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名逃跑的士兵回到紫禁城向将军们报告了这一切。
八国大将闻听大惊失色,急忙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英国将军道:“几位将军阁下,目前形势很严峻。”
“我们伤亡了近一万人,如果再集结兵力恐怕力不从心。”
“再者,一旦让北京的义和团残余反扑,恐怕我们的性命危矣。”
意大利将军不甘心的嚷嚷:“难道刚到手的京城就这么白白送回去吗?”
“我们还等着本土派兵过来将大清瓜分呢!”
漂亮国大将嘴角露出狡黠的狞笑:“白送回去?可能吗?”
“我建议派使臣去跟金真猛谈叛,如果他们答应和我们谈判还则罢了。”
“如果不和谈,那我们是有破罐子破摔了,定将京城百姓屠戮殆尽!”
其他国家的将领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正在这时,一名士兵跑进来惊慌失措的大喊:“将军不好了!”
“刚才天津港军舰上的士兵来报,各国的军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什么?各国将军们瞬间脸色煞白,如遭雷击。
英国将军手中的咖啡“啪”地掉落在地,碎片四溅。
他瞪大双眼,惊恐地喊道:“这怎么可能!”
“军舰可是我们的后路,没了军舰,我们如何回国?”
意大利将军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声音颤抖道:
“没了军舰,我们被困在这异国他乡,义和团和清军要是反攻,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啊!”
漂亮国大将也没了刚才的狡黠,额头上冷汗直冒,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拳头。
一时间,会议室里乱作一团,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声、咒骂声此起彼伏。
有的将军提议立即组织人马去寻找军舰,有的则主张赶紧向本土求援。
慌乱过后,法国大将急忙说:“各位将军!”
“我认为趁金真猛还不知道这件事,加快和谈速度。”
“我们拿到利益后赶紧回国,以免再生事端。”
各国将军点头同意,于是,派了一名清朝小吏前往马戏团洽谈和谈之事。
真猛接见了来使,得知来意后便召集中队长以上将领商议此事。
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凝重。铁姑娘率先开口:
“大当家的,洋人狡诈,这和谈怕是有诈。”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皆表赞同。
也有将领分析道:“如今我方虽有胜算。”
“但洋人若真破罐子破摔屠戮百姓,那可就糟了。”
大家一时陷入两难。这时,一位年轻将领站起。
激昂道:“咱们不能怕洋人威胁,若此时妥协,日后洋人更会得寸进尺!”
众人正争论不休时,真猛突然开口:“和谈可以,但我们要掌握主动。”
她目光坚定,扫视众人:“我们可以提出条件,谈判期间洋人不得进攻,再谈其他。”
“若他们不答应,咱们便全力迎战。”
将领们听后,皆觉此计可行,士气重新振奋起来。
于是,真猛让来使回去告知洋人,马戏团同意和谈,但需按他们提出的条件来。
众人走后,柳夏初对真猛说:“阿猛,”
“依我之见你还是写份奏折,让慈禧另派大臣前来谈判,以免承担罪责。”
真猛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
于是派快马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送往了西安。
慈禧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的差点没晕过去,她赶紧召集大臣议事。
大臣们陆陆续续赶到,慈禧端坐在上位,满脸喜色:
“爱卿们,如今哀家的金真猛将洋人打得主动要求和谈,真是一员忠臣良将,女中豪杰啊!”
这可是个好机会,你们说说,派谁去谈判合适?”
一名大臣站出来,拱手道:“老臣愿前往。”
“只是这和谈之事,洋人定是狮子大开口,恐难两全。臣推荐张之洞张大人一同前往。”
慈禧皱了皱眉,还未说话,正在西安的张之洞出列道:
“臣年事已高,奔波劳累恐身体吃不消。”
“下官以为,可派奕匡等留守京师大臣为特使。”
“臣听说李鸿章也在京城养病,他与洋人打交道的时候比较多,可为钦差大臣。”
许多大臣也同意他的建议:“太后老佛爷,李中堂经验丰富,还是他去为好。”
还有的大臣建议派袁世凯,荣禄去,立刻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慈禧沉思片刻,最终拍板道:“就派李鸿章和奕匡去吧。”
这时一名侍卫跑进来奏报:“启禀太后老佛爷,两广总督送来加急奏报!”
慈禧打开一看,见是南方革命党活动猖狂地方武力围剿有些力不能支,请求朝廷派兵围剿……
慈禧刚刚愉悦的心情,现在又阴云密布:
“诸位爱卿,南方革命又开始作乱,地方兵力有些不足,你们看派谁去合适?”
大臣们捋着胡须慢慢思考起来,片刻后一位大臣道:
“太后老佛爷,依臣之见还是派金真猛去最为合适。”
“金真猛虽然人马不多但武器精良,都能将洋人打的主动求和,区区几个革命党又算什么?”
一名大臣极力反对:“不行不行,现在京城还未完全归还大清。”
“还指着她坐镇,震慑洋人呢,她若走了,洋人反悔了可该如何是好?”
慈禧点了点头,她觉得两人说的都有理。
思想片刻后缓缓开口:“这样吧,剿灭革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待京城的事情解决后,命金真猛速速起程。”
“拟旨,命李鸿章,弈匡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和谈之事,金真猛继续坐镇京师,震慑洋人……”
不日,圣旨到达北京,李鸿章虽然重病缠身,但王命难违,只能硬着头皮接旨。
同时,躺在家里的奕匡也接到了圣旨,他急忙乘轿来到李鸿章府上。
二人见面寒暄了几句,奕匡道:“李中堂,这个差事可不好办呀。”
“洋人虽然主动谈判,但若拿不到满意的利益肯定不会罢休的。”
李鸿章消瘦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无奈,随后道:
“无妨,洋人提出什么条件我们如实向太后呈报。”
“我们只管洽谈,最后的决断还是由朝廷说了算。”
奕匡点点头:“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