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不知道说什么,“什么都不必说了,本王考虑一下。”
骑兵的速度就是快,朱小松的骑兵很快就到了西安附近,短短两天的时间,东林党官员已经在给自己谋取后路了,50,000人打10万人,那是绝对打不过,如果要防守的话,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可是他们都忘了一点,太子朱小松早就在军队里安排了自己的人,这些人每天对于东林党的官员,那是非常的尊敬,其中为首的已经当上了千户的位置。
完全控制了西安的大门,这一百多个军官对于50,000人来说,足足可以影响三万人。
没人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锦衣卫的探子,有没有东厂的暗探,但是太子朱小松知道啊。
所以不着急不着,平时这些军官都非常的大方,每天都买好菜,让兄弟们吃好喝好,谁家有什么困难自己都想办法给解决。
说是50,000人,其实这些人可以影响绝大部分人,朝廷的军队速度,并不快,每天也就40公里,但是两三天的时间可以一半的路程,再有两三天的路程就到西安了。
信王朱由检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却没有任何好办法,把军官过来没有一个人给自己出主意,一切好像都一模一样的回复,“王爷,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执行!”
东林党的官员可不愿意坐以待毙,毕竟这年头当官就是为了弄银子,有了银子就有美女,有了银子就有豪宅,有了银子就能够山珍海味。
信王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了,很多人偷偷摸摸派遣自己的家丁,就去给太子通风报信。
这一路上快马加鞭有三十多个人,给自己写投降信,信里说的那是非常好,臣被迫投降,那是无可奈何之举,终于太子殿下你要过来了,臣给你当内应。
史可法看的是目瞪口呆,虽然自己是军队的一名主帅,但是还没有打仗,甚至人家还没有出现在敌人的面前,敌人内部已经四分五裂,甚至有人已经准备好投降了。
天底下还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吗?史可法有点怀疑人生了,难道眼前的太子,真的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
怎么也看不出来,太子就是个小屁孩,想不明白。杨大人更是想不明白,突然间发现自己手底下的人,离开了自己的老家,兄弟们都不愿意,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
又过了三天的时间,终于看到了西安的城墙,信王朱由检还是没有办法,选择守城。
朱小松马来到西安的正门,信王朱由检看着下面的侄子,“太子殿下别来无恙!”
“皇叔,投降吧,父皇可以饶你不死,何必抵抗?”
信王朱由检还是不愿意冒险,毕竟如果投降的话,就该交给皇帝发落。至于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可是就算守着,迟早有一天坐吃山空,哪一天没有粮食了,也就没有什么筹码了,到时候就算想投降,恐怕也就这个样子了。
虽然这两天拿出自己所有的财产,这些钱都发给了这些大头兵,可是这些当兵的好像也是懒洋洋的,因为大哥已经说了,太子是皇上的儿子,那就是未来的皇帝,咱们何苦找麻烦呢?
信王站在城墙上不知道说什么,哪儿这时候自己的大门突然之间被打开了,骑兵瞬间就冲进去了。
朱小松摇摇头,“皇叔,你这个人平时看起来挺好的,怎么做事全是糊涂事儿啊!”
信王看到城门都被打开了,也就无奈地下令投降吧,所有的官兵放下武器,连一袋烟的功夫都没有,西安就这样被收复了。
很快,这些东林党的官员全部被抓了起来,史可法没有想到胜利来的如此简单,杨大人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总是感觉非常奇怪。
究竟太子是未卜先知,还是这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内心充满了怀疑,但是又没有办法说。
太子朱小松在军队清理了西安城一遍之后,这才带着人来到了王宫,将自己收到的三十多封信直接交给信王朱由检,“皇叔,这就是你重视的东林党官员,这就是你信任的东林党官员,就是他们出卖了你。”
信王朱由检灰头土脸的站在那里,拿起一封封信读起来,没想到大同小异,这些人在这里面写的非常好,把自己骂的那是狗血淋头,就是猪狗不如了。
不但昏庸,而且无能,在西安的治理也说的是一塌糊涂。信王朱由检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好像吃了狗屎一样。
似乎是想说什么,可是又说不出来。最终无奈的低下头,“本王真是错。没想到东林党人这个样子。”
说到这里又抬起头,眼睛里似乎还有一点点渺茫的希望,“本王记得,东林党人,无论是在万历年间,还是在泰昌年间,哪怕是你的父皇天启年间,在皇位的继承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无论是支持爷爷明光宗朱常洛,还是本王哥哥朱由校继位。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王那时候还认为,东林党人都是铁骨铮铮,为了正义,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用来做斗争!”
“可是没想到,本王真的相信了他们,才发现他们只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别人,他们只会打嘴炮,他们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这群东林党的人,他们只会贪污腐败,他们只会打嘴炮,他们只会满口仁义道德,他们只会满嘴的正义,他们会讲道理!”
“本王错了,错的简直就是离谱了,真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结局。50,000大军一个人都没有人站出来,本王都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
信王朱由检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王承恩站在一边也是小声的哭泣,周王妃失声痛哭,都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朱小松一句话都没说,气氛非常的沉重,等了好久,终于说了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