然心生不甘,“为何本宫的孩子要被交给太后抚养,而淑贵妃的不用?”
她猛地抓住罗尚仪的手,指甲深深掐进她肉里。
罗尚仪也替自家娘娘觉得不甘,可陛下口谕已下,已成定局。
于是只能尽量安慰道:“娘娘,您别伤心,陛下虽然让太后抚养了您的孩子,可并没有说不让您一起去照看孩子,到时候您勤快点去慈宁宫就是了。”
贤妃抓着罗尚仪的手劲松了些,但心里还是有不甘。
罗尚仪也理解,“娘娘,您别生气了,孩子要紧,可不能因此动了胎气。”
贤妃此刻也觉得小腹有些疼,当即吓得收回手,不停的深呼吸着,调整着心态。
见状,罗尚仪有些慌张,但她告诉自己不能慌,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正在尽量平复心情的贤妃。
她控制面部表情,尽量放松自己,并出声引导贤妃放松。
一会儿后,贤妃觉得肚子不痛了,很是松了一口气。
可罗尚仪还是有点担心,“娘娘,我们还是让人找个太医来看看吧?”
贤妃摇头,“不行,陛下口谕刚到本宫这里,本宫就请太医,这不是表明本宫对皇上和太后的决定不满吗?陛下金口玉言,太后抱养本宫的孩儿已成定局,可不能因为这点事而恶了太后。”
罗尚仪听后,只能作罢,但她还是有些担心。
“娘娘您真的没事吧?”
“放心,没事了!”贤妃露出个勉强的笑容说道:“只是本宫还是有点不甘心,为何大皇子陛下就不同意太后抚养,轮到本宫的孩儿了,陛下却同意了。”
罗尚仪猜测:“或许陛下是拒绝过一次后,太后娘娘再提议,陛下不好拒绝了。”
“或许吧!太后毕竟是陛下的生母,总要给她些面子的。”随后,贤妃怏怏摆手道:“罢了,不提这事了,本宫有些累了,想好好歇息会。”
她想独处一会,可这个愿望暂时还不行。
“对了娘娘,我还有件事忘了跟您说了。”
贤妃有些紧张:“何事?”
罗尚仪:“陛下还将您交给太后照看,太后毕竟生育过两子一女,更有经验,也能更好的照顾您。”
贤妃听了这话,紧张的情绪顿时一扫而净。
“真的吗?这也是个好事了,本宫头一次有孕,三天两头的总是有些不妥,心里总是不安。”她心里还生出些高兴,原本对太后的那点怨念也消散了些。
“是真的。”罗尚仪重重点头。
这下子,贤妃的理智开始重新上线了。
她想了想,随后对罗尚仪道:“你去太后宫里,代本宫向太后道谢,以后要麻烦太后照顾本宫了。”
罗尚仪点头,娘娘识趣的做法正好拉近和太后之间的关系,想来,以后娘娘想孩子了,太后也不会阻拦娘娘去看的。
慈宁宫
太后目光扫过下首的罗尚仪,对贤妃的识趣很是满意。
随即目光看向一旁刚被叫来的赵尚食,“听说贤妃最近胃口不是很好,赵尚食是伺候哀家怀孕生产的老人了,有她在贤妃身边看着想来会更好些”。
说话间,目光看向罗尚仪:“等会赵尚食跟你一起回钟粹宫。”
“多谢太后细心为贤妃娘娘考虑,等娘娘坐胎满三个月后,再亲自向您道谢。”说着,罗尚仪屈膝行礼道。
太后点点头,随后又看向吴尚宫:“吴尚宫你去本宫的库房里挑些金丝燕窝和珍贵的补品,等会儿让赵尚食顺便送过去给贤妃,让她好好补补。”
罗尚仪再次屈膝替贤妃对太后道谢:“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满三个月后,贤妃特意去慈宁宫向太后请安并向其致谢。
太后目光扫过贤妃微隆的小腹,说道:\"哀家知道生母一般都是不愿意孩子远离自己的,你能识趣,哀家很是高兴,放心,你可以经常来哀家这里看孩子,哀家不会阻拦你的。\"
被说中心理的贤妃表情先是一僵,随即脸色好转了许多。
太后见此,又道:“对了,这两天请过太医了看了吗?”
“还没有。”贤妃有点想不明白太后为何如此说,毕竟又没到每三日请平安脉的时候,而她的肚子也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不需要请太医啊!
太后转头对大太监沈良吩咐道:“你亲自去叫经常给哀家诊脉的蓝太医来此一趟。”
“是!”沈良当即领命离开慈宁宫。
太后转过身,对贤妃的疑惑避而不答,反而问起她最近的养胎生活。
一会儿后,蓝太医跟着沈良走了进来。
待蓝太医行礼后,太后示意他:“给贤妃诊一诊脉。”
蓝太医在来之前,就已经从大太监沈良那知晓了太后的意图。
诊脉的时候,他特别仔细的辨别了会后,收回手,起身向太后回禀道:“回禀太后娘娘,贤妃腹中胎儿虽然有点不足,但继续喝几贴安胎药就可以了。”
太后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蓝太医:“下官仔细把了脉后,发现贤妃腹中的胎儿,极大概率是位皇子。恭喜太后,恭喜贤妃!”
“太好了!”太后大喜过望,随即吩咐沈良厚赏蓝太医。
待蓝太医离开后,心里也很高兴的贤妃,突然发现太后的高兴似乎太过了些,她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特别是之后,太后又派了一位韦女官来照看她,还赏赐了她更多的东西和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