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街。
两侧皆为市坊酒肆,很是热闹。
人群攒动,车水马龙。
有荆钗布裙的妇人,背着竹篓。
有扎着发髻的稚童,天真烂漫。
还有推着板车的货郎,面带笑容。
萨穆尔如好奇宝宝,打量着他们。
她换上襦裙,长发飘飘。
身上还散发着兰芝香味。
这模样倒更像是大奉的公主。
她在西凉时,常听人提及大奉。
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
不像草原那么残酷。
都长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
西凉讲究的是狼性文化。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贵壮健,贱老弱。
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
这和大奉的孝悌文化完全相反。
因为大奉是生活,他们是生存!
“王爷。”
“怎么了?”
宁阙放慢脚步。
他今日也只着常服。
时不时和商贩们打着招呼。
“大奉别的郡也如此繁荣吗?”
“差不多吧。”
宁阙微笑点头。
“先帝时期,大奉重农抑商。”
“陛下上位后,大力发展工商。”
“各地皆受其利,安居乐业。”
“若无国力支撑,焉能屡屡征战?”
宁阙这话是半真半假。
大奉当然也有穷地方。
不可能处处如长安这般繁华。
但他公务在身,可不能随便说话。
正好还能借此机会宣扬国力。
威慑西凉,不战而屈人之兵。
奉帝现在明显有意撮合他们。
通过和亲,确保和西凉的盟约。
如此,奉帝就能腾出手来。
削异姓王,灭高句丽!
南征北伐,东征西讨!
奉帝可不是守成之君。
他野心勃勃,立誓要开疆拓土。
所以,他才会与西凉和谈。
“真好。”
萨穆尔轻声呢喃。
“我们西凉就惨的多了。”
“每年寒冬,都会有人饿死冻死。”
“真羡慕你们奉人,能过得这么好。”
萨穆尔转过身来。
灵动的双眸直勾勾地看着他。
看得宁阙都有些发虚。
这小野猫想干啥?
“王爷,我听人说你很擅长做买卖。”
“在大奉各地经营着很多生意。”
“民间诸多商贾都称你为商圣。”
“所以,我想和你做笔买卖。”
“哦?”
宁阙顿时来了兴趣。
他挥了挥手。
铁牛识趣地向前而行。
带着家将暗中保护他们。
“你说说看。”
“昔日玉门关之战,老宁王所率亲卫全军覆没。你肯定知道,是有人向我西凉通风报信,泄露了宁王行踪。那么,你可想知道是谁出卖的老宁王?”
“你想要什么?”
宁阙的气势顿时变了。
就算萨穆尔不说,他也会问。
大师姐在西凉调查数年,都无线索。
知晓内情的人,很多都已身亡。
就好像是有人刻意要灭口。
西凉对此事同样闭口不谈。
毕竟,他们最崇尚的就是勇士。
老宁王虽是宿敌,却也备受敬仰。
为了除去他,西凉选择设计坑杀。
这已经违背西凉的行事作风。
“两个条件。”
“请。”
“两国既然决定于酒泉互市,利益分配就得想好。以后大奉每年都得提供十万石粮食,作为西凉驻军酒泉的费用。此外,这回还要多给二十万石粮食。”
“不可能。”
宁阙冷漠转身。
公是公,私是私。
他要为这事妥协,必遭弹劾。
就连奉帝都不可能支持他。
宁阙眯着双眼,淡淡道:“我能以私人的名义,为你们再提供二十万石粮食,但不可能每年还提供驻军费用。况且,我不认为公主能有什么线索。”
“好吧。”
萨穆尔也是见好就收。
毕竟,她所知道的也很少。
就连她父亲都知之甚少。
“那说好了,再来二十万石粮食。”
“你先说说你知道的。”
“好。”萨穆尔也相信宁阙,旋即道:“老宁王虽是我西凉死敌,但也是备受敬仰的大英雄。我祖父想的始终是堂堂正正,在正面战场击败他。直到某日出现了个意外……”
“什么?!”
“有支利箭射进了西凉营内,等出去的时候已经寻不到人。箭上带有绢帛,是老宁王的行军路线图和作战计划。我西凉还保有那支箭,是你们大奉独有的三棱利箭,带有倒勾,箭尾则刻着个【顾】字。”
“顾?!”
宁阙眼神顿时一寒。
“嗯。”
“现在的一品大将军顾渊,当时是宁王麾下的偏将,负责后援辎重部队。玉门关之战时,他率领的五万后援却被阻于高阙。足足二十天,寸步未进。老宁王因深陷葫芦谷,最终被活活困死。但凡顾渊提前赶到,老宁王都不会死。”
宁阙眼神一寒。
此刻呼吸都变得急促。
他全身散发着冷冽的杀气。
在烈日下却让人如坠冰窟!
难道是顾渊所为?!
没错,顾渊是有动机的。
他本身就和齐王关系不浅。
顾家能有今日,全靠田仲勋支持。
他当时还只是最低级的偏将。
基本没有上战场建功的机会。
他要想得到兵权,老宁王就得死。
但是,问题又来了……
他为何要用自家的箭支?
这不是留下个把柄吗?
至于高阙阻击这事……
宁阙同样也都知晓。
高阙属阴山一脉,易守难攻。
当时阻击顾渊的兵力并不多。
按理来说,顾渊很快就能破局。
可他却是被困了足足二十天!
顾渊回京也做出了解释。
西凉极其阴险,在多处竖旗。
让他以为有着重兵把守。
而且高阙还修了要塞,易守难攻。
他阻止了数十次的冲锋。
都被西凉居高临下所攻退。
他所带五万援军主要负责后勤辎重,作战能力本就不强,还没有攻城用的重装军械。相持二十天,死伤超过两万余人,这能怪他吗?
奉帝问过很多人。
证明了顾渊所言非虚。
所以最后只降他一品官职。
再罚他戍守西陲,将功补过。
宁阙正准备追问细节。
却看到远处来了很多人。
最前面的便是林巢。
身后还有人举着白条横幅。
上面龙飞凤舞写着好些大字。
“我大奉不和亲,不配款!”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林巢的带领下,百姓们是义愤填膺。他们卖力地嘶吼着,手中挥舞着扁担、锄头、竹竿……
宁阙见状顿时蹙眉。
不好!
这怕是来找萨穆尔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