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沈秋雪仿佛要杀人的目光看向了姜淮,大声开口。
而那些已经站出来的大臣,则是附和道,“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为了天下百姓,发布罪己诏,平天道之怒!”
末尾,张言饶有兴趣的看着姜淮那边。
第一个忍不住要动手的藩王,是晋王吗?那么那天让人忽悠自己去揭皇榜的,会不会就是晋王呢?
不过,晋王这一来就逼迫姜枝晚发罪己诏。
今天敢逼迫姜枝晚发罪己诏,那么明天就敢逼迫姜枝晚发退位诏书了。
啧啧啧,这下有意思了。
而整个金銮殿,在此时都安静了下来。
姜枝晚的面色冷峻,愣愣的看着姜淮,衣袖之下的手死死的握着拳头。
谁也没有想到,姜淮这次来武城,居然是为了逼迫姜枝晚发罪己诏。
如果姜枝晚真的发了罪己诏,那么皇权在藩王那,就彻底失去了意义,到那时,藩王必然群雄割据,大武动乱必起。
沈秋雪在一旁握着剑柄,几次想要抽出去,但又不能抽。
毕竟姜淮还是皇室宗亲,而沈秋雪只是姜枝晚身边的一个护卫,在姜淮真的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之前,沈秋雪不能轻易动手。
“臣等恳请陛下,为了天下百姓,发布罪己诏,以平天道之怒!”
扑通几声,以姜淮为首的这些个大臣都跪了下来,大声开口。
这是以天下百姓来要挟姜枝晚,让姜枝晚不得不做出选择。
该说不说,姜淮的这一步棋,走的还是不错的。
姜枝晚如果真的承受不住压力,发了罪己诏,姜淮这个实力最强的几个藩王之一,自然也就有了机会。
姜枝晚如果不发罪己诏,就可以给姜枝晚扣一个昏君或是暴君的名头,姜淮一样有机会。
里外,姜淮都是不吃亏的。
姜枝晚隐藏在衣袖里的拳头被捏的咯吱咯吱响,死死的咬着牙,脸色阴沉的仿佛可以滴出水来。
目光一扫,包括兵部尚书王焕在内的几个大臣,全都是姜淮的人。
虽说姜枝晚知道有些大臣会被收买,但当看到这么多大臣都被收买的时候,难免还是会有一些失落的感觉。
自己这个女帝,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就在这个时候,萧长青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朝着姜枝晚抱了抱拳,大声开口,“陛下登基乃是天命所归,何来的惹怒天道一说?且,晋王封地内是否存在地动灾害还未可知,下官是否可以认为,这都是晋王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到目前为止,除了沈秋雪之外,真正为姜枝晚说话的,也就萧长青一人。
萧长青眼角余光扫了一眼站在角落里打着哈欠的张言,心里一阵冷笑。
这第一个站出来拥护姜枝晚的人,必然可以得到姜枝晚更多的信任。
而张言却是在那边不为所动,差距这就体现出来了。
姜枝晚看向萧长青那边,眼中露出一抹满意之色,开口说道,“萧爱卿所言不错,朕从未听闻西南之地地动灾害一事。”
姜淮抬头,挤出了一滴眼泪,抬手抹了抹,声泪俱下的开口,“陛下有所不知,地动灾害一出现,臣就马不停蹄的赶来武城汇报陛下,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什么差不多?
萧长青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劲,面色猛的变化。
然而还没等萧长青细细思索,外面便传来了一声急切的声音,“报!”
一个卫兵扑通一声跪在了金銮殿门口,大声开口,“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地动灾害,百姓死伤惨重!”
听到这话,姜淮的脸上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
而姜枝晚则是微微愣神,意识到不妙了。
姜淮这一次逼迫自己发布罪己诏,显然是预谋已久,这点小错误,自然是不会犯的。
萧长青脚步一个踉跄,面色变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努力思索破局之法。
此事的朝臣,有不少非晋王阵营的,也都在心里犯嘀咕,难道晋王说的都是真的?
不过毕竟是读过圣贤书的,也不至于这么简单就信了姜淮的话,只不过,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而这个时候,张武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张言身边,一巴掌就拍了过去。
“臭小子,这可是获取陛下信任的好机会,你还在看戏?”
这要是获取了姜枝晚足够的信任,不说真的拿下姜枝晚这个女帝吧,至少赐婚一个好的婚约对象,那还是可以的。
在这个方面,张武还是很积极的。
“爹你拍我干什么,孩儿刚准备站出来呢。”
张言摸了摸自己的头,说道。
这给拍多了,痴症复发了怎么办?
“那还不快去?”张武踹了一脚张言,怒其不争的开口。
丢你老母的,为了这傻儿子的婚姻大事,自己还真是操碎了心。
这个时候,姜淮正开口逼迫姜枝晚,“陛下,臣恳请陛下为天下百姓计,颁布罪己诏,以平天道之怒,以免我大武生灵涂炭啊。”
正好,姜淮说完就看到了被踹出来的张言,有些疑惑。
他倒是认识张言,张府的傻公子,这段时间倒是出了些风头。
但他也知道姜枝晚只给了张言一个户部六品小官,怎么会在今日的朝会上?
姜淮抬眼看了一眼姜枝晚,发现姜枝晚眼中闪过了一抹安心?
“张爱卿可有何要说的?”姜枝晚看向张言,问道。
一旁的萧长青也看向了张言,冷哼一声,开口说道,“张大人,可要想好了再开口。”
“那就多谢萧状元提醒了。”张言笑了笑,拍了拍萧长青的肩膀,这才抱拳说道,“陛下,臣的确有话要说。”
说着,张言转头看向了姜淮,嘴角微微的上扬,开口说道,“晋王说陛下惹怒了天道,但下官很好奇,晋王可有何证据?”
姜淮抹了一把眼角硬挤出来的泪水,开口说道,“自然是有证据的。”
说着,姜淮看向了在场的大臣,大声开口,“诸位不妨也好好想想,我大武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天灾连年,是为何?”
“如今大武境内满是灾民,虽说赈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若是灾年持续呢?”
“不仅如此,先帝在位时,大武境内极少天灾,本王一开始也是不信陛下登基惹怒天道一说的,只是有不少百姓都在流传,到了现在,本王也只能为了百姓,恳请陛下颁布罪己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