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长安城东二里许。
卧龙寨三当家薛贵骑上马,跟两位兄长挥了挥手,往春明门走去。
那天告别李辅国后,薛贵赶紧回到寨中,跟大寨主鲍龙、二寨主赵虎说明了情况。二人一致赞成归顺朝廷。
当天,他们收拾了寨中细软,放火烧了寨子,往西疾行。
昨晚快到四更时,终于赶到了长安城下。
为了避免惹麻烦,薛贵让队伍驻扎在离城二里之处。自己则单人匹马来到城下,说明情况,以免城中军队向他们发起进攻。
城上守军事先已经得到了高适的命令,只是警戒而已,并没有发出警报。
卯时正,薛贵又骑马来到春明门外。
此时,春明门已开,守门军士正在严格盘查过往行人。虽是戒严,必要的进出还是允许的。
薛贵拿出李辅国的令牌,来到军士面前,说道:“军爷,小的奉李辅国李公公之命,前来投军。”
军士一看是太子府的令牌,赶紧带他去见他们的旅帅。
“旅帅,此人持有太子府的令牌,说是奉李公公之命前来投军。”军士禀报道。
旅帅接过令牌,问道:“壮士,你是否来自城东那支军队?”
“正是。”薛贵恭敬地回答。
“既然如此,请随我来。”旅帅说着,将薛贵带到城墙上。
高适正在城墙上巡视。战斗即将来临,他必须做好准备。礌石、灰桶、桐油、床弩等守城器具,他都亲自检查。
灶台和铁锅也都已经准备好了,柴火都堆在一边,金汁和人中黄也于昨晚挑上了城墙。如此热天,城墙上臭气熏天,苍蝇乱飞。
不说别的,这些守城器具中,金汁和人中黄的准备是最充分的,管够。
看着匠人们挥汗如雨地在改造投石车,高适不由得一阵欣喜。
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台新式投石车就快改造好了,只等着安装配重箱,然后再进行调试。
按照这个速度,最多三天,就可以完成全部城东这一百二十台投石车的改造。
“将军,城东民军首领来了。”见到高适,旅帅赶紧上前禀报。
高适应了一声,转过身来,薛贵连忙上前行礼。
“壮士请起!敢问壮士尊姓大名?”高适一脸的和蔼。
“禀高将军,小人乃河西县卧龙寨三寨主薛贵。小人上面有还两个兄长,大寨主姓鲍名龙,二寨主姓赵名虎。”薛贵详细地禀报道。
“甚好甚好!”高适满脸堆笑,问道,“你们卧龙寨有多少人马?”
“禀高将军,卧龙寨共有一千二百三十五人,另有马三百五十匹。我等原来都是府兵,参加过南诏之战,不得已才沦为了响马。”薛贵禀报道。
“既然是府兵出身,如此甚好!”一个山寨,不仅有一千多人手,还有三百多匹马,这是一个上等折冲府的实力。
上等折冲府折冲都尉可是正四品上的军官,比卫军中正四品下的中郎将还要略高一点。
此等实力别说河西县奈何不了,就是冯翊郡也得掂量掂量。
这样的一股力量,若是能收入自己麾下,那就更好了。
神策军才一千五百人,而且还拨付了一些给太子充当侍卫,确实有必要补充人马。
而且,即将来临的战斗肯定会十分惨烈,等打完了再补充,那就来不及了。
“你等既已归顺朝廷,可愿跟随高某?”高适问道。
“我等坚决服从朝廷命令!”薛贵回道。他们能归顺朝廷,全凭着李公公的举荐,一切应以李公公之命为准。
现如今,李公公不在,自己如何能背着李公公另投他人?
高适听出了薛贵的弦外之音,当即说道:“薛壮士误会了,高某并非要夺李公公所爱。
如今你等初来乍到,对城中一切都不熟悉。不如先跟着高某守城,待李公公回来之后再作区处。如何?”
“我等愿意追随高将军,随高将军杀敌建功,报效朝廷!”听高适如此一说,薛贵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从命。
高适闻言大喜,转头吩咐那名旅帅:“你带几个人,随薛壮士到城东,迎接卧龙寨壮士进城!”
旅帅领命,与薛贵走下了城墙。
高适也有自己的盘算。虽然才跟薛贵见了一面,但他觉得,此人很有一些血气。若是能收伏这帮人,让他们出城去对付叛军的斥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不用担心他们会投降叛军。
李辅国不过是一个太监而已,怎么可能让他掌握那么多兵马?
既然让我高适碰上了,那就不好意思了。
不一会,卧龙寨的响马就走到了春明门外。
高适站在城墙上,一眼望去,前面是三百多名骑兵,虽然没穿甲胄,而且还经过了连日的急行军,却依然充满了精气神。
高适不由得暗暗称奇。这样的兵,自己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高适来到城楼上,要来纸笔,当即写了一张禀帖:冯翊郡河西县卧龙寨响马共计一千二百三十五人,另有马三百五十匹,经李辅国劝降后,尽数归顺朝廷。为加强城东防御,恳请将其划归末将指挥,编入神策军,另立神策后营。
根据其人数,拟设校尉三人,其中步兵两人,骑兵一人。下设旅帅、队正若干。
另,请求拨付明光铠一千二百三十五套,短刀八百八十五柄,横刀三百五十柄,马槊三百五十支,其他武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为盼。
写完之后,差人火速送往兵部。
这时,旅帅带着三位寨主上城来见高适,高适满脸春风地迎了上去。
三位寨主赶紧向高适行礼,口称“小人”。
“诶,不要小人小人地叫了。本将已经飞马禀报兵部,建议擢升三位为校尉。”高适说道,“还有甲胄、兵器,也由兵部拨付,很快就到。”
“感谢高将军栽培!末将等人披肝沥胆,感激不尽!”三人拱手齐声说道。
“你们三人,谁擅长使用骑兵?”高适问道。
“末将在折冲府时就是骑兵,两位兄长都是步兵。”薛贵说道。
“如此甚好。那就任命你为骑兵校尉,鲍龙、赵虎为步兵校尉。”高适笑着说道。
“末将谨遵高将军将令!”三人齐声说道。
高适又让人领着卧龙寨人马前往军营安顿,三人千恩万谢,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