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街角佛影
深秋的临江市飘着细雨,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柏油路上。高远把车停在巷口时,正看见那个穿灰布袈裟的男人蜷缩在便利店屋檐下。褪色的僧帽边缘垂着几绺白发,枯枝般的手指捏着念珠,嘴唇无声翕动。
\"师傅,喝点热的?\"高远下车时带起一阵风,伞檐扫过对方褴褛的衣角。男人缓缓抬头,浑浊的瞳孔里映着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霓虹灯,仿佛某种深海生物。
这是高远第三次遇见这个乞丐。第一次是在儿童医院门口,他蹲在台阶上给流浪猫喂火腿肠,乞丐突然用额头重重磕在水泥地上,额头瞬间渗出血珠。第二次在跨江大桥下,暴雨倾盆时他裹着湿透的袈裟跪在桥墩旁,任凭雨水冲刷结痂的伤口。
\"您需要帮助吗?\"便利店老板娘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扫码枪。乞丐突然起身,破蒲扇般的手掌拍在玻璃门上,发出闷响。高远注意到他脚踝处有圈暗红色勒痕,像是长期被麻绳捆扎留下的。
第二章 无间行者
监控室里,保安老张推了推老花镜。屏幕里,灰衣人正在自动售货机前重复机械动作——把硬币塞进投币口,取出罐装咖啡又放回去,周而复始。
\"这都第七天了。\"老张用鼠标圈住画面,\"凌晨三点准时出现,买三罐咖啡,喝一口就倒掉。\"监控时间显示03:15,灰衣人仰头灌下咖啡,喉结滚动时脖颈青筋凸起,如同某种仪式。
高远调出医院走廊的监控。画面里,他正给流浪汉包扎溃烂的脚掌,灰衣人突然从消防通道冲出,抢过医药箱砸向墙壁。绷带和药瓶碎裂的瞬间,他看见对方后颈有块铜钱大小的胎记,形似莲花。
\"他有精神疾病。\"心理科的陈医生推了推金丝眼镜,\"重度强迫症伴随幻视,建议强制治疗。\"诊室里飘着消毒水味,灰衣人正用指甲抠挖诊床扶手,木屑簌簌落在白色床单上。
第三章 腹中禅
暴雨夜,高远在桥洞下找到蜷缩成团的灰衣人。雨水顺着袈裟下摆汇成溪流,男人干裂的嘴唇间挤出呢喃:\"还差...三十七...\"
\"三十七什么?\"高远打开强光手电。光束扫过男人凹陷的腹部,皮肤下隐约有东西在蠕动。灰衣人突然暴起,枯瘦的手指掐住他手腕,力道大得惊人。
\"他们来了。\"男人眼白布满血丝,\"穿黑袍的,在江底敲钟。\"高远要松手时,瞥见对方腰间别着串檀木佛珠,每颗珠子都刻着梵文\"卍\"字。
急救车鸣笛声中,灰衣人消失了。担架床空荡荡的,只余几根灰白头发粘在防水布上。护士们议论纷纷,说凌晨三点急诊室总传来钟声,像是从地底传来的闷响。
第四章 空茧
城中村拆迁工地上,拆迁队挖出个青石匣。匣盖刻着莲花纹,内里铺着金箔纸,中央摆着尊拇指大小的僧人塑像。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围上来时,塑像突然裂开,露出中空的腹腔。
\"是明代文物。\"专家用镊子夹起片金箔,\"但工艺不对,这尊像...\"话音未落,金箔在阳光下化作飞灰。围观人群骚动起来,有人喊看见灰衣人站在拆迁楼顶,袈裟在风中猎猎作响。
当晚,所有参与拆迁的工人都做了同样的梦:灰衣僧坐在莲花座上,腹部裂开黑洞,无数金色蚂蚁从里面涌出,啃食着他们的记忆。天亮时,工地中央凭空出现个水潭,水面漂浮着撕碎的百元钞票。
第五章 往生咒
高远在停尸房守了七夜。第三夜,冷藏柜传来叩击声。他打开柜门,看见灰衣人端坐在不锈钢床上,袈裟纤尘不染,双手结跏趺印。尸体报告单显示死亡时间是三天前,但皮肤仍有温度。
\"他们在找容器。\"灰衣人开口时,喉咙里滚出铜磬般的回响,\"江底的钟,敲响时...\"话音未落,监控屏幕突然雪花闪动。高远回头,看见玻璃门外站着穿黑袍的人群,他们脖颈扭曲成麻花状,正用长满倒刺的舌头舔舐玻璃。
晨光刺破云层时,灰衣人化作青烟消散。高远在窗台发现张泛黄的纸,上面用血写着《往生咒》。当他念出第一个音节,整栋楼的玻璃同时炸裂,碎片在空中组成巨大的金色梵文。
尾声
次年春天,江心岛新建的佛教博物馆落成。镇馆之宝是尊明代僧人铜像,腹部镂空,内置精密齿轮装置。解说词写道:\"此像设计精巧,暗合人体经络,转动发条可模拟诵经动作。\"游客们不知道,闭馆后保安常看见铜像眼眶渗出露水,而博物馆地下室总传来若有若无的钟声。
城中村废墟上,野蔷薇疯狂生长。某个雨夜,拾荒老人看见灰衣人坐在花丛中,腹部裂开处飞出金粉,在月光下聚成莲花形状。老人想凑近细看,却见那抹灰影如晨雾般消散,只留下满地沾着露水的百元钞票,每张背面都印着莲花暗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