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不要脸,糟蹋了大明的精锐,自己去留学了,还有脸回来,还好意思复辟!]
[死很难吗我说,他不仅没死还和蛮夷生了串串啊!]
[朱祁镇这个人真是神一般的人物。要说他荒唐倒也没胡亥、司马炎那么荒唐,但他像赵光义一样,头衔多啊!所以记忆犹新!]
胡亥?
嬴政欻地坐直身体,他做什么了?
如果胡亥言行有失,扶苏也会进行管教和惩罚的吧?除非......
同样有些迷糊的还有赵匡胤。他三弟干了什么让后世人这么记忆深刻?
[复辟就算了,还把于谦处死了。而王朝动荡的一切的起因就是朱祁镇要御驾亲征。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恶人机关算尽,就怕蠢货灵机一动。]
[出发点很好,但是建议别出发。]
[虽然但是,说句不好听的,于谦并不忠于朱明王朝,换成朱元璋于谦也是包死的。]
处死了于谦?!
朱元璋迟疑,于谦可谓是扶大厦之将倾,他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吧......
就在几个帝王惊诧、想要详细询问之际,赵定安接过话道:“先辟谣一下,朱祁镇没有和瓦剌公主结婚,更没有生串串,那是电视剧杜撰的情节。
“1457年,朱祁镇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劝说下,以谋反罪名将于谦处死,并将其尸身于闹市弃尸街头。同时,他的家人也被充军边疆。于谦的死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是巨大的打击,边关松懈,民心溃散,朝廷动荡。”
[谋反?于谦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怎么会谋反?]
“我了解下来罪名有二,一是构邪议,更立东宫,二是迎立襄王子,但是更立东宫是内阁决定的,后者又缺乏证据,不过是寻个由头罢了。”
[那不就是莫须有!]
“对,就是莫须有。”
看到这三个字,朱棣沉默了。
莫须有,轻飘飘的三个字,就可以让一个人变成黄土一抔。
[啊啊啊一想到朱祁镇的行为真的是,气死了啊啊啊啊。]
[还有好多人是堡宗梦女梦男,把朱祁镇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功过秦皇比肩汉武,属实不要脸了。]
评论区都在声讨朱祁镇,赵定安便没立即接话,而是让人发泄情绪。
但在一片声讨中,有个网友疯狂的发消息,试图舌战群雄。
[朱祁镇才不是你们说的那样!他是被污蔑了!]
[他是一心想打出大明国威!他有什么错!]
[要怪就怪朱棣!都穷兵黩武了怎么没把异族打死?!]
其他网友明显愣住了,随即才反应过来:[不是,真有梦女现身说法啊?]
[不仅现身说法,而且还乱指责......]
朱棣看到穷兵黩武四个字,呼吸一滞。
他既是出征的主将又是国家的皇帝,他怎会不知,打仗要花多少钱,怎会不知老大和夏原吉的难处。
打仗的皇帝,也最怕后世人说他穷兵黩武了。
赵定安静静看着评论区吵成一锅粥,等消息少了,甚至有网友叫他来评评理,他才开口定论:“土木堡之变的话,朱祁镇王振的责任就不多说了,跑不掉。朱祁镇那些成就古往今来也是少见,还不错的牌打得稀烂,没见过这么想法与能力不匹配的皇帝。”
“不过我还想讲点不一样的,朱瞻基也需要为土木堡负责。”
[朱瞻基不是六边形战士吗?他怎么会有错?]
[是啊,主播你之前不是还说,朱瞻基有仁宣之治吗?]
[不是哥们,嬴政还千古一帝呢也犯错,这朱瞻基算个啥还怎么会有错了?他爱斗蛐蛐可是写进文里的哈。]
赵定安道:“我没否认他的功绩。但是吧,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土木堡之变,朱瞻基真的也需要负责任。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先说说朱棣五征漠北这件事。”
[绕晕了主播,怎么又要讲朱棣的事情了。这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可大了。“赵定安笑道,”这是个连续的问题。我之前有留意到,有人问朱棣的五征好像都没达到目的,那他打仗的意义何在?
很多人说是因为朱棣弃地导致了天子守国门,他弃的地是大宁和东胜。为什么放弃?以大宁为例,性价比太低了。朱元璋建设大宁的时候,粮草就消耗了123万石,而朱棣出征每次差不多40万石。大宁的后勤压力大到朱元璋的开中法都搞不定,朱棣与其守着个吞金兽还不如主动出击呢!”
朱元璋:?咱的开中法都不管用?
[卧槽?我只知道古代北面管辖力度低,难度大,没想到这么大!]
[开中法是指以盐、茶为中介,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方法,虽然发展到后面弊端挺大的,但是初期都搞不定,可真夸张啊!]
[所以永乐一朝还要打仗,不仅是因为蛮夷老是骚扰,也因为养着更费钱?与其更费钱不如打出去,确实像朱棣的性格。]
“但并不是说永久放弃了啊!朱棣应该是想在搞掉鞑靼之后再去管大宁,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彻底消灭鞑靼的机会出现前,他就病逝榆木川了。“赵定安道,”朱棣的五征漠北的对手主要是北元正部鞑靼,因为瓦剌在他第二次出征的时候就被随手捏废了,甚至到了永乐中后期,马哈木和答里巴汗死了,瓦剌可以说不仅没有活路可走,还剩死路一条。”
[永乐后期瓦剌这么废物吗?那怎么还会有土木堡之变?]
[朱棣扶持瓦剌来制衡鞑靼吧,结果自己先死了,后世子孙没看懂他的布局,和朱元璋一样。]
“没错,朱棣重权宜之计轻结构平衡,算是一次‘失误’,但他广设羁縻卫所和主动出击,弥补战略上的被动。但他的子孙没有他想的这般做,所以大明后期边境危机很严重。
说回瓦剌,朱棣的决策很明了了,灭掉北元正统的鞑靼,瓦剌是他找的制衡帮手。可惜他没看见这个机会的出现,但他的好圣孙朱瞻基看见了。”
[听主播这语气,盲猜一手,好圣孙不仅没把握住,还是以奇葩的理由没把握住。]
“事实就是如此。宣德六年,阿鲁台被瓦剌吊打,逃到了漠南,就在大明边塞,麾下永谢布十营都管不了了。”
他语气平静,但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和朱棣都觉察出了不对劲。
这个剧本好生熟悉!
“西汉时,南匈奴被北匈奴按着打,宣帝招降,南匈奴成了汉朝的北方门户;唐朝时,颉利可汗被薛延陀和铁勒诸部排挤而驻守漠南,李靖带兵闪袭,直接灭了东突厥。”赵定安抛出两个例子,直接让众人醍醐灌顶——这不就是大好的机会在眼前吗!
[所以朱瞻基真没把握住?]
赵定安冷笑一声:“哼,朝廷建议出兵他来了句‘乘人之危而击之,岂仁义之师’,你瞧瞧?唯一一次机会被他错过了。他不但错过了,欸,他还告诉鞑靼别怕我不会打你,欸,他甚至还坐视瓦剌崛起!”
[???]
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