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顿·盖兹勒人呢?他回来了吗?”斯特克将军转头看向蔡天童和赫尔曼。
“还没有……”
斯特克将军没有耐心往下听,当即一个电话打了过去,他现在急需这位专攻怪兽生理学的生物专家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将军先生?”
纽顿那似乎永远精力满满的声音传来。
“怪兽脑子找到了吗?”
“还没有,这里也没有存货……不过boss你知道吗,这里可真是个好地方啊!”纽顿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我的天哪!那是二代怪兽的淋巴结!”
听声音纽顿应该是又看到了什么好东西。
“你猜我看到了什么?这里竟然有活生生的寄生虫!我从来没有见过活的!原来只要将它们泡在氨水里……还有……”
现在的纽特就像是一个在万代旗舰店的胶佬,对眼前的事物爱不释手。
“行了,闭嘴,既然没有存货,那么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回来!”
斯特克将军直接打断道,他此时确实有些急躁了,虽然没能得到最新的开菊兽情报有些可惜,不过现在他最想知道的是关于另外那些怪兽的信息。
即便只是一些不那么严谨的推测也好。
这位半路杀出的裂脊者,此时却突然成为了另一种可能威胁地球、威胁人类的存在,这不得不引起斯特克将军的戒备。
另一方面,这位陌生的存在又会对他们炸毁虫洞的计划形成什么样的影响?
会不会阻碍最终计划的实施?
原本已经算是一切摆在台面上,人类与开菊兽面对面拼刺刀的局势,如今陡然又多出了另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使得一切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只是虫洞的问题迫在眉睫,不管是出现什么样的意外因素,原本的计划都必须得进行下去。
炸毁虫洞的任务优先级必须排在首位,其他一切都可以放在一边!
这就是斯特克将军冷静下来之后,脑子里再次坚定的信念。
就算是裂脊者打算对人类下手,也要等他们把虫洞毁掉再处理!
毕竟事情还是得有个轻重缓急,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一件一件完成。
位于基地高处的战时钟再次归零,代表着这一次的怪兽袭击事件结束了。
然而稍微知道一点消息的人都清楚,这次的事情和以往的任何一次情况都截然不同。
开菊兽并非是被人类干掉的,而是另一只怪兽的手笔。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白杰很清楚,自己与开菊兽的战斗是瞒不了人类的。
即便已经毁掉了附近不小范围内的探测体系,但是只要自己还在活动,作用距离起码有几十上百公里的被动声呐也足以“听到”他和开菊兽之间的战斗动静了。
不过只要自己的战斗过程没有直接暴露在人类眼中,几项能力也没有施展,至少人类还不知道。
至少自己的还有很多能力没有使用过,诸如瞬移能力,高强度能量反弹,护盾制造能力等等还没有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来。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能不能用出自己的护盾能力,感觉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能破防自己肉体的东西啊,就算是核弹也得打的中自己才行吧。
白杰并不确定自己的火球在之前有没有被周围的探测器监视到,不过就算人类方知道了也无伤大雅。
他还没想好如何应对和人类的关系,当然这个也并不是他单方面能够决定的,因此在敌我未分的情况下保留一些关键秘密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开菊兽下一次袭击的时间白杰也无法确定。
毕竟虫洞的开放程度是呈快速上升趋势的,虽然上次才刚刚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双重事件,但是根据剧情来看,下一次的袭击直接就是三重事件了。
并且穿越而来的怪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四级开菊兽,甚至还包含了一头传说中的“五级怪兽”。
那也将是出现在这个世界地球上的第一头五级开菊兽。
现在留下了一头活着的半残棱背龟,按照剧情来看,只要是活着的开菊兽都可以进入虫洞,如果直接拉着它进入,那么自己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在先驱世界堵住下一波入侵了。
那里岂不是就能成为自己的自助餐厅了?白杰回忆起原剧情的先驱星球,在电影中展现的先驱文明除了生物兵器并没有其他太多的情报,但是看起来先驱本身是没有那么强悍的,至少他们作为智慧生物本身是没有如同开菊兽那么强大的肉体的。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下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的开菊兽,还会不会是原本剧情中的那几头也是个问题。
这一次尾立鼠和棱背龟,根据剧情和原来人类记忆里的一些分析可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对付人类机甲猎人那叫一个犀利。
尤其是国产暴风赤红和老毛子的切尔诺阿尔法,在尾立鼠和棱背龟的联手袭击之下可以说是很轻易就被干掉了。
这在剧情安排上确实令人腹诽,互联网电影对于东方世界依然饱含着深深的恶意啊。
不过从这两架机甲猎人可以在过去残酷的怪兽战争中幸存到现在,并且分别有着非常耀眼战绩的情况来看,他们在机甲猎人中绝非弱者。
所以更加合理的推测是:一方面尾立鼠和棱背龟确实强大,尾立鼠不愧是最强四级的称号,而棱背龟的能力对付机甲猎人又特别给力。
另一方面,关于人类仅存几架机甲的情报应该早已被开菊兽一方掌握得清清楚楚,怪兽才能瞬间锁定机甲猎人的要害,将之轻易灭杀。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如今在虫洞这头的可不是开菊兽早已熟悉的机甲猎人,而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的白杰这只杰顿。
那么接下来先驱一族的反应就很值得玩味了。
你要说先驱不知道?开什么玩笑,先驱和怪兽大脑绝对是存在着联系的,只是因为第一次病毒入侵时,自己并没有对它进行阻拦,不仅是人类,连先驱也不知道自己的来头,所以这次派来的开菊兽并没有针对自己做出战术上的改变。
既然现在确定自己是敌非友了,那么先驱一定会做出相应的措施。
这些情况都是白杰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毕竟直接关系到接下来战斗的成败。
那么再下一次虫洞的开放又会到达什么程度,到时候又会是几头怪兽同时出现。
这些都要仔细考量。
毕竟是两颗星球、两个种族之间的博弈,白杰想要夹在这中间成功搞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先驱会不会投放非常多的开菊兽,搞人海战术?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力量又会在什么时间段介入进来?会不会全部核弹通通启动?
现在而言,人类一方还没有损失任何一辆机甲,他们的战斗力绝对比电影原剧情中保留的要多的多。
只是这些问题实在太过复杂,并且很多都是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之前很难去猜测和预计的,因此最后白杰也只能将各种念头积在了心底,告诉自己到时候警醒一些也就是了。
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赶紧将之前的收获消化干净,所以白杰加紧努力的消化着触手里的食物。
那是一根属于尾立鼠的前肢,一开始就被白杰用火球炸断的那只。
实际上这对前肢关系到尾立鼠的一大绝招,除了威力巨大的勾尾和喷射酸液之外,尾立鼠的前肢具备着折叠结构,当所有关节都伸展开来的时候,原本看似用于陆地行走攀爬的强壮肢体就会变化为一对尺寸惊人的巨翼。
坚韧的皮膜可以兜住强烈的气流,让扇动巨翼的尾立鼠能够轻易飞翔起来。
这也是尾立鼠号称四级最强的一大原因,其各方面素质非常平均没有短板,拥有的能力更是多种多样,这玩意可是海陆空三栖生物。
不过如此巨型的生物之所以能够飞得起来,与开菊兽相对来说极轻的体重也有着直接关系。
否则以开菊兽表现出的力量,绝对无法带动正常来说起码应该达到几万吨的体重飞行。
它肯定是拽不动自己的。
不过这也不禁让白杰联想起开菊兽的对手,那些机甲猎人也都是些轻得不像话的家伙,他们的自重显然经过一些特殊设计。
电影中尾立鼠将危险流浪者拖拽至平流层的场景,不就证明实际质量远低于常规认知。
还有就是危险流浪者从高空坠落也浑然无事的一幕,这些体重相对来说极轻的家伙在很多时候或许考虑的根本不是重力的问题,而是巨大体积所带来的流体阻力。
就好比一战时期体型巨大的齐柏林飞艇,即便自重达到百吨以上,却也能够轻飘飘的飞起来。
机甲猎人当然没有这么极端,即使未采用气体浮力设计,但其内部极可能采用蜂窝状复合架构——既维持机械强度又实现轻量化,甚至存在大量中空承压舱室。
不过白杰却觉得那些人造机械的内部肯定充满了轻质材料,又或者根本就是一种空心结构。
这些机甲也确实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突出的防御力,整个外部装甲似乎也只是一层不厚的金属壳子而已。
观察实战记录可以发现,机甲的外部装甲防御效能有限,开菊兽的巨爪就能破开。
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防护层更像是包裹在主体框架外的合金蒙皮。
至于机甲入水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释,无非就是除了部分重要部件之外其余部分直接浸水罢了,白杰推测其内部仅关键区域设置密封舱,其余结构直接与海水接触,如同巨型金属骨架在海洋中移动。
就像是一个金属架子直接立在海水里一样。
其实从一些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早期的机甲猎人似乎也不是这种风格,那些第一代机甲之中最早的几款似乎也都是些重量在七八千吨的大家伙。
初代机甲确实存在过近万吨级的重型设计,比如说第一代地平线勇士,重量高达八千吨。
如果参照现代海军装备,对比一下,排水量五千吨的驱逐舰通常都是百米级别的舰体,而高度八十米的初代机甲若达到七八千乃至上万吨自重,完全符合常规材料力学标准。
按理说这样的重量对应机甲猎人七八十米的体型才是正常,至少这样对比起来就合理得多了。
但是之后的机甲猎人却是越来越轻,到了第五代尤里卡突袭者似乎就更轻了。
所以或许机甲猎人的发展思路就是这样的,在保持战斗力和体型的同时,尽量减轻自重。以此来获得更快的速度和灵活度。
尤里卡突袭者的最显着标签也是这么描述:“它是最快的”。
不过这种机甲科技的迭代还有演化轨迹都展示出明确的研发思路:在维持基础战斗规格的前提下,通过材料革新与结构优化持续降低自重。
最主要的是不仅提升动作速率与战术灵活性,还要更大幅缩短跨洋部署周期——好比一架万吨级机甲横渡太平洋所需的海运时长,还有运输成本,怎么可能比得上两千吨级机甲通过空中平台投送的效率呢。
否则动不动就是接近万吨的庞然巨物,运输起来跨越太平洋少说也得用去十天半个月了。
至于机甲猎人为何非要保持那么巨大的体积?
除了“要和开菊兽肩并肩”这种大概不太靠谱的原因之外,或许是因为它本来就没办法做得更小。
单单考虑早期普遍采用的核能动力核心就知道了,核动力发动机的小型化可是个技术难度极高的高精尖问题。
初代机甲普遍采用的核动力系统,其反应堆的微型化至今仍是尖端科技难题。
真以为钢铁侠的微型反应堆是现在人类能搞出来的啊?
更何况钢铁侠的那个反应堆用的新元素也是从宇宙魔方中提取出来的。
而与机甲猎人相配套的传动装置与液压机构同样需要占据庞大空间,诸如或许可以用作力量输出的重型液压机,正常来说体积也都是极大的。
所以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机甲制造标准:以巨型动力核心和机械骨架为基础,搭配轻型材料和防御力相对普通的轻量化装甲,以此构成足以和开菊兽肉搏的机械体。
当然以上猜测仅仅只是猜测,对错不论。(就当是为了逻辑自洽的设定补充)
大口吸收着尾立鼠剩余的生物质,白杰就这样漫无边际的想着,倒也不能说是无所事事,毕竟白杰大概是很难避免在之后的某个时间里要与人类产生接触的。
对于这个环太平洋世界中人类最直接表现出的力量:机甲猎人,当然是越了解越好。
毕竟多了解一下机甲猎人的设计逻辑也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即便只是基于记忆中的影像资料与物理表现的逆向推导,也能为后续行动提供基础认知框架。
因此即便只是猜测也绝非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