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永兴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既然萧平旌出了政策,说不再查北燕流民的底细,那就走一手“见招拆招”,他现在冒出了另一个想法。
寇奉恩来到慕容永兴身边坐下,对慕容永兴道
“慕容大将军,果不出我所料。您看梁军没有进兵吧?人家祁德皇帝还非常聪明的把龙门县那两个烦人的堡寨给拆了,别人笑萧平旌是自毁长城,明眼人清楚得很,他现在是没钱,走一手息事宁人!他有钱呐,早就打大燕啦!”
慕容永兴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他又产生了很多想法。
“听说,萧平旌免除了流民南下的盘查手续,好!那我们就派些人乔装成流民,去到梁国,散布皇太子萧符想要起兵谋反的谣言!这样子我们正好可以率军南下,再杀回上京!”
“与此同时,我们借助燕京城内有梁国细作为谣言,宣布派室林军警戒!再派人伪装成悬镜司,欲图刺杀慕容羿和王大兴,我们派兵去救!紧接着,伪装成悬镜司的部下挡不住室林军,鱼死网破!把慕容羿和王大兴给杀了,我们趁机再放走这些部下,保证他们的生命!”
慕容永兴话说的一套一套的,给寇奉恩听的一愣一愣的,寇奉恩疑问道
“大将军,您搞这么多步骤,咱还不如二一分作五,第一手直接就说上京里面有很多梁军细作,我们名正言顺地进去接管就是了。他两万人,我们也有不少人,打起来未必打得过我们这些边军...”
“所以就是咱的第二手了...咱们直接就派人把狗皇帝跟王大兴给宰了,不就行了吗?”
慕容永兴反驳道
“你懂什么?要是咱们这样搞,那就是弑君!铁定挑起内战!”
寇奉恩也知道,慕容永兴说这么多东西,实在难违。
反正慕容永兴也给了自己不少好处,那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于是,寇奉恩就缄默着,看看接下来形势发展如何了。
很多伪装成流民的慕容永兴的手下一路过了龙门长城,由于萧平旌下令了,不调查北燕流民的背景,于是这群“流民”跑到了幽州府,到处散播皇太子萧符想要起兵谋反的不实消息。
一名流民在幽州府的茶馆里面对人吹嘘道
“哎呀!你们赶紧逃难吧!皇太子要起兵谋反了!要打内战了!”
茶馆里面的客人疑问道
“唉?不会吧?这真的假的?”
流民说
“是啊是啊!你们不知道吗?太子最近在幽州府聚集了5万河北禁军,一看就是要起兵谋反了!”
大家恐慌起来,但是一名悬镜司走了过来,揪着流民说
“你很爱说是不是?来!我们去幽州府衙门,给你说个够!”
客官们吓坏了,赶紧举起双手说
“我们不知道啊,我们真不知道!”
另一名悬镜司指着这些人威胁道
“再乱讲!咱就把你们的舌头给割掉!”
悬镜司先把太子“想要造反”的消息先传回去给汴梁,给萧平旌查看。
萧平旌看完了悬镜司的密报后,当即判断出这肯定是慕容永兴的昏招,慕容永兴搞这么多“权谋”,真是把萧平旌给看傻了。
事实上,萧符根本不可能造反,首先是整个河北禁军中的将官大部分都出自枢密院这个系统,很多将领在萧平旌登基后的从龙酒宴后,就已经成了萧平旌的心腹了。
而且萧平旌承诺过,河北禁军的军饷跟长林军对等,月饷多了1贯,一言为定,绝不反悔,这缓和了河北禁军对朝廷不满的态度,那就更没有理由跟着太子造反了。
再说了,萧符他的亲生母亲林奚还没死呢,身子骨好得很。俗话说子以母贵,萧平旌当皇帝前,到处办差,没时间管萧符,萧符直到16岁,至少有13年的时间没见过萧平旌,手把手都是林奚拉扯带大的,所以母子情深。
因此,只要皇后林奚一直活着,并没有被废,萧符根本就不可能造反,这个太子位置肯定是坐的稳稳当当的。
萧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礼议之争的时候,利用悬镜司策划了“宣德门案”,以及执政考察时期的多次破案工作,办事能公正严明。所以悬镜司不仅是萧平旌的心腹,其实也是萧符的心腹。从这一点看,萧符要比当年的祁王萧景禹要识时务。
因此涉及到对萧符的不利事情,悬镜司肯定会竭力摆平,调查清楚。
种种理由都想了个遍,萧平旌认为萧符肯定不会造反。但以防万一,他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回去给萧符,看看萧符如何应对。
萧平旌对黄朗说
“把这些人交给太子去审,看看太子如何看待这些人。”
萧符在燕京府处理军务,这时候有个悬镜司走了过来,对萧符说
“陛下说,抓到了几个北燕的细作,他们说您想造反,但是陛下以路途遥远为由,将这些个细作交给您来审了。”
萧符暴躁起来,他不耐烦地说
“哪来的傻子说我想造反?这些人的脑子里装了狗屎!”
悬镜司说
“他们的理由是,您在燕京府聚集了5万河北禁军。”
萧符道
“那5万河北禁军是来领饷的!以免有人吃空额,领完了就回去了!下半年还有另一半人来领饷!而且这5万人还要练一会兵!这些人我看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当然萧符也知道,这显然是萧平旌把问题抛回去给他,看看他如何处置这些流民,那既然是父皇把问题抛过来了,干脆就把问题再抛回去呗。
悬镜司连连点头,说太子说得对,萧符很识相地继续摆着不耐烦的语气说
“你们,一会把这些什么乱说话的流民全部都抓起来,拉到汴梁悬镜司去审,交给皇上决定这些人的生死!本宫没心情去听这些人说的废话!更不想看到这些人的废话!你们,把我今天说的话记下来!”
悬镜司又急匆匆地把这些流民抓了起来,送去汴梁,顺带着找到信鸽,用信鸽给汴梁传书。
萧平旌看完了悬镜司的飞鸽传书后,知道萧符的决策和对话记录了,他哈哈大笑起来。
背后的林奚很紧张,她说
“官家,你别听人家在那胡扯啊!”
萧平旌笑道
“太子很聪明啊!知道这是朕给他出的一道问题。如此,朕对太子就更加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