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第十二平行宇宙的地球大明,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一日,江南大地,正值初夏。
淮安府山阳县,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落斑驳的光影。树上,一位年轻人双手枕在脑后,懒洋洋地躺着,微闭着眼睛,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树下,另一位青年盘腿坐着,手中轻摇一柄折扇,时不时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
躺在树上的是吴承恩,年方二十,生性洒脱,才华横溢,却因家境平凡,时运不济,至今未曾入仕。坐在树下的是九条元月,年仅十八,来自东瀛日本,贵族世家,家族渊源可追溯至藤原镰足,乃是九条家的嫡子之一。
此刻,九条元月正津津有味地向吴承恩讲述自家祖先的显赫家史。
“……我家祖上,藤原镰足,当年辅佐天皇,奠定了我藤原氏的权势根基,之后代代相传,到我父亲九条尚经,可谓一脉相承,未曾断绝。”九条元月一脸自豪,折扇轻摇,颇有几分贵族的风范。
吴承恩侧过头,睁开一只眼,懒洋洋地笑道:“你家还真是世代贵族啊,不像我家,祖宗八代都是平民百姓,可惜没有家谱,不然说不定能查到我祖上是谁。”
九条元月合上折扇,轻轻敲了敲自己的掌心,说道:“你也别太沮丧了,家世终究只是个名头,想出名还得靠自己。”
吴承恩翻了个身,枕着手臂,似笑非笑地问:“对了,九条,你是你爹亲生的,还是捡来的?”
九条元月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当然是亲生的!我大哥九条稙通还在日本替父亲打理家族事务呢。”
吴承恩咂咂嘴:“你不回去帮忙?”
九条元月摇摇头:“九条家家大势大,我这一颗小石子丢进去,连点涟漪都不会起,不如四处游历,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吴承恩点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说起来,我也不打算闲下去了,最近我准备写一部小说。”
九条元月顿时来了兴趣:“哦?叫什么名字?”
吴承恩嘴角一扬:“西游记。”
九条元月轻轻念了一遍:“西游记?好名字,可是……怎么个写法?”
吴承恩坐起身来,望向远方:“要想写好这部小说,单靠闭门造车可不行。我想亲自往西走一趟,去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听听天下的奇闻轶事,亲身体验旅途的艰难险阻,这样故事才会有血有肉。”
九条元月哈哈一笑,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老吴,既然你有心写小说,那我便陪你走这一遭。”
吴承恩抬头看着他,愣了片刻,随即笑着伸出拳头:“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九条元月也伸出拳头,与吴承恩轻轻一碰。
正午的阳光透过槐树,洒在二人的身上,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决定低语祝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个粗犷的嗓音:“承恩!元月!回来吃午饭了!”
二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吴家村的村长吴宁站在村口,向他们招手。
“走吧,先吃饭,明天再收拾东西。”吴承恩笑着跳下树,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
“今天吃什么?”九条元月问道。
“白粥配咸菜。”
“唉,江南的伙食可真简单啊。”九条元月摇头苦笑。
吴承恩耸耸肩:“吃得再好,也不过一顿饭,重要的是,旅途才刚刚开始。”
九条元月微微一怔,随即朗声一笑:“说得好!”
二人肩并肩走向村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后,拉长了他们的影子,也拉开了这场旅途的序幕……
嘉靖五年六月二日,清晨,薄雾笼罩着吴家村,晨曦透过树梢洒落金色的光辉。鸡鸣声、溪水潺潺声,以及远处村民劳作的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平静祥和的田园画卷。然而,今天对于吴承恩和九条元月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他们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未知的旅途。
吴承恩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一叠纸张和一支毛笔,腰间挂着一个水囊。
而九条元月则带着一只小箱子,里面有几本随身书籍,一把日本短刀,以及一些散碎银两。他们手中最珍贵的东西,便是一张来自佛朗机(葡萄牙)人的世界地图。
这张地图由葡萄牙人制作,五年前被一位远航归来的商人带回明朝,最终辗转到了吴承恩手中。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图之一,虽然和后世的地图相比仍有很大出入,但在这个时代已属无价之宝。然而,地图上的洋文让二人犯了难。
九条元月皱着眉头,盯着地图上的曲线和奇怪的字母,苦笑道:“佛朗机人的地图画得还挺不错,就是这洋文看得我头疼。”
吴承恩点点头,一边拿着一本史书对照地图上的地名,一边用毛笔在上面标注汉字:“你以为我看的不头疼?还好我家里祖辈留下的书多,才能一个个对照。”
经过一天的整理,地图上的主要地名终于被他们翻译成了熟悉的汉字。吴承恩拍了拍地图,满意地点点头:“好了,至少我们不会迷路了。”
九条元月哈哈一笑:“有地图在手,天下之大,皆可去得!”
于是,在这个初夏的黄昏,两人正式踏出了吴家村,朝着西方进发。他们不知道这趟旅途将会遇到多少艰险与奇遇,但他们的目标已定——踏遍天下,寻访奇闻,寻找创作《西游记》的灵感。
他们一路北上,沿着大运河行走,白天赶路,夜晚投宿,终于在六月五日抵达了徐州。这座城市坐落在大运河南岸,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十分繁华。
两人找到了一家名为“安宁客栈”的旅馆,这里虽不奢华,但干净整洁,适合旅人落脚。他们在大堂要了饭菜,简单的豆腐、米饭、白菜和馒头,虽算不上丰盛,但对于赶路的旅人来说已是难得的温饱。
饭刚上桌,客栈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进来了几个衣着普通的客人。他们坐在靠角落的桌子上,低声交谈着,时不时朝吴承恩和九条元月的方向瞥上一眼。
九条元月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人的目光,低声道:“老吴,你有没有觉得,他们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吴承恩正夹起一块豆腐,听到这话,若无其事地瞟了一眼那几人。他们的眼神带着几分凶狠和贪婪,和普通的旅人或商人不同。吴承恩心中一动,放下筷子,压低声音说道:“恐怕是麻烦找上门了。”
这时,那几个陌生人中为首的一人站了起来,走到吴承恩和九条元月的桌前,微笑道:“二位客官,看着面生,不知从何而来?”
九条元月警觉地看着他,不动声色地回答:“我们是从江南来的书生,准备四处游历。”
那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笑道:“二位书生风尘仆仆,一定累了,不如我请二位喝杯酒,算是结个善缘。”
吴承恩轻轻一笑,心中警铃大作。他看到那人眼中隐隐透着一抹幽绿的光芒,这是妖物显形的征兆。
这时,店小二端着一壶酒走过来,正要放在桌上,吴承恩立刻伸手按住:“不好意思,我与朋友不善饮酒,还是不劳费心了。”
那人脸色微微一沉,旁边的几个同伴也站了起来,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九条元月嘴角微扬,手不动声色地按在了腰间的短刀上,轻声道:“吴兄,恐怕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恶徒。”
吴承恩点点头,心中已有定数。他低声说道:“这些人不是人,是狼妖。”
这几人正是徐州附近的妖物,为首的名叫李青,乃是一只修炼百年的狼妖,擅长变化之术,曾多次在此地袭击旅人,以人肉为食。李青看到吴承恩二人年轻,气血旺盛,便打算设局将他们骗入后院,再行杀害。
然而,他们低估了吴承恩的聪慧和九条元月的武艺。
李青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阴冷地说道:“既然二位不愿喝酒,那就换个方式吧。”话音未落,他的双眼瞬间变成了野兽般的竖瞳,身后的同伴也露出了獠牙,指甲迅速生长,隐隐显现出狼妖的形态。
九条元月反应极快,瞬间拔出了短刀,刀锋映着微弱的烛光,发出寒光。他冷冷地说道:“果然是妖孽。”
吴承恩则迅速站起身,手中拿着毛笔,脚步微微后退。他虽不会武功,但自幼读书,知道许多降妖伏魔之法。他低声念道:“天地正气,驱邪避凶……”
李青冷笑一声:“哼,就凭你们两个也想对抗我们?给我上!”
四只狼妖猛地扑了过来,桌椅翻倒,酒水洒落,一场恶斗即将在这间客栈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