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的这一通安排让于国昌十分纳闷,他不明白这种时候为什么要去疏通河道,还去重建码头盖粮仓?
难不成想要通过水路去运粮食?
可湘江沿岸的粮食都被襄州城的粮商给控制住了啊!
“杨大人,你是想找那些粮商买粮?”于国昌犹豫道。
“可那些人不是那么好打交道啊!”
杨晨点点头:“我当然知道那些粮商不好打交道,他们要是把粮食运过来,估计一石粮食能翻十倍的价钱卖给我。”
于国昌满脸疑惑:“那你这是做什么?咱们虽然有五十万两银子,可这笔银子是要重建渝州城用的,分不出来多少去买粮食。”
杨晨咧嘴笑了笑:“于大人,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自有打算,你只要把河道,码头和粮仓弄好就行了,十天之内,我肯定会把你盖起来的粮仓都填满粮食的。”
于国昌还想询问,可随即又把好奇心给收了回去。
他这次来主要就是给杨晨当助手的,他要自己做什么,自己做好就行了。
既然他这么自信,那还是不要多嘴了。
于国昌刚出门离开,许县丞就推门走了进来。
见到许正进来,杨晨赶忙把他叫道自己身边坐下,拿起一本渝州城的县志翻开给他看。
“许大人,我今天翻了翻渝州城的县志,发现以往每次发水,都是在六月末七月初的时候,这不是记载失误吧?”
许正赶忙道:“这种事情怎么会记错呢,以往每次发水都是这个时候,我都经历了好几次了。”
杨晨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那为什么今年的水灾来的这么早,这才五月末就冲下来了?”
许正也是一脸不解:“我也不知道,以往都是六月末,最迟不过七月初,谁知道今年会这么早。”
“也就是因为太早了,让百姓们一点准备都没有,这才有了这么多的灾民。”
“说实话,这些年的水灾虽说都冲毁了不少东西,但已经很久没有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了。”
杨晨见许正眼神有些飘忽不定,顿时明白了他在担忧什么,笑着道。
“许大人不要多心,我不是来追责的,我只是好奇今年的水为什么这么早。”
听到杨晨这么说,许正心中默默松了口气,整个人也轻松了一些。
“这……我也不知道。”
杨晨靠在椅子上自言自语道:“渝州地处西南,西部和北部都有高山阻隔,将东南方向的水气阻挡在此,所以每年的降水量都很大,发生水灾倒也是自然规律。”
“但今年还没到降雨量最大的时候,却已经发了一场大水。”
一旁的许正听着他嘀嘀咕咕的话语,脸上满是疑惑,不知道他在说的是啥,什么水气降水量的?
正当许正纳闷的时候杨晨突然一拍桌子,把许正吓了一跳。
只见杨晨直勾勾的盯着许正:“许大人,你说有没有可能,这场水灾只是今年的第一场?等到一个月后,也就是六月末,还会来一场规模更大的水灾?”
许正闻言愣愣的看着杨晨。
“这……应该不会吧?”
杨晨眉头一皱,一脸看傻子的神情看向许正。
“怎么不会?就算水利的事情你们不了解,那每次水灾都发生在六月末七月初的规律你们也掌握了啊!”
许正也不甘示弱,同样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杨晨。
“我们确实掌握规律了,不过我们掌握的是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规律,从来没有一年连续来两次水灾的时候啊!”
“今年这次水灾和上回的水灾正好隔了五年,所以下一次水灾应该是三年后了吧!”
杨晨本来还以为许正能拿出什么科学性的证据,可他这一番话算是把杨晨给弄无语了。
不过杨晨很快就适应了过来。
也是,自己脑海中所想的,和他们压根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他们能理解就怪了。
但封建时代对于杨晨来说,有一点还是不错的。
那就是上下尊卑。
杨晨态度坚决道:“不理解不要紧,陛下封我为安抚使,让我来治理水灾,眼下的渝州城我就是最大的官,凡事听我的就行了。”
对此许正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很欣然的就接受了,毕竟对于他来说,上下尊卑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编码。
上官说的永远是对的,上官让做什么,自己就要做什么。
这让杨晨突然觉得自己刚才浪费了好大一番的口舌。
“行了行了,没什么事你就走吧,我再看一看县志。”
杨晨拿起县志下了逐客令,然而却发现许正还坐在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不得已又把县志放下。
“许大人还有事?”
许正起身走到门口,见院子里没有外人,又回来将房门关上,坐回了杨晨的身旁。
“我听说陛下给大人准备的粮食在襄州被烧了,现在杨大人应该是钱粮都不够了吧?”
杨晨眉头一挑:“许大人有何指教?”
许正连忙摆了摆手:“指教不敢当,不敢当!”
“许大人不要客气。”杨晨道。
许正轻咳一声,淡淡道:“杨大人可以去找一找陈家。”
杨晨眯了眯眼睛:“许大人说的是山上的那个陈家?”
许正点点头:“正是。”
杨晨道:“我昨天刚把他们陈家的三公子给毒打一顿,许大人您也是知道的。”
许正摆了摆手:“陈家三公子确实嚣张跋扈,杨大人教训了也就教训了,反正都是皮肉伤,不严重。”
杨晨嗤笑一声:“皮肉伤?屁股都被打烂了,一个月内是够呛能下地了。”
“这不重要。”许正搪塞过去。
“陈家现在的当家人是大公子陈德文和二公子陈德玉,他们两个和陈德居的性格迥异。”
“为人和善,和人交谈如沐春风,完全没有陈德居的嚣张跋扈。”
“城外的粥棚也是他们做主设立下来的。”
杨晨听着许正的叙述,心中却不以为意。
他可不相信两个如许正描述一般的人,能养出陈德居这种为祸一方的弟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