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抚州抚安县城外的小码头。
陈老汉今天没摇着他的小破渔船出江打鱼,早上一大早码头被人围了起来,巡检司的人说是有军需物资从码头卸货,旁人不得靠近。
其实陈老汉知道那不过是两国边境走私贸易的由头罢了,尤其看到那九头黑龙旗,就知道那是九州商会的旗子,这些年边境州郡的不少货物都是通过九州商会从南边运过来的,听说连东都都有分号。
今天一天没了收益,陈老汉心里不免有些郁闷,所幸等那九州商会的车队走了后,见江面弥漫起了大雾,陈老汉居然心里头释然了,天气不好,原本就出不得江,权当做休息一天得了。
打不了鱼,就在江岸放了钓竿,吊了几条江鲫,摆上一个小铜炉,热上一壶黄酒,自斟自饮倒也好不自在。
到了傍晚时分,夕阳从远山缓缓落下,湖边被染成了一片金黄鳞纹,一叶黑色小船模模糊糊从一片金色耀光中缓缓驶来,船头站立着一个白衣书生,阳光之中恍若谪仙。
陈老汉揉揉眼睛,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那小黑渔船并没有掌舵的船夫,好像就这样在江中无风自行,那书生一身白衣随江风而动,金光洒落在他俊朗的脸上,显得尤其飘逸出尘。
“乖乖,老丈我莫非见着神仙了?”
小船停在了小码头上,那白衣书生手袖一挥,缆绳自行系在了木桩之上,白衣书生摇着扇子下了船,见陈老汉独自垂钓烤鱼饮酒,便上前微微一笑,开口问道:“这位老丈,可否讨杯温酒?”
书生笑容如和煦微风,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几分亲近,陈老汉心生不出别的念头来,只是马上又拿出一个粗陶碗来,取出温酒壶给满上一杯,举起有些老粗开裂的手颤微着给那书生递过去。
“先生莫要嫌弃才好,粗野之地的寡酒,不好下喉!”
书生笑着接过酒,一饮而下,开怀大笑:“哈哈,厚重浓郁,不错啊!多谢老丈了!”
陈老汉听说这谪仙人夸奖自己酿得黄酒好,顿时喜笑颜开,连忙又给满上一碗:“先生,再来一碗!”
那书生也不推辞,如此连喝了三碗。
放下陶碗笑道:“老丈此酒可有名字?”
陈老汉摇摇头:“没有名字,不过是老汉我经常拿江里打的鱼去集市上换了黄豆,老汉我好酒,偏偏身边没有余钱买酒,故而自己酿了些粗鄙的酒,入不得堂,平日里也就老汉我自己喝喝或者给几个相熟的老友一起同饮?”
“嗯!”
书生沉吟片刻,回头看看夕阳,笑道:“此渡口在西岸,夕阳西下,这酒不若叫做夕度酒如何?夕阳西度,万丈金芒化霓虹!人生到老,才能品出这夕度之酒的各种滋味来!”
“夕度?夕度?”
陈老汉沉吟着,脸上越发欣喜,这眼前的谪仙赐名,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于是连忙起身深鞠一躬:“多谢先生赐名,只是这山野之酒,不登大堂,如此好名字怕是辜负了先生的一番美意啊!”
书生虚手一扶,那陈老汉自行就起了身子,这一动作更是让老汉心中如波涛翻滚,眼前之人绝非常人,老汉更是坚信自己的判断,眼前这人必是仙人无疑。
书生微笑着摇着手中的折扇,看了看停在一旁的一条破船,开口说道:“陈老伯,你这船已经很破了,再用下去恐怕出江打鱼会有危险。”
说着他用扇子指了指刚才自己停在码头的那条小渔船说道:“感谢陈老伯您的赠酒之情,拿条小船我就送你了!”
陈老汉一惊,随即马上跪下拜,不料居然还是拜不下去。
“不必如此,相遇就是缘分,日后出江,您老人家身子不好,就不必自己前往了,你不是还有两个儿子吗?一个让他在江里打鱼,另外一个让他跟你学酿酒吧。”
说罢从自己身上解下一个银袋交给陈老汉:“这里有些银两,你就在这渡口盖一座小酒坊,招待一些过往的客商,我保证你日后必定兴旺,六十年后,我会从这渡口过,届时再来尝尝这夕度酒,希望还是今日的滋味!”、
陈老汉心中又惊又喜,神仙断言,自然错不了,不料今日居然遇到了一场机缘,不过老汉还是想要推脱。
“先生,这酒本就该请先生一起品尝,这钱就…”
“拿着吧!”
那钱袋居然从白衣书生手中飘起,落在了老汉的怀中,老汉惊的说不出话,更无力拒绝。
“这鱼烤得挺香,俾人拿一尾,这钱就权当我买烤鱼的钱吧。”
书生从插在地上的竹签烤鱼中拿起一尾,拿在手中转身而去。
有歌声传来:“夕阳落夕渡,夕渡停孤船,客饮夕度酒,杯尽有余温!”
陈老汉这才反应过来,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钱袋尚在,低头一看地上的陶碗尚在,抬头再一看,那蜿蜒而去的金色小路上,那里还有什么人。
“哎呦,天啊,老儿当真遇到神仙啦!”
说罢纳头跪地,叩首不止!
“多谢仙人赐名!”
往抚安县城而去的一条旷野小路,天色渐暗,白衣夜行,竹签上的烤鱼已经吃完,书生将竹签一甩,那竹签如飞刃一般没入一片空地之中。
书生回头回看看远处的小码头,喃喃自语:“这里的事处理完了,该往北边走走了!”
…
那个原本叫做芦苇渡的小渡口,从这一天开始到日益繁茂起来,打南边不断有货物经过,商家在码头盖起了库房和商号。
陈老汉果真听了那仙人的话,让大儿子代替自己去孚江和定江打鱼,那渔船颇为神奇,无论多大的风浪,虽然渔船也颠簸,但是总能平安的满载而归,打的鱼又大又多。
陈老汉自己在渡口起了一座酒坊,就酿造一种叫做夕度的黄酒,慢慢的跟着南来北往的商客流通,这酒居然成了当地的特产名酒。
多年以后,那个渡口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商镇,名字也从芦苇渡变成了夕渡,在渡口边陈家后人修了一座神祠,供奉的是一个白衣阙阕的英俊书生,那个在渡口发生的三碗黄酒一条鱼换来一个夕度酒的名字,一条渔船还有一袋金子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而陈老汉的后代都遵循着一个祖训,倘若有年轻的白衣书生路过,必定请他喝三碗自家的夕度黄酒。
而后喝了酒的书生中有人高中状元,之后在朝为官,官至一品,乃至之后很多学生趋之若鹜,每年十二月开始,总有书生特地身穿白袍来夕度酒坊讨三碗酒水,陈家人都热情招待,时间长了,免不了多有人入朝,而这夕度酒竟然成了天下十大名酒之一。
六十年后,有一中年文士渡江而来,年若三十许,身穿白袍,依然进店讨酒喝,陈老汉的孙子陈聪见来者气质卓然,安排了一桌好酒好菜,两人同饮了一场酒,喝完酒文士提议想去那神君祠看看,陈聪陪同而去,一路说起先祖的遇仙的经历,感慨万千!
中年文士也没插话,静静听着,看完神仙只说了一句:“罢了,这神像推到了吧!”
这话让陈聪一愣,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而那中年文士径直转身而去。
又有歌声而来。
“夕阳落夕渡,夕渡停孤船,客饮夕度酒,杯尽有余温!”
“是缘不必念,是人不必拜!”
陈聪听完恍然大悟,随即将神像安排换下,另外塑了一尊河神像替换,而那换下的神像被其供奉于陈家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