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班的晚自习总笼罩着一层青白色的寂静。薛盟站在后门望去,三十张橡木课桌上整齐叠放着同款米色毛巾,像一片被熨平的雪原。那些伏案疾书的后脑勺们保持着某种诡异的同步性——每当值班教师的高跟鞋声消失在走廊尽头,便会齐刷刷从抽屉里摸出能量棒咬下,咀嚼声在空调风中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这种地方连呼吸都要标准化。";薛盟把书包甩在二班斑驳的蓝漆课桌上。利奇文正翘着二郎腿啃笔帽,破洞牛仔裤里露出半截膝盖,上面用荧光笔写着";教育已死";。后排突然爆发的哄笑惊飞了窗外麻雀,原来是黄毛举着物理卷子高喊:";这题出得比我家菜市场的缺斤短两还离谱!";
胡志业走进教室时带起一阵风,他腋下夹着的那本《批判教育学》封面卷起,露出被透明胶反复粘贴的书脊。这个总穿着磨毛领夹克的班主任,会在利奇文把篮球砸进教导主任办公室的第二天,往他课桌里塞一盒胃药;也会在薛盟用粉笔头精准击中骚扰女同学的校外青年后,罚他擦三天黑板却偷偷取消处分记录。
";你们是我教过最像野草的学生。";胡志业在班会课上说这句话时,夕阳正把教室后墙的";奋斗";标语染成血色。薛盟注意到利奇文把橡皮擦碎屑弹进讲台缝隙,那些细小的白色颗粒落在胡志业沾着粉笔灰的袖口,像某种温柔的挑衅
黄毛和绿毛的拳头落下来时带着劣质古龙水的味道。薛盟的后背撞上储物柜的瞬间,听见金属锁扣崩断的脆响。三个人的影子在午休时分的走廊上纠缠,像某种原始的祭祀舞蹈。直到老张警官的皮鞋底碾过那些碎玻璃,这场即兴暴力才被按进校方准备的应急预案。
";都是孩子间闹着玩。";孙高昂副校长递烟的手指像某种精密仪器,烟盒弹出的弧度恰好能让老张的警衔在阳光下一闪。薛盟隔着医务室的纱窗望去,那两个混混模样的家长正往校长室里搬运礼品箱,包装上的金箔纸映得走廊一片虚浮的亮。
老张摔笔录本的声音让整个会议室震颤。薛盟看见信签纸如白鸽群飞,其中一张恰好落在自己脚边。泛黄的纸页上印着";江陵一中校友会专用";,盖章处残留着某届教育局长的签名。胡志业冲进来时带着雨水的腥气,他抓住薛盟手腕的刹那,薛盟触到了教师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批改作业磨出的勋章。
";你父亲调职的事……";孙高昂的秃顶在吊灯下泛着油光。薛盟盯着墙上";学高为师";的楷书,突然发现";师";字的最后一竖有个颤抖的顿笔。当副校长报出那个烫金的部委名称时,窗外的梧桐树突然沙沙作响,仿佛整个校园的绿植都在行注目礼。
";晚上江城俱乐部有教育基金会的饭局。";孙高昂推来的名片上残留着指腹的湿气,";李局长、张校长都会来。";薛盟想起一班教室后墙的荣誉榜,那些烫金名字下都缀着公司头衔,像一串悬在空中的金钥匙。他转动手机,屏幕上是胡志业发来的消息:";无论做什么选择,记得你是自己的主人。";
利奇文被叫到办公室时,薛盟正把转学申请表折成纸飞机。教导主任挥舞的档案袋里飞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利奇文在工地推砖车的父亲。";开除";这个词在玻璃窗上撞出裂痕的瞬间,薛盟的纸飞机精准命中副校长桌上的水晶镇纸。
";我今晚有约。";薛盟对着镜中的校服整理领口。镜中人影忽然与胡志业重叠,那个总是系歪的红领巾,此刻在他颈间规规矩矩打成温莎结。当孙高昂的奥迪A6驶出校门时,薛盟正跨坐在利奇文的山地车上,车筐里装着胡志业硬塞的胃药和一本《教育哲学导论》。
";转学手续明天就能办。";薛盟把信签纸拍在孙高昂办公桌上,那些";校友会专用";的抬头在日光灯下白得刺眼。他故意让转学威胁悬在空气里,像把未出鞘的刀。副校长擦汗的纸巾浸透成半透明时,薛盟忽然想起胡志业说";教育不是流水线";时的眼神,那种近乎执拗的清澈。
留在二班的决定是在暴雨夜做出的。薛盟看着利奇文把荧光笔涂鸦覆盖整个课桌,突然明白所谓";问题学生";,不过是教育模具里的异形珍珠。当胡志业在晨会上宣布新班规时,薛盟举起手:";我提议增加一条——班主任不准再自掏腰包给我们买早餐。";教室后排爆发的掌声惊飞了檐下的雨燕
胡志业抽屉里的胃药瓶渐渐空掉,取而代之的是薛盟偷偷塞进去的润喉糖。某个课间,薛盟撞见利奇文在楼梯间喂流浪猫,阳光透过铁栅栏在他侧脸织出金网。他们谁也没有提起那天副校长办公室的对峙,但某种默契在粉笔灰和篮球轨迹间生长。
直到那天薛盟在教导处门口听见陌生男人的笑声。他看见孙高昂卑躬屈膝地递过档案袋,袋口露出的信签纸边缘印着陌生的红色纹章。";省厅的人?";薛盟的疑问被利奇文的肘击打断。暮色中,两个少年躺在操场看台最高处,望着对面实验一班亮如白昼的灯光。
";知道为什么选这里分班吗?";利奇文突然开口,";这块地底下埋过民国时的界碑。";薛盟触摸着身下冰凉的水泥台,忽然想起胡志业总说教室是";思想的产房";。远处传来警车鸣笛,但这次老张没有出现在校门口。
这场发生在校规与潜规则夹缝中的突围,最终演变为江陵一中历史上最温和的对抗。当薛盟在毕业典礼上拒绝佩戴象征";精英";的金色流苏时,实验一班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而二班区域,利奇文正用荧光笔在学位帽上画笑脸。
胡志业在掌声中上台致辞,他胸前的教师徽章有些歪斜。薛盟望着这个始终在规则缝隙播种的教师,突然想起那个暴雨夜,他们共同守护的不仅是某个少年的学籍,更是教育本该有的温度。当信签纸在权力网络中流通时,总有人选择成为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