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阳回去路上,莫名觉得鼻子有点痒:“阿嚏,阿嚏~~~”
嘴里嘀咕一句:“谁又在念叨我了。”
经过周大山家门口的时候,被一道声音叫住:“陆知青你过来下,我有话跟你说。”
“嗯?大山哥你找我啊。”
陆阳想到他家里还有产妇,进去有些不方便,就站在门口位置,还是被周大山给拉了进去,手里被塞了扑腾乱动的……鸭子。
神情有些错愕:“大山哥,你给我鸭子做什么?”
周大山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小声说:“就是今天我没咋处理,你还给我分了三十五块钱,这些钱太多了。”
“我媳妇说了,你不愿意要的话,那就把鸭子给你带回去吃,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陆知青你不要推辞。”
“我知道这有点少,不过以后有啥事你只管开口,我周大山绝无二话。”
看着手里的鸭子,陆阳眼神有些复杂,这个时代的人还真是淳朴啊,真好。
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屋内响起婴儿的哭声。
周大山不好意思道:“陆知青,我去看看孩子,你把鸭子拿回去炖汤喝,这老鸭汤喝着可补身体了。”
“你们当猎户的进山辛苦,不进山的时候就要多补补,不然打猎哪里有力气不是。”
陆阳嗯了一声,从口袋里其实是空间里,掏出来一张奶粉票递过去:“大山哥这个给你,我这里有一张奶粉票。”
“我也没结婚没个孩子的,这奶粉票我要没啥用,你拿着以后买奶粉,孩子饿了能吃点。”
周大山摆摆手不想收,他这都已经占陆知青很多便宜了,哪里还能再要人家奶粉票,这奶粉票据说可难弄到了。
陆阳也不二话,直接塞他手里。
笑着说:“孩子可是珍宝啊,苦了大人也不能苦了孩子,我反正也用不到,在我这不是浪费嘛。”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大山哥你赶紧去照顾嫂子孩子吧,我走了。”
周大山看着他走出门,手里紧紧捏着那张奶粉票,眼睛有些红,吸了吸鼻子进屋里去。
伸手抱过小婴儿,把手里奶粉票递过去:“媳妇,这是陆知青给孩子的。”
李秀兰一怔,伸手接过来看了眼,不是奶粉票是什么,而且还是全国票,这可比那只鸭子珍贵多了。
“哎,人家打猎出力气,你就抬一下分了那么多钱不说,还吃了人家打猎的肉,这咋还能要人家奶粉票呢。”
“一只老鸭子,哪里值那么多钱,咱们这太占人家便宜了。”
周大山抱着女儿轻声哄:“是啊,我也是这么说得,可陆知青人就是太实在了,说自己用不放非要给我。”
“哎呀,还说孩子是珍宝呢,还是城里人有文化说话好听还有本事。”
李秀兰闻言,看向孩子的眼神越发温柔。
“嗯,陆知青跟那些人不一样,一点心高气傲都没有,对谁都那么和善,还不愿意占人便宜实在人。”
“你啊脑子木,以后多跟人陆知青学学,他让你干啥你听话就成,至于村里癞子少来往啊,那家伙可不是个好的。”
“还有谢知青,总觉得他怪怪的。”
周大山连连点头:“媳妇你放心我懂,你们女人心细,说了谁有问题,那我肯定不跟他来往。”
“只是,这人情越欠越多了,以后可怎么还人家陆知青呢。”
李秀兰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这个还不简单啊,冬天不是快来了嘛,陆知青从南方来的,肯定不知道咱们这冬天多冷。”
“你到时候准备木柴的话,多给陆知青准备一份,直接送他家里去就好了。”
“人跟人想长久相处下去,那就是你来我往的事,不可以一直占人便宜。”
周大山连连点头:“好,我知道媳妇。”
*
憨厚老实人陆阳,正推辞着一袋子黄豆:“勇哥真得不用真得,这些豆子你家里留着吃,冬天发豆芽可好吃了。”
周勇神情坚定道:“那不行,我家没啥好东西,你不嫌弃的话就收下黄豆,要是嫌弃的话那就算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陆阳也不好再拒绝,伸手接过来:“行,那我回去发豆芽吃去。”
“诶这就对了,我家还有渔网呢,山下河里的鱼是大队过年分的,那肯定是不能用渔网捞,不过你要进山打猎的话可以带着渔网。”
“山里你抓到的鱼,那都是你的。”
周勇低声说着,见他眼睛一亮心里有数了,嘿嘿,谁不想冬天前多囤点食物呢。
陆阳笑着点头:“好,我明白了,多谢勇哥提醒,那我就先回去了。”
“恩恩,你路上慢一点。”
“好嘞。”
一手提着一只鸭子,一手提着一袋子黄豆,顶着月光回到大队长家。
林素琴听到动静出来,就看到他提着东西回来,有些诧异:“额,这是那两个知青给换得嘛,我记得知青院没养鸭子才对。”
“哈婶子没记错,知青院确实没养鸭子,这是大山哥还有勇哥给的谢礼,婶子看是养着鸭子,还是直接杀了吃。”
“嗯,我看看要是母鸭的话,要不就养着下蛋吃,我还可以给你做鸡蛋炒韭菜。”
陆阳也觉得这样挺好,家里有野鸡鸟还没吃,鸭子他是想吃老鸭汤,可一下都吃完有些太奢侈了。
“好,那就养起来,等想吃了再杀。”
林素琴过来摸了摸,确定是一只母鸭后,招呼大队长在墙角圈一个地方,以后就用来养鸭子了。
*
第二天大队长去找了计分员,把人数工分都统计好,去粮仓清点好剩下的粮食后,准备尽快把粮食分下去。
分完后空出来粮仓,正好用来放土豆,土豆分完后就可以开始准备过冬的木柴,腊月再处理鱼塘的鱼还有年猪。
农忙结束后,不仅没清闲下来反而更忙了,只是都忙活着好事而已。
村民们最盼着这个时候,冬天粮食分多少,意味着冬天家里能活多少人,一旦缺了粮食,那冬天熬不过去的人也多。
陆阳提着布袋子等着,村民们见他来了,热情道:“陆知青来,你去前面排队去,我们在你后面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