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武曌因为下午书店将要开售纸张要与秦浩同行,秦浩将训练场上的护卫选了五十名,随着进城,保证不会出现骚乱。
并提醒苏烈抽空去城中见见那小娘子,明确表示这是命令,必须服从。
长乐的马车行在最前,透过车窗向后张望,有些担心,带这么多人不会是要动手打架吧,这怎么感觉有点像小孩子的行径。
队伍进城之后在升道坊便分道而行,武曌又是一番嘱咐,秦浩回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朱雀门前,秦浩老实的下马跟着公主的马车步行,孙勇则按照秦浩的指示前往永阳坊去寻甲一。
一入立政殿,便见长孙正与高阳喜笑颜开的说着什么,长乐小声道:“高阳妹妹已赐婚长孙冲了。”
秦浩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不会是自己的原因吧,居然演变成了这个走向,心中大呼想不到。
“小子见过娘娘,见娘娘风采依然,小子也就放心了。昨日回京,今日才来看望娘娘,还望娘娘见谅。”
“正则到是黑了不少,可见旅途辛苦,事情都顺利吗?”
“娘娘放心,遇到了一点麻烦,不过有惊无险,我要先给娘娘诊下脉看看恢复的情况。”说完快步上殿,来到长孙身前。
高阳眼睛一眯,看向长孙,见长孙默认,心中思忖着秦浩的受宠程度不低,刚要喝斥的话也憋了回去。
长乐站在一旁看着秦浩给母后诊脉,一副期待的眼神。
过了片刻,秦浩收回手,点头道:“娘娘,恢复得很不错,一会便为娘娘施针,看来娘娘确实重视了,小子很是欣慰。”
长孙脸一红道:“好了,不要多说了。这位是高阳公主,你们还不相识,陛下已赐婚冲儿,到时候你可得备份大礼啊。”
秦浩连忙拱手施礼道:“行,娘娘吩咐,小子定然给高阳公主备份满意的礼物。”
高阳冷冷道:“之前我可是给秦县子的新店捧过场的,一般的俗物我可看不上,秦县子可别敷衍本宫哦。”
长乐眯了眯眼,在母后面前都用本宫自称,这是没太瞧得起自己的郎君啊,忙接话道:“公子说到便能做到,高阳妹妹不用担心。”
转头对秦浩道:“那现在就给母后施针吗?”
秦浩点点头道:“娘娘,小子建议您现在去沐浴一番,因为施针后不能沾水。”
长孙笑道:“正则还挺细心的,陛下现在两仪殿,你先去谢恩吧。”
-----------------
“玄龄,筒车国债为何只发的如此少?既然百姓热情高,多发些不好吗?”
“陛下,事要有度,不是越多越好,毕竟这是要贴息的,只要能够周转筒车的生产即可。
而且能让百姓觉得不是那么容易买到,下一次才会更加期待。”
杜如晦附和道:“臣也赞同玄龄的看法。”
“好,便依两位爱卿,朕对经济之事不如你等通晓。正则既已入宫,不若将那小子叫来,问个究竟如何?”
“陛下,秦县子殿外求见。”高福直接来了个回答。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多时便见秦浩步入殿中,躬身行礼,肤色似是晒黑了一些。
“微臣拜见陛下,朔州互市马匹,现已完成,特向陛下谢恩。”
“此次之行可还顺利?”
秦浩直起身子望见杜如晦在场,有些惊讶。
看看李世民回道:“多谢陛下挂念,一切都很顺利,就是有些护卫受了些伤,留在了朔州养伤。微臣惦记家中,故先行返京了。”
说完又冲房玄龄示意了一下。
“哦?难道遭遇了突厥兵?伤亡大吗?”李世民连忙问道。
“回陛下,没有战死的,就是受了些刀伤,没有大碍,休养一些时日便可恢复如常。”
房玄龄颔首,开口道:“正则带兵有方,还真是练成了好兵。”
杜如晦也夸道:“药师真是收了个好徒弟啊。”
“好好,正则初次遇敌能做到如此,还真是让朕意外,说说具体经过与朕听听。”
将遭遇战的经过与三人细细说了一遍,三人也都不住的点头称赞秦浩有勇有谋,这下更对秦浩准备参战东突厥有了信心。
“陛下,一会要为娘娘施针,臣不能在此久留。”见谢个恩便说起来没完,秦浩连忙开口。
李世民顿时站起身道:“今日便要施针了吗?好好,玄龄、克明,今日便先到此吧。”
说罢,便大步朝立政殿而去,秦浩连忙回头说道:“师父,您与杜相先回府中,我晚些去府中见您。”连忙追赶李世民而去。
想着一会施针时可能要像之前长乐那样脱衣,长孙是怎么也不能穿那种新式内衣了,要不太容易社死。
长乐一边帮长孙理着头发,一边安慰道:“母后,若是公子能将母后的顽疾去除,女儿也就放心了,否则女儿即使嫁了人也会担心。”
长孙笑道:“你要嫁给何人,我怎么没听你父皇与我说过呢?”
“哎呀,母后取笑我,哼。”
“观音婢,朕来了,听说今日便要施针,可真是太好了。”
秦浩来到殿前,赶忙与刘瑾交待要准备的东西,小跑着进了殿中,见长孙已经沐浴完毕,
开口道:“陛下,我给娘娘施针,不是很方便,陛下能不能不在一旁,微臣恐会受影响。”
李世民顿时虎目一瞪道:“朕不出声,受什么影响,你便做你该做的事好了。”
秦浩无奈,只好说道:“公主殿下帮臣打下手吧,不好外人在场。”长乐点了点头。
进了寝宫,刘瑾将秦浩交待的东西都拿了进来,招呼宫女全都退了出去。
紧接着便又重现了之前为长乐治病的一幕,李世民站在一旁有点不爽。
皇后穿着如此单薄地躺在秦浩的面前,心中有些吃味。
只见秦浩双目清澈,聚精会神地将透刺针法、温针灸法、三棱针法、耳针法一一施展了一遍。
一番下来,额头也微微渗出了细汗。
秦浩不自觉的将头转向了长乐,长乐也自然而然的取出手帕为其擦汗,搞得李世民以为二人事先排练过一样。
长孙只觉得呼吸畅快了许多,胸口那块大石似是被搬去了一般,喜道:“正则,本宫觉得舒服了许多,这针灸真是神奇。”
李世民喜道:“观音婢,太好了。”
秦浩打断道:“陛下答应了不说话的。”
转身又对长孙道:“娘娘也先别说话,还未去针。”
二人立马都听话的闭了嘴,长乐头一次见有人能让二人同时住嘴,有些想笑。
看秦浩的眼神都有了不同,还是自己的郎君有本事。
时间一到,秦浩取了针,接着指挥长乐给长孙身上的几处穴道进行按摩。
李世民这回有些满意了,还知道分寸,没自己上手,否则估计自己有点接受不了。
秦浩坐在椅子上,端起桌上的茶杯一口喝光,“陛下,可以了,让娘娘披上外衣吧。”
李世民一见完事了,连忙坐到榻前,将长孙扶起。
长孙扑哧笑道:“二郎,臣妾又不是卧床不起的病。”
将外衣穿好,下了榻,走动几步,用力呼吸了几次,只觉胸腔里似干干净净,再无往常那种总似有痰的杂音,满脸的欢喜。
“今日终于见识了正则的妙手回春,之前听闻杜相起死回生,本宫还有些不敢相信,这回是彻底信了。”
“哈哈,娘娘夸奖了,小子的医术不是吹,只要是病人时时在我身边,我都能让他长命百岁的。”
长孙斜眼瞧了下长乐,见长乐小脸通红,也抿嘴笑了一下道:“你这话是说给本宫听的?”
秦浩连忙摆手道:“娘娘可别误会,我可不是说娘娘,有陛下的洪福齐天,小子才会出现在娘娘身边,否则没准现在还在终南山上吃草呢。”
长乐扑哧笑出了声,“你少说两句吧,让母后休息一下,我们不要打扰了。”
李世民也不爽的说道:“嗯,让观音婢休息一下,朕在此陪伴,你们退下吧。秦浩,那鱼符可以还给朕了。”
秦浩顿时不开心了,“陛下,您这是卸磨杀驴啊。娘娘这病三分治,七分养,可不是施一回针便完事了。
这次微臣只是将娘娘的呼吸系统打通而已,日后还是要常来见娘娘的。
时常得诊个脉,好观察恢复情况,没有鱼符如何进得宫来。”
李世民一听,觉得也是,“好吧,有人向朕说,皇宫快成了你的家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你注意些,无事不许乱闯,知道吗?”
秦浩一听,奶了个腿的,肯定是长孙无忌那个老阴货,连忙抱拳低身退了出去。
一出大殿,长乐一把抓住秦浩的胳膊喜道:“公子,太好了,谢谢你,我好激动。”
刘瑾默默地扭过了头,身子悄悄旋转九十度,向柱子后面轻轻移动,消失在了二人的视线之外。
-----------------
升道坊桃源书店前排起了长龙,清一色的儒衫打扮,一眼便知基本都是书生,偶尔夹杂着几个普通百姓。
在五十名队员的看管下,没人敢乱出声,生怕一不小心人家便拔刀相向。
为了心心念念的便宜纸张,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排队进店。
眼见着走出店门的人,那脸上根本就藏不住的笑容,还是有人忍不住问出声,“这纸张如何啊?”
“好好好,是真的好,就是限量,唉。”
这下长龙后面的人也不担心了,限量是个好办法,桃源庄经常限量,就是为了惠及更多的人,否则你们有钱的一下子买光了,我们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嘉会坊书店也差不多一样的排场,只不过维持秩序的是长安县衙的衙役,王玄策自然得为兄长的壮举出把力。
看着眼前的纸张,也不禁赞叹着兄长之能,这全天下的读书人,以后恐怕都得感谢兄长。
两地的火爆景象很快便传入了皇宫,李世民摇头叹道:“就知道他心里有刺,派了五十名护卫,这是特意要比崔家派的人多些给旁人看呢。”
长孙开口道:‘二郎,应该不至如此吧,这是对正则抱有偏见,恐是人多维持秩序之用的。’
李世民无奈道:“好好,观音婢说的对,是朕想多了。”
又看了眼长乐不解道:“那纸张售卖为何要限量?是庄上生产跟不上吗?”
长乐回道:“不是,公子说按需购买的才是真正有需求的人,那些囤纸的十有八九都是竞争对手的人。”
长孙也点头道:“正则还真是心细,已出宫了吗?”
“公子说是去看望师父,这是给母后写的新食谱,父皇你收着吧。
女儿还有事情要忙,便不打扰父皇与母后了。”
李世民接过食谱,冲长乐点点头。
长乐刚出寝宫,李世民便将长孙紧紧抱在怀中,长孙顿时羞涩不已,“二郎,现在还是白天,何必如此急切。看看正则又新定了什么食谱吧。”
李世民悻悻地展开纸,第一行大写着八个大字:今日施针不能同房。
顿时胡子吹得老高。
长孙望了一眼,也是呵呵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