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
许春麦的声音也很软。
林川心里一阵悸动。
“嗯。”
许春麦说道,“大川,我今儿想了很多,我觉得你说的对,我也想参加高考,我想努力变好,你这么努力,我不能给你拖后腿。”
林川勾起嘴角,“春麦,那咱们一起考,我明天就去县里买书。不过你现在坐月子,别伤了眼睛,还是以修养为主,读书学习的事儿,也不在这一个月啥的。”
许春麦的心里,对林川非常崇拜。
自己的男人一天能赚那么多钱,又对自己这么好,他说啥都是对的。
“我听你的。”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林川就爬起来了。
他得早早地去面馆,将肉弄上,不然今天中午又没得卖,他就会少赚钱。
他一动,许春麦也跟着醒了。
林川穿好衣服,“春麦,你多睡会儿。”
许春麦坐起来,“大川,你还没吃饭呢。”
林川伸手扶着许春麦的肩膀,“面馆里有面可以吃,吃的好着呢。你跟娘说,你们也别省,我今儿回来再带一只鸡回来,大家都吃,都补补。”
许春麦心里比蜜都甜,离开了那个家,还有林川的关爱,她怎么这么幸福?
但是,“大川,我现在吃的够好了,你赚钱辛苦,别花在我身上那么多。”
林川将一瓶雪花膏塞给许春麦,“赚钱就是为了花的,不花赚了干啥。这个给你。”
许春麦看着白瓷瓶,绿色瓶盖的雪花膏,眼睛瞪好大,“这是……雪花膏?是给我的?”
这个可贵了。
林川笑道,“当然是给你的。”
许春麦捧着雪花膏,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大川,谢谢你。”
“傻瓜,谢我干啥,咱俩是两口子,是一家人,谢啥谢,那你还给我生娃,遭那么些罪,受那么些苦的呢。”
林川洗漱以后,刚要骑上自行车出门,钱金花拿了几个鸡蛋过来,“大川,热乎的,你吃两口,不吃东西又赶路,再把身体熬坏了。”
林川也没拒绝,将鸡蛋放进衣兜里,“谢谢娘。”
他骑上自行车,直奔望山县。
他刚出长岭村有一段距离,就听到有狗呜咽的声音。
林川从自行车上下来,顺着声音看过去,在路下面的一道沟里,一条狗正在低声呜咽。
他将自行车立好,走过去,蹲下来看了看,这条狗的腿上夹了东西,显然是弄不掉,不能走了。
看见林川过来,这条狗像是有灵性一样,对着林川呜咽的更厉害,看起来很委屈的样子。
林川伸手摸了摸它的头,这条狗还将脑袋在林川的手心里蹭了蹭。
“你忍着点儿,我给你弄开。”
大狗又呜咽两声。
林川找了块大小差不多的石头,一点一点将大狗腿上的夹子别开。
大狗终于重获自由,很是开心地围着林川转了两圈,虽然一条腿还有点儿瘸,但是没有太大影响。
林川又揉了揉大狗的脑袋,“行了,你回家去吧,我还有事儿要忙。”
可是林川骑上自行车,就发现大狗在身后追他。
大狗的腿伤了一点儿,林川又下来,“你没有家可以回么?”
大狗呜咽了两声。
林川琢磨着,“那我给你找个家,怎么样?”
大狗一听,撒欢似的又围着林川转了两圈。
就这样,林川带着大狗去了玉泉村,直接进了林庆友家。
屋里郑玉梅正在做饭呢,突然听到狗叫还挺诧异的。
出来一看,竟然是林川。
“大川,快进来。”
郑玉梅很是高兴,儿子终于能回来,真的恨不得天天都能看见。
“娘,大哥他们都去地里干活了?”
郑玉梅说道,“可不是,你大哥、二哥还有两个嫂子都去干活了,现在地里收成,忙不过来。”
“娘,我先不进去了,我给你们送条狗过来,它这个右边后腿稍微有点儿伤,我看养两天就能好。”林川说道。
郑玉梅围着这条狗转了转,这条大狗对她还很友好。
郑玉梅老早就想养狗,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狗,唯独他们家没有。
因为她婆婆周秀英怕狗,说啥都不让养。
“成,正好咱家缺条狗,我看正好。”
林川对大狗说道,“以后这就是你家,我得出去干活,回头抽时间来看你。这是我娘,回头告诉你谁是自家人,你好认认。”
郑玉梅笑他,“你看你,像跟人说话似的,它能听懂么?”
林川也觉得自己说太多了,他竟然把这条狗当成个孩子似的在说话。
从玉泉村离开,林川还琢磨呢,没寻思现在过来,要不出门的时候把那个蛤蜊油带着好了。
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再来。
林川到面馆,将该弄的肉都弄好,看看时间差不多,去了趟新华书店。
他要买书,现在是九月份,明年他要带着许春麦一起参加高考!
一连三天,林川都在大亮的面馆干活。
一传十,十传百的,大亮面馆的客流量是与日俱增。
中午饭口过去,面馆里终于安静下来。
林川他们也终于有时间吃口饭。
吃完饭以后,冯亮看看时间,“大川,我先去拉一袋面回来,你费心,帮我看着点儿。”
冯亮离开以后,林川又做了三碗面给顾客。
没人了,他就在前面看着,免得有顾客过来,没来得及招呼。
这个时候门开了,两个人走进来。
林川一看来顾客了,赶紧迎上去,“二位,吃点儿什么?”
蒋雪莹从衣兜里拿出一个手帕,擦了擦凳子,听到林川的声音很是惊讶。
她转头看去,“林川?”
林川倒是认出来是谁了,蒋雪莹和她的父亲蒋明忠。
很奇怪,他们两个怎么会跑来大亮面馆吃面。
林川微微点头,指着墙上的牌子,“我们店的面种类很多,二位吃点儿什么?”
蒋雪莹心下不满,林川凭什么对自己这么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