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宝林大师一脸愧疚,对着宝树大师说道:“掌门师兄,这一切皆因我轻信宝光师弟的谎言,被贪、嗔、痴之念蒙蔽心智,为争一时胜负意气,不听掌门劝告,贸然下山。却未曾料到,宝光师弟竟心怀不轨,不仅妄图杀害卢俊义和史文恭,还真的偷了周元帅的孩子。此事不仅让少林声誉受损,今日又给少林带来这场火灾。这全是我的罪过,我愿接受任何惩罚。”
宝树大师等人纷纷合十,再次叹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宝林大师转身面向周侗和蔡瑛儿,诚恳说道:“周元帅、周夫人,千错万错皆是我的过错,与少林寺其他僧众并无关联。如今少公子已然在少林寺找到,卢俊义和史文恭两位也安然无恙。还望二位看在少林一派的份上,释放宝智师弟。还请莫要再追究少林截杀官军之罪,所有罪责,我一人甘愿承担。”
周侗思索片刻,觉得宝林大师所言在理,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大家都平安归来,况且又杀伤了少林和尚,还焚烧了少林寺。而这几位和尚又是皇上亲封的‘七宝禅师’,我周家和少林向来也颇有渊源。”念及此,周侗大手一挥,示意众兵士释放宝智大师。
宝林大师见宝智大师被释放,不禁赞道:“周元帅不愧是万马军中的主帅,胸怀宽广如海。老衲感激不尽!”说罢,恭敬地施了一礼。
周侗见状,亦抱拳还礼。
随后,宝林大师又转身面向宝树大师,说道:“掌门师兄、周元帅,我愿一人承担所有罪责,从此之后,少林与周元帅一家再无恩怨纠葛。”言罢,他毅然舞起铁禅杖,狠狠朝着自己的天灵盖砸去。
众人惊愕之余,想要阻拦却为时已晚,宝林大师当即倒在少林寺门前。众和尚见此惨状,无不痛心疾首,再次双手合十,齐声悲叹:“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周侗目睹此景,心中不禁涌起悲悯之情。长叹一声,带着众人离开了少林寺,下了嵩山,朝着延安府方向而去。
闻焕章吩咐手下人放出一只信鸽,先行给石老太君报信。
一路上,卢俊义将当日的惊险遭遇详细告知众人。
原来,那日宝光大和尚与三名使剑之人一路紧追不舍。好在山路崎岖蜿蜒,宝光大和尚行动迟缓,而那三名使剑者中,实际全力追赶的只有王万烈和苏万可。
另一名拿剑之人在后方呼喊:“二位师兄,就此罢手吧,没必要闹出人命。”就这样,卢俊义和史文恭在前面边跑边抵抗,王万烈和苏万可在后面紧追不舍,双方一路走走停停、打打杀杀,直至夜幕降临。
慌乱之中,王万烈和苏万可又将卢俊义和史文恭逼至一处悬崖边。四人在此处再次展开殊死搏斗。此时的卢俊义和史文恭,又渴又饿,且因受伤流血过多,身体极度虚弱。
在这生死关头,二人横下心来,纵身跳下悬崖。待史文恭悠悠转醒,发现自己和卢俊义正躺在一张床上。史文恭环顾四周,见这是一处农家屋内。
史文恭轻轻推了推卢俊义,呼唤道:“师兄,师兄,醒醒。”唤了许久,卢俊义才缓缓睁开双眼,同样发现自己身上的伤口已被妥善包扎。
卢俊义有气无力地说道:“看样子,咱们是被人救了。昨天跳下悬崖的时候,我感觉好像有人在背后拉了我一把,只是实在想不起来是谁了。”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还昨天呢,你们都已经昏迷三天了。醒了就好,我这就给你们熬点粥,可别没摔死,反倒饿死了。”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约二十岁的胖大姑娘,目光轻扫他们一眼后,便转身走向炉灶开始准备炊饭。
史文恭微微侧身,面向卢俊义轻声说道:“师兄,这姑娘虽然胖了些,但容貌尚可,只是言辞过于刁钻刻薄,这般性情,恐日后难嫁呀!”
恰在此时,那姑娘不知何时已悄然行至床边,陡然提高音量,大声说道:“我能否婚嫁,与你这无聊之人有何相干?”言罢,扬起手中勺子便欲朝史文恭打去。
史文恭下意识伸手抵挡,却因触动伤痛,不禁痛呼一声:“哎哟!”
那胖姑娘见状,面露笑意,嗔道:“活该,疼死你才好!”
就在这时,外间房门发出声响。姑娘听闻,立刻奔出房门,口中喊道:“阿达、阿姐,那两个人没摔死,都苏醒过来了。”
紧接着,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人步入屋内。他行至床前,轻轻拂了拂胡须,和声问道:“你二人既已苏醒,身体感觉如何?”
卢俊义赶忙侧起身答谢:“多谢老丈出手搭救我兄弟二人。敢问老丈尊姓大名,如何称呼?”
那中年人微笑回应:“老夫姓苏,你们称呼我苏老伯便好。不知二位壮士如何称呼?”
史文恭接口道:“苏老伯,我叫史文恭,他是卢俊义。我这身体稍一动作,便疼痛难忍。”
这时,那胖姑娘又开口道:“疼痛自是难免,你二人从那般高处坠落,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
苏老伯微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二女儿苏彩凤,向来心直口快,行事无拘无束,二位莫要见怪。”
史文恭赶忙回应:“不敢见怪,彩凤姑娘快人快语,实在是……”话未说完,瞥见彩凤姑娘双眼圆睁瞪着自己,史文恭顿时语塞。
此时,苏老伯指着一位女子介绍道:“这是我大女儿秋凤。”卢俊义和史文恭闻声望去,瞬间为秋凤姑娘的美貌所惊艳。只见秋凤姑娘姿容绝美,当真有羞花之貌。
彩凤姑娘见状,嗔怪道:“看什么看,莫不是不怕看瞎了眼睛。”经此提醒,二人才回过神来。
秋凤姑娘微微点头,露出一抹浅笑,未发一言,旋即洗净双手,转身去厨房准备菜肴。不多时,秋凤姑娘为卢俊义和史文恭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粥,还有两碟精致小菜。
二人本就饥肠辘辘,见到食物后,食欲大增,每人接连吃了三碗粥,仍觉意犹未尽,还想再添。
苏老伯赶忙劝阻道:“二位壮士,你们已有三日未曾进食,切不可一次性食用过多。暂且等待半日,稍后再进食些干粮。”言罢,苏老伯转头对两个女儿吩咐道:“秋凤、彩凤,你们稍后做几个馒头。”
秋凤姑娘轻声应道:“好的,阿达。”彩凤姑娘却嘟囔道:“这二人可真能吃,照此下去,家中米面又要告罄了。”卢俊义和史文恭对视一眼,一时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