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内,众人愣住了。
他们不知道陛下的意思。
“陛下,您请说。”
众人一起拱手看着崇祯,眸子里闪过一丝期待的神情。
“这件事,是家事,也是国事。”
崇祯叹了口气,看着众人,意味深长:
“朕的皇叔,福王朱常洵,竟然派人暗杀了朕的首辅、钦差大臣周延儒...
朕痛心疾首,对不起周爱卿!”
崇祯说着,以手扶额,眼角挂着几滴泪花。
“陛下节哀...周大人遇难,我们已经知道了,只是福王怎么能做这样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毕自严急忙站了起来,一脸严肃地说道。
“说得好!所以朕已经拟旨,令洛阳的巡抚尽快把福王押解进京,朕要亲自审问。”
崇祯擦了擦眼角的泪痕,眼神坚定了起来。
此时,崇祯很清楚,这件事儿非同小可,如果处理不好,一定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后果。
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慎重处理。
“陛下...”内阁首辅韩爌眼睛瞪大了,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李标、魏藻德等人也是吓得忐忑不已,嘴巴一张一合。
“诸位爱卿,很吃惊是吧?”
崇祯笑呵呵地看着众人,继续说道:
“老朱家,也就是朕的皇家,出现了这样的事儿,朕实在是痛心疾首,所以这件事儿已经不是家事了,而是国事。
诸位爱卿,你们议一议,等福王来到京师,朕该如何处理?”
崇祯眼睛瞪得很大,冷冷地看着众人。
“陛下,已经查明了吗?”
李标站了出来,一脸的严肃。
“当然!”崇祯重重地点了点头,看着大殿内的方逢年,“方爱卿,把证据拿出来吧。”
“是,陛下。”方逢年答应着,急忙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
“启禀陛下,这是微臣查到的证据。”
方逢年说着,把信件双手捧着,往上一递。
王承恩下来,拿起了这封信,然后递给了崇祯。
“大伴,你念念吧。”
“是,皇爷。”王承恩答应下来,拿起了这封信,开始念了起来:
“经查,内阁首辅、钦差大臣周延儒之死,正是福王朱常洵一手策划的,人证、物证确凿。”
皇极殿的内众人顿时骇然。
他们不敢相信,方逢年果然是办事效率极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查清楚了周延儒被杀一案。
“陛下英明!”
众人一起高呼起来,拱手说道。
“诸位爱卿,朕不想英明,其实,条件允许,朕只想做一个昏君。”
“陛下,您这是何意?”韩爌的脑袋瓜子嗡嗡直叫。
这才几年啊,崇祯怎么变的他已经不认识了。
之前勤政有为的陛下,竟然只想做一个昏君?
“如果天下太平,朕就做个太平君主,无为而治,就像文景之治一般,那该多好?
只是,事与愿违,虽然大明帝国名义上仍然是天朝上国,但是你们也知道,此时的大明帝国是一个烂摊子。
从朕接手以来,大明帝国就是千疮百孔。”
崇祯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此时,皇极殿内的大臣们瞬间骇然。
陛下说的确实是实话,大明帝国是一个烂摊子。
这几年以来陛下确实太难了。
“陛下,大明帝国还有救。”
突然,一道沉稳而坚毅的声音传来。
崇祯抬头一看,只见这道声音正是出自李标。
“李爱卿,详细说说。”
崇祯眸子里闪过一丝期待的神情。
“微臣听说陛下现在有白银接近1000万两,想挽救大明,匡扶社稷,指日可待。”
李标义正言辞,声音慷慨而激昂。
崇祯一愣,这个消息,他李标是怎么知道的?
“李爱卿,你是怎么知道的?”
“启禀陛下,这只是微臣的猜测。”李标声音有些急促,表情变得不太自然。
“好你个李标,朕果然没有看错人,虽然不在朝堂,但是你对大明帝国非常了解。”
“多谢陛下谬赞,微臣愧不敢当!”李标的脸一红,微微抬头,看着崇祯。
“李爱卿,朕希望你与韩爱卿,毕爱卿等人,一起帮朕治理朝政。”
“是,陛下,只要您一句话,微臣万死不辞。”李标神情动容地看着崇祯,眸子里闪过一丝期待。
其实,前段时间李标辞官,主要的原因,确实是朝廷内党争不断,大明帝国处在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
这段时间以来,李标对崇祯的做法早就有所耳闻,心中十分敬佩。
此时,正是李标、韩爌等人大展身手的大好时机。
他们学的一身的本领,主要就是卖于帝王家,如今机会来了,他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李爱卿平身,朕宣你与韩爱卿进京,正是要办大事,朕相信你们不会辜负朕的。”
“是,陛下,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李标、韩爌一起拱手说道。
“从即日起,全国的百姓,税收全部减半,甘肃、陕西、山西的税收免收两年,仍然作数。”
崇祯看着众人,缓缓出声,神情沉着而坚毅。
“陛下,这...”韩爌、李标当即愣住了。
这可是大手笔,一旦真的施行,对于大明帝国的影响,一定是极大的。
首先会给大明的财政带来极大的冲击,大明的国库收入将会减半,如何生存下去?
“怎么了,韩爱卿,李爱卿,你们是不是担心朕的国库支撑不住?”
“是的,陛下,虽然您现在还有1000万两白银,但是税收少了,国库的钱肯定是越来越少,而且微臣还听说,其中很多钱都是借大臣们的...”
李标眉头紧蹙,脸色很难看。
其实,这倒不是李标杞人忧天,他在大明帝国当差多年,对于这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你们担心朕的国库?”
崇祯一愣,随即一笑,“朕的国库没事,充裕得很,而且这些钱,朕的大臣们暂时都不急着用。
再说了,朕也不是不还他们,只是需要过一段时间。”
“陛下,难道您已经有了对策?”韩爌看着崇祯淡定的神色,有点茫然,抬头看着崇祯,询问了起来。
“对策,朕还没有想好,你们先考虑一下,除了从百姓的身上征收重税之外,你们可还有别的生财之道?”
“微臣等愚钝...”韩爌、李标等人不约而同地拱手说道。
“你们议一议,下次朕等你们的好消息。”崇祯说着,打了个哈欠。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王承恩急忙见缝插针。
“臣等没有本奏。”
大臣们异口同声。
“退朝!”
王承恩大声呼喊了一声,转身陪着崇祯下了朝。
今天的朝堂,崇祯其实只办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关于福王的事情,表明了他态度;
第二件,则是把李标、韩爌两人官复原职,进入内阁。
安排完这两件事儿,接下来的事情才能顺理成章。
......
乾清宫。
崇祯坐在龙椅上。
“大伴,立即把李标给朕喊来。”
“是,皇爷。”王承恩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半个时辰后,李标来到了乾清宫。
“微臣李标,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李爱卿。”
“微臣多谢陛下。”李标有点惶恐,缓缓站了起来,他不知道崇祯宣他来乾清宫所为何事。
“赐座。”崇祯摆了摆手,语气温和。
王承恩急忙搬来了一把凳子,放在李标身后。
李标拜谢后,坐了下来。
此时,李标确实有点懵,不知道崇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李爱卿,知道朕宣你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儿吗?”
“启禀陛下,微臣不敢妄言。”
“说,乾清宫不是皇极殿,随便说。”
“是,陛下。”李标答应着,缓缓抬头:“微臣认为一定是和藩王们有关系。”
“这只是其一,如果只靠藩王,朕的国库无法充实。”
“陛下,您的意思是?”李标摸了摸脑袋,一时之间陷入了迷茫之中。
“朕的意思很简单,当然是增加税收了。”
“陛下,您不是说要给百姓的税收减半?”李标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没错,这只是第一步,百姓的税收减半,这是朕思考许久的事儿。”
“那陛下从哪里增加税收?”李标顿时茫然了。
“这个很简单,朕准备增加商税,还有所有的官员都要纳税。”
“陛下,如此,朝局可能要震荡。”李标的脑门子上的汗顿时流淌下来。
此时,李标不敢去看崇祯的眼睛,眸子里满是惊恐的神色。
他知道,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处理不好,一定会引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而且这个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
一直以来,士大夫们都不必交税,本来他们的俸禄就不高,如果贸然对他们征收税收,一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朝局动荡?谁敢动荡!”崇祯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犀利的神情。
“陛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大明这么多官员,而且他们这么多年已经适应了不纳税的生活,贸然让他们纳税,一定会引起官员们的集体反对。”
李标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脱口而出。
其实,李标自己也不想纳税,他也是官员,那点微薄的俸禄,如果再纳税,还能剩下多少?
别说是发财了,甚至是糊口都难。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朕对官员和士大夫们收的税很少,现在都是30税1,朕给士大夫和达官贵人们点时间。”
崇祯淡淡地一笑,撇了撇嘴。
李标听完,本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还好,这个税收不算高,30税1,对于那些官员们来说,九牛一毛而已。
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江南的很多商人很活跃,朕坚信,要不了多久,整个大明帝国的经济就会被盘活。
到了那时之后,大明的税收会更高,只有商人才是最有钱的。
那些官员,除了贪腐之外,他们其实也并没有多少钱。”
崇祯看着面前捏呆呆发愣的李标,感慨不已。
此时,崇祯准备好好地整治大明的经济,争取几年内,让大明帝国焕然一新。
只有如此,才能让大明帝国起死回生,步入正轨。
此时的大明帝国,表面上看去,毫无生气,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确实是非常困难。
不过,崇祯坚信,这些都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建奴等一定会有被击败的一天。
如今,朝廷内部的流寇嚣张的气焰已经暂时被遏制住了,正是开始大力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陛下英明,下次朝堂,微臣一定力主对商人和官员们征税。”
李标怒了怒嘴,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李爱卿,朕要做的事情很多,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见到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
朕希望你能做朕的左膀右臂,为朕分忧。”
“是,陛下,微臣遵旨。”李标急忙拱手答应。
“对商人暂时是10税1吧,朕认为这个商人们能承受。”崇祯笑呵呵地看着李标。
“陛下,10税1,会不会太高了,一旦全国的商人集体抵制,微臣恐怕难以预料...”
“放心吧,朕已经令李邦华经营通商港口,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将会与很多国外的商人做生意。
其中的利润,只要是商人,他们都懂!
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等,在国外都是刚需,会有不少银子流进大明的。”
崇祯面色沉静,表情淡定。
“陛下...太祖不是说过,寸板不准下海?”李标惶恐不已。
“这都什么年代了,太祖的组训,到现在已经200多年了,早就不适应现在的时代,如果朕再恪守祖训,大明就真的没救了。”
“是,陛下,微臣明白了。”李标的神情舒缓了许多,急忙拱手说道。
“你们的担子很重,接下来,你要与韩爱卿,毕爱卿等人,帮助朕把内阁管理好,让大明帝国正常运转起来。”
“微臣遵旨,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李标神情严肃了起来,急忙表明决心。
“朕其实还有一件事要说...”崇祯的嘴角抽动了几下,眸子里闪过一抹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