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生伪造良民证是为了方便大家在敌占区活动,继续做好群众工作。
然而事情并未像他想的那么顺利,马绍勇反馈了一个新情况:拿了良民证还是不好接近群众,因为各村的炮楼都已经修起来了,伪军住到里面严密监视村庄,游击队员几乎一进村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他拿曹家庄举例,有曹中发、曹大娘这些铁杆抗日群众的支持,按说工作应该很好开展,可是伪军早和村里的常住人口混了脸熟,搭眼一看就知道谁是村民谁是抗日分子,外人根本别想靠近。
“炮楼里只有一个班的伪军,我有把握拔掉它,可是又怕鬼子报复村民……”
“不要总想着打打杀杀,我最近就在想,有些炮楼留着比拔掉好。”
王茂生耐人寻味地笑笑,把刘子魁叫来布置了一个小任务。
当天晚上赶在伪军睡觉前,刘子魁带上土喇叭跑到曹家庄的炮楼外面喊话。
就像上次“智取曹家庄据点”那样,马绍勇和敌工部全体成员负责火力掩护,以防伪军出门抓人,刘子魁在炮楼外面喊话:“皇协军的兄弟们别开枪,我又来给你们送报纸啦!”
“交报纸不杀”的宣传口号早已在伪军内部深入人心,这些驻在村里的官兵正愁没地儿搞几张呢,此刻看着黑漆漆的外面心情复杂。
刘子魁的报纸可不白给,他躲在角落里背诵了一篇《告治安军同胞书》,通过讲解持久战的抗战形势,交代八路军优待俘虏惩处汉奸的政策,规劝这些伪军不要干坏事欺负老百姓。
这小子性格跳脱,在原文的基础上夹带了不少私货,比如点名据点内的某某某,是不是白天抢了村民两斤花生没给钱,还有谁和谁胆敢调戏村妇大嫂开黄腔之类的,威胁他们再敢胡作非为剁他们狗头等等。
他喊了接近两个小时,自己搞得激情澎湃口干舌燥,对面据点里却是鸦雀无声,不知道伪军是听课太认真还是睡着了,于是气呼呼地问了句:“都听明白了吗!”
没成想对面还真有人底气不足地回话:“听明白了。”
“好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报纸我放在石碾上了,明天记得来拿!”
刘子魁憋着笑,他一个从来没上过学堂的农家小子,居然也有机会给一群伪军上课,心里别提多爽了。
王茂生把这种夜晚喊话称作“武装宣传”,既给炮楼上的伪军上课宣传政策,也给敌工部的同志们上了一课。
从那以后,敌工部安排了不少干部到各村去效仿,一开始还战战兢兢害怕伪军出来抓人,后来干脆开口就是“兄弟们,是我,我又来给你们上课啦,把队伍集合起来认真听……”
通过这种方式,游击队和许多伪军据点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伪军白天对抗日分子来村里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据地这边有任何军事行动也都绕过他们不打。
就像王茂生说的,有些炮楼留着比拔掉好,有时候为了配合武装行动,敌工部还会跑到各个炮楼前喊话,让里面的伪军同时开枪。
密集的枪声从四面八方响起,让后方碉堡炮楼里的日军心惊胆战,以为八路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整夜不敢安睡。
又或者只让一处两处炮楼的伪军开枪,引碉堡里的鬼子出来支援,游击队趁机半路设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等等。
除此之外,刘子魁和伪军混熟后还干了一件奇葩事。
这小子学老周叔的样子打制了个货郎担子,又跑去新泰县城采购了一批香烟和杂货,挑到各村炮楼下面贩卖。
起初炮楼里的伪军不认识他,个别人欺他年少,买烟不给钱还吓唬着要抽他大嘴巴子,刘子魁也不恼,等天黑才提着土喇叭把那伪军八辈祖宗问候了一个遍。
他不光在这一个炮楼附近骂,还跑到其他炮楼里去骂,搞得整个伪军排、连、营都知道有个混球抽“霸王烟”。那些伪军长官害怕影响了与八路军、游击队的关系,专程派人到这个炮楼给肇事者下了处分,还安排人借买烟的时候给刘子魁发了补偿。
于是所有伪军都老实了,来买烟时客客气气甚至有些谄媚……
眼瞅着关系越处越铁,刘子魁都懒得晚上再来喊话了,就白天过来卖香烟杂货的时候顺手就抽一张新鲜出炉的游击报递过去:“老总,看报不,一角钱一份!”
他这么明目张胆,倒把那名伪军给整不会了,点烟的手举着火柴僵在半空,直到火苗燎到手指吃痛才赶紧甩到地上:“好啊,给我来一份,不,来两份吧。”
游击报创刊两年,从来都是白送,这还是第一次见着回头钱呢。
然而刘子魁还不满意:“你们人多,一人一份吧,这里一共八份,都是熟客我收你5角钱好了。”
他回去把这事儿当做笑话给大家讲,引起了各级干部的注意,上级首长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专门提起此事,表扬宣传部和敌工部工作做得好,在敌人严密封锁中逐渐打开了新局面。
文工队的杨妙纯也专门请魏俊杰介绍,来采访刘子魁编排了一出《我把游击报卖给二鬼子》的话剧,配上一首《卖报歌》在根据地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反响。
看到村里的孩童都学唱《卖报歌》,刘子魁也不怎么排斥报纸上刊发歌词了,自己也整天哼着歌去各个炮楼转悠。
与此同时,跳到滨海区的八路军115师主力部队也传来了好消息,部队为了粉碎敌人的“治安强化运动”和“以战养战”的阴谋,适时发动了赣榆县青口战役。通过围攻青口镇穿插打援,12天内毙俘日伪军1600余人,缴获大炮2门、长短枪800余支,还有大量子弹及其它军用物品。
日伪政府严密封锁这类战败消息,但王茂生偏就把它发表到游击报上,刘子魁又贩卖到了各个炮楼和据点里,进一步瓦解了伪军的斗志。
通过他们的一系列工作,机关干部重拾信心,群众基础重新稳固,鲁南根据地与日军的斗争形势明显转好。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噩耗却打破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