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
紫禁城。
一颗巨星划破夜空,在大明京师的上空盘旋片刻,发出阵阵的轰鸣声,突然电闪雷鸣一般的闪烁了几下,消失在夜空中。
朱樟突然醒来,是被噩梦惊醒的!
随手一抹,额头上全是冷汗!
床单、被罩是明黄色的,这到底是怎么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樟的身上竟然穿着一件龙袍!
床榻的旁边有几名绝美女子,长相端庄秀丽,皮肤吹弹可破,媚眼如丝,吐气如云。
不觉间,朱樟看呆了,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朱樟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美人关?只是这美人也太多了点吧?”
“哪个英雄能过得了这样的美人关?”
朱樟眨了眨眼,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片刻之后,朱樟恍然大悟,这并不是自己之前的世界。
奥...自己大抵是穿越了。
“嘶...”
一阵剧痛席卷而来,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在朱樟的脑子里来回旋转着,搅合得它头痛欲裂。
他的脑子已经有点不听使唤,麻木、不仁...
一梭子记忆宛如潮水一般,突然涌现在朱樟的脑海中。
朱樟此时彻底凌乱了,竟然穿越成了大明帝国的皇帝。
但,这个皇帝可不好当,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祯!
崇祯皇帝,亡国之君中的战斗机。
杨广和胡亥都是昏庸、暴政亡国,崇祯说出来却是非常的可笑。
崇祯一不好色,二不暴虐!
但,偏偏他就成了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在勤政的皇帝中排名,崇祯皇帝绝对轻松能进前三,除了天策上将能与他媲美之外,整个历史找不到几个。
就是这样勤政的皇帝,却是越努力越失败,大明帝国的车轮也正在他的掌舵下驶向了万丈深渊。
原因耐人寻味,不懂军事每次作战都要横插一杠子瞎指挥;
不懂政治,却是听不进忠言逆耳,不喜欢不同的声音;
崇祯最喜欢的是奴颜婢膝之辈的谄媚之言。
本来必胜的仗,大都在他的指挥下,最终非常无奈地失败了。
娘希匹!
优势在大明,却是让一亿汉族同胞带入了万丈深渊。
占据绝对优势的汉族百姓,却被外族统治,剃发留辫,过起了非人的生活!
更有甚者让20万的满清进入关内,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开始了。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无锡之屠、泉州之屠、四川大屠杀......
这场屠杀,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是后来的日寇进入中国也是远远不及的。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多么荒唐的命令,这是反人类的行径!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十几年,满清就要代替大明开始统治亿万生灵!
朱樟的思绪开始飘飞,面色阴沉。
“不,一定不能让悲剧重演!”
“既然我已经穿越成了崇祯皇帝,那从今日起我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逆天改命?不,朕要顺天改命!”
此时正是崇祯四年九月底,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的天平就要开始倾斜。
作为后来者他知道,大凌河之战马上就要接近尾声。
此战直接导致了祖大寿投降建奴,最终让崇祯的辽东陷入万劫不复。
祖大寿竟然开始恬不知耻地扮演忠臣角色,以大明的忠臣自居。
最终一番骚操作之后,祖大寿的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还是回到了建奴那充满血腥,但是对祖大寿充满诱惑的怀抱!
对于祖大寿的军事能力,崇祯是认可的。
可祖大寿的忠诚,他只能嗤之以鼻。
这哪里是忠臣,分明是奸佞小人的代言人。
这一次,他必须要解决祖大寿的问题,辽东的问题,还有不久之后会出现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背叛......
当然,这还没有完,国内的形势非但不明朗,反而是在激情上演着。
崇祯打了个激灵,头更疼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皇爷,奴婢有要事禀告...”一名太监走了进来。
崇祯缓缓抬头,睁眼一看,面前正是崇祯皇帝最为信赖的太监王承恩。
这个老太监可是忠心耿耿,陪伴崇祯皇帝的多半生,见证了崇祯的无奈和短暂的‘风光时刻’。
到了最后一刻,朱由检一条绳结束了终结了大明帝国,这个太监也是紧紧跟随,保留了对崇祯皇帝最后的忠贞。
崇祯想着,微微一笑,抬眸看着王承恩,神情淡定地缓缓开口,“是不是辽东的战事?”
“皇爷,您简直是神了,祖大寿身陷大凌河,向朝廷求救。”
王承恩的额头瞬间冒了汗,眼神中闪现出憧憬的光芒来。
侍奉崇祯多年,啥时候皇爷有这未卜先知的本领,他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尤其是皇爷的眼神是那么淡定,从容,洞察秋毫,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一瞬间,王承恩的嘴巴张开了几次,最终又缓缓闭上。
他有点懵,此时他面前的皇爷怎么突然变得有点陌生了?
“辽东的战事,朕知道,你按照朕的旨意去办,不得怠慢。”崇祯的眼睛突然睁大,眸子里闪现出来的是执着和冷静。
“是,皇爷,奴婢等候您的旨意。”见崇祯脸色阴沉,王承恩急忙卑躬着身体,等待崇祯的旨意。
“立即召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前来,朕有要事交代,速度要快。”
“让他们700里加急,必须快马赶来,耽误了朕的事,朕诛他们九族!”
崇祯说着,眼光却是不经意间看了一眼王承恩,嘴角抽出一抹阴狠来。
这目光凛冽、犀利,令人恐惧。
王承恩眼角的余光一看,从皇爷的神态中,他已经知道了端倪,急忙躬身答应下来。
“是,皇爷,奴婢遵旨。”
王承恩的态度谦卑、诚恳,更多的是忐忑,此时他也有点拿不准了。
“你现在就替朕拟旨,令他们火速前来京师,其他的事暂时搁置。”
崇祯倒背着双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冷冷地瞪着王承恩。
王承恩只觉得脊背发凉,隐约之中感觉皇爷今天好像是哪里不一样,但一时半刻又说不出来。
拿来了纸笔,崇祯急忙拟定诏书。
这种小事一般都是王承恩代劳,只有一些重大的事情,崇祯皇帝才会亲自动手。
“皇爷...您看这样行吗?”写完圣旨后,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把三道圣旨往前一递。
“大伴...”崇祯微微一笑,“不用看了,朕相信你。”
这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王承恩的心中温暖了起来。
“多谢皇爷,奴婢知道了。”
王承恩偷偷抹了一把眼角流出的感激的泪水,盖上玉玺后,转身下去了。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明白,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的天就要变了。
开局这三板斧如果用好了,大明帝国至少续命三百年;
如果开局这三板斧搞砸了,紫禁城后山的老歪脖子树还等着自己,仍然逃脱不了结局一根绳的命运!
这是一个必须慎重、慎重再慎重的问题。
不觉间,崇祯又陷入了沉思。
......
8天后,卢象升奉旨来到了京师。
卢象升距离京师很近,收到圣旨之后,快马加鞭,在第一时间来到了京师。
“卢大人,你可算是来了,皇爷在御书房等着你呢,快随老奴来。”
王承恩笑脸相迎,急忙引领着卢象升来到了御书房。
“有劳司礼监大人。”卢象升急忙拱手致谢。
“皇爷,卢大人在外恭候。”王承恩急忙躬身施礼,向崇祯小声地询问。
“宣!”御书房内传来了崇祯的声音。
“请吧,卢大人。”王承恩做了个‘请’的姿势。
两名太监急忙上前,打开了御书房的大门,卢象迈步走了进去,王承恩转身准备在御书房外守候。
“大伴,你也进来,朕有要事。”突然,崇祯睁开了眼睛,沉声说道。
“皇爷,奴婢...奴婢遵旨。”王承恩有点受宠若惊,关上大门后,忐忑着走了进来。
王承恩很高兴,他知道今天皇爷召见卢象升一定有要事。
皇爷让他一起进来,已经说明了一切。
皇爷对他信任有加,王承恩此时比吃了蜜还要甜!
“微臣卢象升,参见陛下。”进入御书房后,卢象升急忙躬身施礼,跪了下去。
“免礼平身,卢爱卿。”崇祯抬眸看着卢象升,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表情负责:
“知道朕宣你来京师,有什么事吗?”
崇祯的声音不是很高,但是其中却透露着一丝冷峻、执着。
尤其是,崇祯半勾起的嘴角以及能摄人心魄的眸子,更是让人不敢质疑。
卢象升眼角的余光一扫,脸一红,不知道陛下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只是看了一眼崇祯,卢象升的心跳加速,不知所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