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那边的李珉猛然间被李世民点名,差点没反应过来。
不过见群臣齐刷刷的看向自己。
他也连忙起身行了一礼。
“启禀父皇,儿臣年幼,且又才疏学浅,军国大事实在难以理解!”
李珉竭尽全力表现出了满脸的诚恳与乖巧。
可他一开口,脑海里的朱棣就急了。
连忙喊道:“小六,别..”
但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李珉就已经先说完了,这让朱棣顿时叹了口气。
“完了!”
他很了解二凤。
对方与自己一样,都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
可以容忍儿孙们莽撞,犯错!
但绝不喜欢儿孙们藏拙,也或者是有话不敢说。
毕竟身为父亲,谁又不喜欢儿孙敢做敢当呢?
二凤也是如此!
果然如他所料的那般。
对面的李世民听完李珉的回答后,顿时就眉头深皱,满脸的不悦。
他将一只手依靠在扶手上,微微探身。
语气森寒的问道:“凉王,你真的无话可说吗?”
原本他想着模拟器里老六短短数年就能拥兵十万。
肯定在军国大事上有造诣和天赋。
所以这才问起了对方!
顺便也能向群臣炫耀一下自己的儿子!
可没想到,区区一个高昌国的问题,支持或反对都行。
但李珉却偏偏选择了不回答!
这相当于拿着鞋底拍拍抽他的脸,让他如何不生气?
而坐在前方的李承乾两人见此,毫不犹豫的就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以为六弟第一次参加朝议,只是在犹豫该不该说而已!”
“儿臣也是这般理解!”
四周的群臣,也不甘落后,齐刷刷的站了出来帮李珉解围。
“陛下,臣以为凉王殿下只是不善交流,所以即便心有鸿鹄,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臣也是这般认为!”
一时之间,几乎整个朝堂的人都在帮李珉说话。
这让李世民有些不可思议。
承乾和青雀倒也算了,群臣为何会帮忙?
至于下方的李珉。
他也在后悔没听朱棣把话说完。
不过此时见到如今还有救,连忙就站起来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我朝文武皆是雄才伟略之人,这才不敢献丑。”
“但若是依儿臣本人的意思来看,当然是设州立都护府方为上策。”
“我大唐将士此战死伤无数,若不将此地纳入疆土,想必他们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息!”
李世民闻言,态度稍微柔和了一些。
对方能以大唐将士为突破口,倒也算是一个很中肯的见解。
而在场的所有人见他似乎有些满意,不由得松了口气。
甚至支持立州设都护府的一方,也趁此机会表明了立场。
“臣以为凉王所言不差,若是不将此地纳入大唐疆域,将士们九泉之下恐怕也难以安息!”
“陛下,既然高昌国已灭,为何不能化为大唐国土?若是这般犹犹豫豫下去,我大唐儿郎哪还有杀敌之心?”
“启禀陛下,我等......”
“陛下......”
一时之间,支持立州设都护府的群臣全都站了出来。
各个神情激昂,盖过了所有声音。
而李世民捋着胡须沉思一阵后,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随即瞥了眼户部尚书。
“户部!”
“臣在!”
“即刻起,于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编户造册收纳流民。”
“是!”
户部尚书连忙行礼答是。
等他行礼完毕,群臣也立即起身高呼:“陛下圣明!”
至于李珉,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总算是完事了!”
不过显然,今日的朝议还没有结束。
因为在高昌国的事情结束之后,李世民又开口看向了在场的群臣。
“与吐蕃和亲之事,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在场的文武百官顿时噤声一片。
虽然和亲之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大家也习以为常。
可拿一个女人来换取双方短暂的和平,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无光。
李世民见满朝文武犹犹豫豫,顿时眉头皱起。
大手重重拍在了桌子上。
“说话!”
群臣顿时一个激灵,随后才有人敢站出来。
“启禀陛下,吐蕃国主仰慕大唐已久,且主动求娶公主,当...当允之!”
说话的这位大臣顿了一下,显然还是有点不太甘心。
毕竟吐蕃国力虽强,但却也强不过整个大唐!
如果大唐将士进入吐蕃就会水土不服,战斗力下降,或许满朝文武早就灭了对方!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时不时被吐蕃骚扰边关,大唐军队追又追不过,打又打不了!
不止是他面色不甘,在场的群臣几乎全是这样。
最终,还是长孙无忌勇敢的站出来背负骂名。
“陛下,那吐蕃国主既然只是求娶公主,以臣看来,也只是为了公主的身份罢了。”
“索性就从民间择取一女子认作干亲,嫁给那吐蕃国主吧!”
李世民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和亲之事不能说对,但也不会错!
毕竟自古以来稳固边关都是靠和亲,惯例如此!
可也就在他要下定决心之时,却又看到了躲在角落一直低头的李珉。
顿时气急,皱着眉头不悦的问道:“凉王,此事你怎么看?”
群臣闻言,再次哗然!
怎么又问凉王?
之前高昌国的事无非也就是从两个选择中选一个罢了!
如今这是和亲,关乎大唐的边疆。
这种事情问凉王,会不会有点不太合适了?
有人准备站起来帮李珉解围。
可却没想到李珉却先一步站了出来,走在大殿中间。
满脸坚毅的高喊道:“儿臣以为和亲不可取!”
与刚才不同,这一次的李珉了解了李世民的性格。
倒是一点也不怕自己说错话!
更何况,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该要做点什么。
否则岂不是白来了?
而大明都能不和亲,大唐为何不可以?
论实力,这两者都是各个时代的巅峰!
甚至大唐还会更强一些!
和亲?
只会在史书留下软弱的评价!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在场所有人顿时齐刷刷的看向了李珉。
眼神之中的赞赏根本就抑制不住。
凉王虽然年幼,但这份勇气却令人钦佩。
自古以来,解决边关问题几乎全都靠着和亲这一条路。
却从未有人提出过质疑!
而今天,凉王做到了!
在李珉的脑海之中,朱棣也是忍不住的拍手叫好。
“小六,好样的,没给咱爷们丢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