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学子在大殿外排列的整整齐齐的。
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身边站着凌霜和九喜。
因为今天是殿试的大日子,皇帝取消了早朝,只选了几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和一众考官到殿。
这些臣子们三呼万岁后,小皇帝声音清亮的说道:“众卿平身。”
等这些臣子们站起身来小皇帝又开口说道:“今天是殿试的大日子,选的是天子门生,是为我们大魏选拔的栋梁之才,劳烦各位爱卿擦亮眼睛。
收起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否则户部侍郎礼部尚书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到时候可别怪朕不念往昔的君臣情谊。”
这些大臣连说不敢。
小皇帝微微点了点头,一旁的九喜扯着嗓子喊道:“宣,本届殿试学子觐见!”
很快一群学子就进来了,小皇帝第一眼就认出了走在最前面的李云志。
几年不见他倒是长得越发的风神俊朗了,就这模样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姑娘了,想到这里小皇帝不由的撇了撇嘴。
不过看到李云志腰间悬着的玉佩,正是自己当年送他的那一块,心里又有几分高兴,起码他还记得自己。
这小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李云志救下的叶瑾寒。
叶瑾寒的呼吸有些急促,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紧张。
大概是李云志了解他那段不堪的过去,他们一起被拐,一起躲过猪圈,这对一个帝王来说那绝对是件耻辱。
但是他可从来没想过要杀李云志灭口的,反而觉得那段时日对他来说弥足珍贵。
好在李云志是低着头的,没有直视天颜,不然他肯定能认出自己来。
李云志跟着一群学子跪在大殿上,皇帝久久的没让他们起身。
李云志心里犯了嘀咕,莫不是有人得罪了这小皇帝,上来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不过这也不稀罕,这些学子当中确实有不少人已经站队了,他这被牵连的池鱼也真是冤枉。
大太监九喜见皇帝久久的不叫这些学子们起身,赶紧提醒道:“皇上,诸位学子们还跪着呢,您不叫起吗?”
叶瑾寒这还才回过神来说道:“哦,都平身吧。”
李云志这才站起身来,鬼使神差的抬头看了皇帝一眼。
然后使劲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心里一片震惊。
尼玛这是活见鬼了吧。
自从这群学子进殿后叶瑾寒就关注着李云志的一举一动,现在见李云志这震惊的模样,叶瑾寒无声的笑了笑。
看来不是光他自己紧张,李云志也很紧张,这样他就放心了。
想到这里叶瑾寒心情颇好的说道:“既然诸位学子都到齐了,那便开始吧。”
李云志强行压下心里的震撼,不再去看高坐在龙椅上的人。
他早该想到的,叶瑾寒这小子从小就气势不凡,而且还有股子傲娇劲。
当初王天德为了搜寻他还大张旗鼓的封锁了城门,后来王天德被夷了三族,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当初叶瑾寒走后,他还担心了他好长时间呢,原来兜兜转转的这小丑竟然是自己。
李云志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由主考官杜承善下发考题。
发到李云志的时候杜承善特意看了他一眼,小声的说道:“凝神,专心作答,你努力了这么多年不要被旁的事情影响了。
皇上可是对你寄予厚望的。”
因为叶瑾寒向杜承善打听过李云志的消息,所以刚刚杜承善格外的关注李云志和小皇帝的一举一动。
不管这两人有什么恩怨,反正皇帝对李云志是很重视的。
他作为这届科考的主考官,虽说公正廉明很重要,但是皇帝的心思也很重要啊。
若是不出意外这李云志乃是本届的状元首选,但是如果殿试的结果差强人意他当着这么多考生的面也没办法硬推李云志上去啊。
所以为了自己的这公正廉明的名声,杜承善也不得不提醒李云志一句。
李云志知道这个老家伙肯定是看出了端倪,不过他是一片好心,于是也恭恭敬敬的说道:“多谢杜阁老提醒。”
李云志拿到考题后就屏除一切杂念,全心全意的看起了考题。
这次殿试的题目是遇到灾年如何做好善后。
李云志出身庄户人家,且前世没少关注一些大灾过后的举措。
所以这些题目对李云志来说并不难。
他只是稍加思索便开始逐条的罗列了起来。
李云志主要从灾情统计,排查安全隐患,做好灾民急救,灾后防疫消杀,以及灾难后加快农业生产恢复,及时清理河道保证用水等内容展开了具体论述。
有些学子也能给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但是大多数学子都没经历过这事,就算文章做的再锦绣,也没有多强的可行性。
陈沐看着这题目也是抓耳挠腮的,不过最后脑子灵光一闪,想起有一次李云志跟他讨论过这事。
当时他是怎么说来着。
陈沐仔细回忆了一番,眼前一亮,然后缓缓下笔。
这殿试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毕竟还有学子在思考当中。
李云志已经沉浸考题之中了,但是叶瑾寒的目光却时不时的瞥向他。
还是一旁的凌霜看不下去,小声的提醒道:“陛下,您这样是不是太过明显了?会不会影响到李公子发挥?”
叶瑾寒这才悻悻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只是觉得六年不见李云志成熟稳重了许多。
当年他与自己有大恩,现在自己登临九五,是大魏朝的一国之君,叶瑾寒想报答李云志。
但是他又想让李云志凭借自己的本事夺得这届的魁首。
所以叶瑾寒心里是矛盾的。
但是为了不影响李云志的正常发挥,他强忍着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半个时辰不到李云志就放下了手里的笔,并且没有再拿起来。
叶瑾寒有些愕然的看着李云志,他这就写完了吗,这速度也太快了吧,还是因为题目太难,他不会啊。
到了下午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答卷完毕,考官才把试卷收了上来。
因为殿试的名次要当场宣布,所以所有考生都要在殿外候着。
李云志又跟着大家一道退出了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