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阳吃完,青铜钟中的肉汤,都被喝的一丝不剩,当过乞丐的人知道,是不允许浪费的。
呼!
长呼一口气,热气被寒风凝结白雾,一种吃饱后满足油然而生,瘦下的身子逐渐变得暖和,精神都矍铄。
他盘膝而坐,眸子微闭,沉浸在记忆中,寻找当下适合自己的武学秘笈!
练武成为王阳眼中,最重要的第二重要的事情,第一重要的就是不饿肚子,吃饱饭。
“蛰龙法!”
此武学秘笈分静功和动功,静功淬炼精神,动功凝练肉身,内外兼修,是天下顶尖的筑基法,是纯阳宗历代先贤大能,整理修改的武学。
论天下筑基功,这《蛰龙法》足以排名前十了。
如果说,普通的筑基法,练到圆满的境界,练武者可拥有千斤之力。
这《蛰龙法》顶尖筑基法,就不是千斤之力,圆满后而是万斤之力,力量之恐怖,耐力之强劲,足以天下无双了。
王阳瘦小的身子,盘坐一起,开始一字一文,参悟武学!
将《蛰龙法》第一层的功法奥妙与桩功图谱,都熟记于心,参悟武学,没有师傅指点,每一步都极为慎重。
若是不得要领,容易伤害自身,后果严重,没有疗伤的药材,只能等死。
一个时辰后,午时,暖阳高照。
王阳睁开眸子,学武真不是简单的事,在传承记忆中,财、侣、法、地,都是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时候差不多,收陷阱去!”
王阳嘀咕道,伸了一下懒腰,呼出一团口气,寒气森森,化作白雾,紧了紧身上的袍子,离开了山洞。
洞外,一片银装素裹,雪花凌空飞舞,北风猎猎。
半个时辰后。
王阳的手中拎着两只死去野鸡,没有什么活力,彷佛对于自己命运,结局已是注定。
“对不住了,我想活下去,只能吃了你俩了!”
话音落,王阳烧水、拔鸡毛,动作麻利,在吃的方面,王阳总是有很多耐心。
放在青铜鼎中,倒上水,野鸡分成小块,枯树枝烧的咔咔作响,小火慢炖,火焰散发着温暖,映射王阳脏兮兮的小脸。
王阳看着火焰,缩了一下自己瘦小的身子,微微闭目,继续参悟武学。
眼下,年纪尚小,气血不足,一身筋骨都还没有长成,不能够练武。
《蛰龙法》中记载,修炼精神之法,若是参悟法门,是不是等自身气血上来,学武也能有所帮助。
“对,先炼神,在学武!”王阳决定道。
在传承元神中,一些镇国大宗和千年世家的弟子,在年纪尚小,还不能学武时,取药力温和的灵药,或者是宝药,提前温养身子和精神。
大秦天朝,全民尚武,自五千年前,初代始皇帝以帝剑,及证道混元,盖世武学皇极经世书,问鼎天下!
立朝大秦,与天下十大宗门世家,联手四大天朝,将妖之九圣,魔之九祖,封印无尽虚空,人族武道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到巅峰。
在这个世界,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不存在的,儒武一家济天下。
历代秦天子,都极为重视武道,就算是入朝为官,每三年举办武举,对文学典籍并不重视。
因为,人族面对的凶性残暴的妖魔,妖魔吞噬人族血肉,增加修为,会冲击人族边境,降临人族疆域大肆杀伐。
秦天子心系天下,单纯靠天朝,救助亿万百姓,未免力有不逮。
联合诸宗世家,推演出《五行法》,功供大秦百姓修炼,每突破一层力气增加四百斤,强身健体,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
大秦天子雄才大略,目光长远,更是喊出:“愿天下苍生,人人如龙。”
五千年前,虽然人族先辈大能,将妖之九圣和魔之九祖被打入无尽虚空,妖族分崩离析,魔族避世不出,各自为王,发生了战乱。
如此正好,人族苍生获得喘息之机。
时而现世,祸乱人界,因此,大秦天朝历代天子,注重尚武之风,官员升迁,丰功加爵,武道进境是最重要的。
“江湖武林,宗门世家,弟子不得参与科举制,只能加入黑冰台,黑冰台掌控黑龙卫,成为龙卫,斩妖除魔,护持苍生!”
王阳在浏览老道士的记忆,脑袋越来越沉重。
时间流逝。
妖族和魔族开始蠢蠢欲动,不停的侵犯人族边境,数不清的大战,使得护边将士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埋骨疆场!
为了迎回妖之九圣和魔之九祖,人族内也不平静,妖魔鬼怪肆虐,吞噬生灵血肉,扰乱人族气运!
大秦天朝,黑龙卫执刀天下,屠戮妖魔,灭动乱之源,以靖平苍生。
江湖武林中,应大秦天子之令,各大宗门也派出弟子,以斩妖除魔为宗旨,换取名声和气运!
这是一场浩劫,苍生的浩劫,天下的浩劫,究竟谁能活下来,未可知?
乱世英雄,谁能谱写属于自身的江湖,名动武林!
不过,这一切对王阳来说,还太远了,他的江湖路,刚半只脚踏入门槛!
收敛心神,睁开眼睛,闪过一丝精光,露出一抹微笑!
现在的生活比之前好太多,心里有种满足感,吃饭是最重要的!
“嗅!”
不知不觉,要睡过去,此时,一股浓郁的香味,钻入王阳的鼻子,使劲嗅了嗅,睁开眸子,看着青铜鼎的鸡肉,嘴角一歪。
“干饭!”
王阳闪电般的起身,一个闪身,来到青铜鼎前,盛出一碗,大口朵颐吃起来。
沉默不语,没有在说话。
王阳吃的极为认真,一吃点鸡肉,喝一些鸡汤,身体瘦小气弱,需要进补血肉,妖兽的血肉,蕴含精气血气,食用妖兽血与肉,能增加修行。
不过,要猎杀妖兽非一般人能做到,就是江湖中,淬体境的人,也不能做到毫发无损。
王阳牙齿狠狠的撕咬、咀嚼,吞入腹中,最后如牛饮一般,喝上一鼎的鸡汤,整个人暖洋洋的,彷佛浸泡在灵泉中,疲惫消散不少。
原本四肢冰凉,都暖和起来。
“打坐,消化食物,转化气血,淬炼精神。”
王阳就地盘膝,运转《蛰龙法》凝练精神的法门,原本精神吞噬老道士精神力,自身精神强大不少,很快,进入第一层:冥想。
冥想让身体放松,放空心灵,注意力凝练法门上,一呼一吸,保持平静。
胃部在蠕动,食用的鸡肉,内脏在消融,皮肉筋骨在吸收,精神控制肉身,吸收到达巅峰。
气血流转,滋养奇经八脉,哗啦啦的血液流动响声,气血就壮大一分。
双腿盘膝,收捏发诀,放在膝盖上,足心相对,头顶心,五心朝天,肌肉松弛,身上散发着一股寂静的味道。
两个时辰后。
王阳睁开眸子,顿时一种精神饱满,浑身充满力气,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根据记忆中,修武之人,不可能日夜不停地修炼!
很多时候,需要衣食住行,尤其是食物,大量的气血进入体内,需要打坐消耗,转化自身所需,同时,练武之时,精神也会有所消耗。
大秦天朝推行《五行法》,结合儒道释三家武学总纲!
将打坐分为:冥想、入定、龟息、先天、映照五层境界。
“冥想,打坐静修,道法自然,调整自身与天地一体,借助天地的力量,恢复血气,滋养精神。”
假如,能突破第一层冥想境界,进入入定的境界,对血气吸收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这样就会多出更多的练武时间,练武之路,不能有一丝放松。
王阳不由的感叹,练武之路,真是艰难,没有名师指点,只靠自身一点摸索前进,不知浪费时间。
单单是一个打坐冥想,就蕴含着天地至理。
儒家有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先辈的意思很明白,不脚踏实地,只学大道理,只会让人浮躁,如何能成才,只知道努力,不学道理,固执己见,如何能明白道理。
“为何学武?”
“不知为何练武,不知其道理,那只会让自己华而不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懂道理。”
“知行合一,相辅相成,否则,即便学武有成,掌控再大的力量,即便炼成千秋不死之躯,也只不过是祸害千年的狂魔而已!”
老道士记忆中,有经史典籍,儒道释经文,诗书礼乐,体会先辈的道理。
王阳似走马观花,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