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成都皇宫。
殿前鼓声阵阵,赵云、姜维、霍弃疾三人跨步入殿,面容风尘仆仆,却神采奕奕。
龙椅上,刘禅披着龙袍,神色紧张,双目凝望赵云:“子龙,丞相……北伐成功了?”
赵云行礼,肃然点头:“启禀陛下,丞相北伐已成,大魏亡国,曹丕退位,洛阳光复,天下震动。臣等奉丞相之命,来接陛下入洛阳登基,还都中原。”
刘禅双手颤抖,久久未言。
“朕……真能坐回祖宗的旧京?”他声音微弱。
姜维郑重说道:“非但能,而且此行正是天命所归,四海归心。”
霍弃疾也道:“陛下乃汉室正统,洛阳之位,理所当然。”
刘禅终于站起,眼中闪现难得的坚毅:“那便整顿仪仗,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汉子孙,仍在,仍强!”
同日,荆州战场,长沙城外。
烈日当空,战鼓如雷。孙权一袭金甲,亲率三军出征,御驾亲征,自建业至荆州,一路攻城掠地。
他之威名,东吴无敢不从。
而在长沙城外,蜀汉将关平、关索、关银屏、鲍三娘、王平五人正守于城前,与吴军对峙。
当孙权率军抵达,战旗猎猎,他缓步出阵,大笑不止:“刘备余孽,今日朕要一战荡尽!”
关平拍马出阵,怒斥道:“鼠辈,吾已等汝多日,今日定要斩汝狗头,以祭我父之灵!”
孙权怒极而笑,右手一挥,腰间剑匣应声开启,六柄异色神剑腾空而起,在其周身环绕飞旋。
“黄口小儿,竟敢辱朕!”孙权大喝,“此乃‘吴王六剑’,随我斩敌!”
他骤然挥手,六剑如影随形,化作疾风骤雨袭向蜀军阵前。
王平高声喝令调兵,却未防那一剑从天而降,直接穿透胸甲,仰面倒地,血染沙场。
“王将军!!”
关平怒目圆睁,挺青龙刀飞跃而上,猛斩孙权。
刀气纵横,剑芒狂舞,两人战成一团,山林震动,沙尘蔽天。
但孙权六剑之术变化莫测,招招致命,一剑破了关平防御,另一剑划开其胸甲,再一剑直刺心口——关平惨叫一声,自天坠落,身亡!
“兄长——!”
“平哥——!”
关索怒吼,鲍三娘几欲冲阵,关银屏泪如雨下,紧咬银牙。
孙权仰天狂笑:“刘备余孽,也不过如此!”
但笑声未落,关索已然冲至,双手持刃,一招横扫千军。
孙权操六剑挡下,关索却身法灵动,不再强攻,而是轻盈穿梭剑阵之间,避实击虚。
“这小子变了战法!”孙权心头一惊。
关索眼中寒光一闪,猛然贴身而上,在六剑回防之前,一刀斩下!
孙权头颅飞起,鲜血喷洒如雨,六剑失控,落地作响。
吴国的首任皇帝,孙权,死于长沙城外。
吴军群龙无首,顿时大乱。
丁奉、朱然、徐盛等人闻讯,皆惊骇莫名。士兵哭喊奔逃,阵脚大乱。
鲍三娘指挥蜀军追击,斩获颇丰。
“吴主已死!”关银屏高声宣告,“降者不杀!”
长沙守军纷纷投降,蜀军气势如虹。
关索看着关平尸首,沉默不语,关银屏与鲍三娘跪地痛哭。
“兄长之仇,已报。”关索语气冷峻,“我等即刻整军,进取建业,一举平吴!”
当夜,军帐中。
夜幕降临,蜀军驻营修整。
关索披甲坐于帅位,脸上血迹未干。
“孙权一死,东吴必乱。”他沉声道,“我等宜乘胜追击,速发建业,不可迟缓。”
鲍三娘擦拭长枪:“这一战,替平哥赢的。”
关银屏眼中还带泪:“但愿洛阳那边也顺利。”
关索抬头望月:“北地妖患未平,丞相不易……但只要我等不退,大汉终会一统。”
夜色如墨,战火未熄,关氏一门,燃尽忠魂——为国,为家,为天下。
建兴五年九月五日,建业城下。
城门紧闭,蜀军旌旗飘扬,关索、关银屏与鲍三娘三人率领蜀汉主力大军围城,城外杀声未起,城中却已心惊。
大吴主孙权身死,朝堂混乱,文武皆不知所措。新即位的孙登年幼无权,政事大多依靠年迈老臣张昭。
建业宫中,张昭拄杖而立,望向北方城门处飘扬的汉旗,沉默许久。
“张公,我们是否该战?”孙登神色惶然。
张昭缓缓摇头:“战?以今日之吴,焉能敌汉?与其以民命赌一丝虚无,不如归顺,重归正统。”
孙登低声道:“可是我父……”
“你父死于长沙,自取其咎。”张昭闭眼,“如今我吴若再执迷不悟,只会招来屠城之祸。”
当天午后,张昭开城投降,亲自持节出迎,见关索等人。
张昭朗声说道:“老夫张昭,代吴主孙登请降,愿归于汉室,复为宗邦之臣。”
关索点头,眼中仍有寒意:“你等既降,便即刻随我前往洛阳,面见陛下。若有虚言假意,休怪本将无情。”
张昭拱手:“正当如此。”
同日,洛阳城外。
鼓声响彻云霄,金甲仪仗自西门而入,刘禅乘金辇步入洛阳。
百姓夹道,纷纷跪拜,高呼:“吾皇万岁!大汉万岁!”
赵云、姜维、霍弃疾左右护驾,诸葛亮率百官于城门迎接。
刘禅踏入旧都洛阳,眼中泛泪,声音激动:“这是我祖父的城,我父的城,如今……我也来了。”
诸葛亮上前:“陛下,洛阳既复,汉室正统,再无旁支!恭迎陛下还都登基,重光大汉!”
这时,一身青衣的老者自百官后缓缓而出,正是隐居多年的徐庶。
他满面风霜,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徐庶无能,未能辅佐先主,如今天命仍在汉室,庶愿再效死力!”
法正站于一旁,也热泪盈眶:“此乃天意不绝我炎汉,诸葛丞相功在社稷。”
赵云、霍弃疾、姜维齐声高呼:“吾皇万岁,汉室复兴!”
刘禅下诏大赦天下,重整朝堂,正式登基于洛阳,号称“中兴之主”。
九月十一日,洛阳宫内。
张昭率东吴降臣入城,衣冠整肃,面见刘禅,诸葛亮与百官。
“臣张昭,奉吴主孙登之命,愿归顺陛下,归入汉室,永为臣子。”
“孙权叛逆,已死于长沙,我等愿将江东军政尽数奉还,自此江南无异心。”
刘禅颔首:“爱卿忠义之举,朕感于心。自今日起,江东归于大汉,封孙登为建业侯,张昭为辅汉太中大夫。”
张昭跪谢:“愿以余生,匡扶汉室。”
钟繇亦步入大殿,神色肃穆:“臣钟繇,昔为魏臣,今愿弃暗投明,匡扶正统,效忠陛下。”
贾诩淡然一笑:“老夫也没想到,有生之年,竟能再见大汉一统……陛下真乃光武再世。”
满朝欢声。
诸葛亮却目光如电,看向地图之上北方。
“诸位,天下未安。辽东之患,尤在心头。”
他指向辽东:“关羽、张飞、吕布与典韦四人,被倭寇妖术复生,已占北平。司马懿虽力抗,但力有未逮。”
“若不早日出兵,恐天下之安,终为一梦。”
众臣闻言,皆面色凝重。
刘禅看向诸葛亮:“相父意欲如何?”
诸葛亮拱手:“臣请调赵云、姜维、霍弃疾三将,再征辽东,剿灭妖孽,以保汉家四海永固。”
刘禅起身,郑重颔首:“准奏!”
此时北平。
妖风卷地,天昏地暗。
四尊魔影伫立城头——关羽,张飞,典韦,吕布。面容虽如昔,然眼神空洞,浑身煞气。
司马懿设下锁妖阵勉力压制,七日已尽,封印松动。
他面色苍白,对司马师怒道:“孔明怎还不出兵!莫非真要看我司马一族死于此役?”
司马师拱手:“父亲莫急,诸葛亮答应已派赵云等人前来,只让我们……再等等。”
“再等等?!”司马懿咬牙,“若等到妖军南下,便是洛阳陷落之时!”
他猛然转身,长袍如云,咬牙道:“传令全军,死守北平,不能让这四尊妖物南下一步!哪怕……玉石俱焚!”
至此,天下归汉,烽火未熄,辽东之战,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