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敌军这边则是完全崩溃了,侦察营这边的火力太过猛烈,幸存下来的警卫兵,现在只敢躲在掩体后瑟瑟发抖。
眼睁睁地看着四周的战友,不断被流弹、弹片、子弹击中倒下,或在爆炸中灰飞烟灭,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一名梧南军中校,看着那些不断夺走自己部下姓名的装甲车,惶恐的拉起躲在石头后面瑟瑟发抖的潘诤询问道:
“潘副旅长,敌人有好多装甲车,现在已经压上来了,我们现在怎么办?”
“什么,敌军还有装甲车?”
被拉起来的潘诤闻言,壮起胆子伸出头定睛一看,看着那几十辆冲出树林,正缓缓朝着这边碾过来的装甲车。
再看看四面八方死伤大半的部下,脸瞬间比吃了绿豆苍蝇还难看道:“徐副参谋,全旅兄弟报销了大半,我们也算报道了大帅的恩情,让兄弟们投降吧!”
“副旅长,你给咱们剩余的兄弟留了活路……”中校满脸苦涩的点了点头。
就在两人商议投降事宜的时候,装甲车已经开到了他们的跟前。
旁边的数百名步兵散开成线式队形,拉开数道漂亮的散兵线。
一名班长拿着扬声大喇叭,“我军优待俘虏,缴枪投降者不杀!”
话音刚落,数十杆明晃晃的白旗,便如同商量好了一番同时支了起来。
“对面的兄弟,不打了,我们投降……”
“是呀,你们可别开枪啊,我们这就把枪丢了……”
看着不断冒出来投降敌军士兵,侦察营这边的士兵,迅速揣着枪冲了过去,“把枪丢到地上,手给我举起来!”
一辆Sdkfz234型侦察车的炮塔舱盖打开,一名少校从内钻出跳下了车。
接着,一名中尉便向着他小跑而来,敬完一军礼后汇报大声道:
“报告营长,战斗圆满结束,敌军已经成建制地向我军缴械投降!”
少校抬起右手回礼,然后便扫了一眼不远处,七歪八翘的榴弹炮、弹药车,以及那些在刚才的战斗中,被炮弹炸断手和脚,被子弹、流弹、破片所伤,倒在地上痛苦哀叫的伤兵和马匹。
指着他们,对中尉给予指示:“组织下卫生员,去看看那些敌军的伤兵,根据伤情给予他们必要的救治,伤情过于严重的重伤员,直接给他一个痛快的。”
“还有那些榴弹炮,派人查看一下炮的情况,完好无损的标示出来,待会让榴弹炮团派火炮牵引车过来全部拉走。”
“是,营长!我这就下去安排!”中尉点了点头,然后便下去处置了。
一名嘴角叼着香烟的上尉,紧跟着来到少校的面前,从兜里拿出一盒蓝鸟牌香烟,从盒中抽出半根散给少校说道:
“营长,抽根烟缓缓吧。”
见少校毫不客气的接过香烟,上尉也拿出打火机帮其点上,嘴上念叨道:“还好都是些榴弹炮,不然我们恐怕要遭遇不少的伤亡,才能拿下这个炮兵旅。”
少校的鼻孔喷出一缕青烟,尼古丁的刺激使他眉头舒展,点了点头回复道:
“都是些动辄数吨的重型榴弹炮,这些家伙太过于沉重了,敌人根本就没有机会,移动并操控它们向我们开炮。”
“如果是一个大量装备山炮、野炮、步兵炮这种轻型火炮的炮旅,我想上头,也不会派我们来执行这种任务了。”
现代火炮的种类其实有很多种,加农炮、榴弹炮、野炮、山炮、步兵炮、迫击炮……他们皆有其各自的用处。
像榴弹炮的身管较短,弹道也比较弯曲,只适合使用间接瞄准射击法,通过曲射来打击敌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
打击垂直目标和装甲目标,这种任务通常是由平射炮、反坦克炮、步兵炮、野炮、山炮……这类重量相对较轻,自身较为娇小的火炮来完成的。
……
另一边,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后方野战榴弹炮团,针对梧南55步兵师的饱和式炮击,也逐渐地平息了下去。
猎虎岭入口的北面,等候已久的四营和二营,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
两千余名整戈待发的士兵,在18辆四号中型坦克G型和数百辆装甲车的掩护下,谨慎的朝着已经被海量炮弹,摧残得面目全非的梧南55师的压了上去。
而从猎虎岭两道山岭上,急行军下来的一营和三营,也是默契从另外一个方向,朝着梧南55师的位置摸了过去。
为了歼灭梧南第55步兵师,此战卫国军出动了第90装甲掷弹兵师的一、二、三、四营,共计四个步兵营,外加一个坦克连、一个野战榴弹炮团。
随着两股部队越发的靠近梧南第55师,宛如炼狱般的景象,逐渐映入了众人眼帘,整个乌漆麻黑的地面,除了七零八落、散落的马车、枪炮零件之外。
还有海量的残破不堪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更多是残肢断臂,空气中则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
一名坦克车长通过一套安装在坦克上的老式扬声器,对着荒芜的四周说道:
“我军优待俘虏,缴枪投降者不杀,切勿负隅顽抗,自寻死路。”
坦克上的喇叭不断嚷着,四个步兵营的共计四千余名士兵,像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般,朝着四面八方分散开来。
一名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少尉,指着远处的一片大小不一的漆黑炮弹坑,对着身后的三名班长吩咐道:“那里看到没,你们各带一个班,给我过去搜搜。”
“是,连长。”三名班长点了点头,带着人拉出数道散步线摸了过去。
“外面的兄弟,别开枪!”说着,几十名有所感应的残兵,便将步枪高高举过头顶,径直从炮弹坑中探出身子来。
“我们也要投降!”话音刚落,十几名衣衫破烂、满脸血污的士兵,便将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从一堆被炮弹摧毁得面目全非的大树残躯后面站立了起来。
随着这张大网不断地收紧,残存的梧南军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丢掉武器,高举双手,无条件地向卫国军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