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琅琊阁的那1500两金子也送到了东京汴梁城去。
穆赉收到了这1500两金子,对张掌柜笑道
“我们真是欠了蔺老九不少啊!”
张掌柜说
“蔺阁主说了,如果再给钱,他就坚决不答应了。但求朝廷日后多给一些好处,官什么的就不用了,多给点商机就行。”
穆赉把这60颗大块的25两的金元宝收下,笑道
“那是当然的事情。如此,我当禀报岐王爷。”
张掌柜起身作揖答谢道
“那就劳烦穆王爷奔波一趟了,小人告辞。”
张掌柜离开后,穆赉道
“来人,把这些金元宝弄到宝箱里,我要去唐宅。”
穆赉带着宝箱来到了唐晟家里,现在唐晟官比马达大,马达没钱在京城买房子,唐晟的这个房子算是朝廷发给他的“宿舍”,拥有三房一厅一庭院,因此马达也住在了唐晟家里。
守在唐晟家门前的警卫一看穆赉就知道此人是个大来头,就问
“老爷,您找我家唐大人有何事?”
穆赉道
“我乃岐王爷手下监军:成都蜀国公穆赉!我要见见唐将军。”
警卫赶紧打开门笑道
“原来是穆王爷,小的有眼无珠。嘿嘿,请进吧!”
穆赉和随从们抱着宝箱,看着唐晟在庭院里以棍作剑,在练剑。
唐晟那一手斩剑剑法练得精彩绝伦,穆赉笑道
“哈哈哈!唐将军,真乃天下第一剑法!”
唐晟收起棍子,擦擦手,坐在棋盘座位上,问
“奥?这位大人我未曾见过。”
穆赉道
“我乃蜀国公穆赉,是穆老王爷穆青之子。”
唐晟赶紧起身,道
“哎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请穆王爷进屋商议。”
进屋后,看见那一箱箱的金元宝,唐晟见钱眼开,这时候马达正回到宅子里,道
“唐大哥,我回来了!哎哟,这些金子!可是人干一辈子都干不来的啊!”
穆赉把金元宝都摆好了,说
“唐大人、马大人,这是1500两黄金。听闻唐将军可怜河北禁军的将士,故而不敢违心收受上官阁老那1万贯的奖励,怕伤了将士们和其家属们的心。不过,唐大人乃真好汉!岐王爷喜欢唐大人的豪爽,这1500两黄金,正好值贯钱!唐大人有一份,马大人也有一份。不知二位大人有意乎?”
唐晟道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岐王爷给的1500两黄金给我们,我们肯定也要给岐王爷办办事。穆王爷,重大事情,我们自然要保密,请问是何事呢?”
穆赉说
“我看陛下时日不多了,日后这天下,肯定是岐王爷的!我们已有打算,将荀飞盏调任至别处为官,日后再削掉他的殿前司都指挥使的职位。但是岐王爷可担心京城里面有人要害他!你们若愿意保护岐王爷,日后岐王爷定然重用你们!”
大家眉来眼去。
唐晟投梁,那可不仅仅是为了保命再被重用那么简单,当然也是为了钱。现在他不好意思找上官云益提那1万贯的事情,就想着萧平旌会不会高抬贵手“施舍”一番,现在萧平旌的钱还真送上门来了,好事情不要白不要。
唐晟便说
“好!岐王爷豪爽,善待百姓,也是个真英雄!我们定然倾力相助!为表忠心,我先写一份誓书,盖上掌印。”
誓书写好之后,穆赉对唐晟、马达作揖道
“如此,辛苦二位大人了。我就告辞了。”
唐晟也作揖道
“哪里哪里!能给岐王爷效劳,那是我等此生荣幸!定不相负!”
穆赉走后,唐晟对马达说
“金子多,我留200两下来,到时候有机会就犒赏一下将士们。”
马达问
“是不是要和上官阁老说说呢?”
唐晟道
“嗯...你说得对啊,喝水不忘挖井人,咱们这个枝头是上官阁老这里冒出去的,不坦白一下,对不起他老人家。”
晚上,上官煦给上官云益倒茶,说
“爹,岐王爷现在大权在握,朝廷上下,巴结他的人真是不少。就算他不夺权,我看也难以改变他作为权臣的事实,日后就算他不抢这个皇帝位置,我看他的手下们也会逼他去夺权。”
上官云益看着书,不说话。
上官煦又问
“可是,爹,我不明白...为什么岐王爷大权在握,却要裁撤这么多的长林军呢?”
上官云益把书放下来,说
“这是岐王爷的一招以退为进之策。此前平叛两川,岐王赚走路胜高石叛军共4万人。又打下嘉峪关,车裂覃凌硕、阮英。莱阳王叛变的时候,岐王又主攻莱阳王,他有不世之功,自然权倾朝野。”
“为了不受朝中股肱质疑,岐王爷这是释放诚意,裁军数万长林军和叛军,以免造成一个军权在握,大有一举吞并朝廷的印象。”
上官煦道
“原来如此。”
这时候管家对上官云益道
“老爷,唐晟、马达求见。”
上官云益
“让他们进来吧。”
唐晟和马达进入了府内,对上官云益坦白了今天穆赉来找他的事情。
上官云益起身,往前走了几步,看向唐晟和马达,问唐晟和马达
“连你们都要效忠岐王爷了。那你们说说,岐王爷如果像莱阳王那样兵变造反,你们会不会也变成叛军呢?”
唐晟和马达不说话,过了一阵子,马达对上官云益道
“阁老,事在人为。我们不见得岐王爷会像莱阳王那样起兵造反,他肯定还有其他的计策。”
上官云益道
“过些日子要裁军。裁军的时候,会把叛军中的精锐留下来,充实到各营之中。岐王要夺权,唯一还差一步,那就是把荀飞盏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给撤掉。当下陛下的命运未卜,因此岐王爷不会过早做出撤换荀飞盏的决定,以免惊动朝野。”
唐晟问上官云益
“阁老,您的意思就是...您其实也支持岐王爷吗?”
上官云益道
“所谓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其实,人是有一些私心的。我只是认为,陛下和荀太后争执激烈,必然不满荀氏,如果岐王爷要求陛下撤走荀飞盏的兵权,那么保住陛下实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没了。可是陛下一定会觉得,只要荀氏掌握实权一日,陛下定有外戚干政的怀疑。”
随后上官云益回头道
“你们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但请日后对我上官一族好一些,若你们真要行事,必须谨遵岐王爷的要求,他比莱阳王要更稳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