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爷子的好心情任谁都能看出来,江二婶光是看着,牙都要咬碎了。
爱出风头的小野种!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两口气,才勉强将心底的恨意压了下去,趁人不备,她怼了下自家男人,示意他赶紧上前。
“爸,”江老二挤出笑来,恭声说道,“这是儿子从拍卖会上拍下来的玉壶春瓶。”
江老太爷坐直了身子。
江老二眼底闪过一抹得意,瞥了江爸爸一眼,这才拍了下手,示意助理将瓷器送了过来,光看品相,这玉壶春瓶确实是上上品,釉面光洁,色彩莹润,就连瓶口处细小的裂痕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颇具古典的诗意之美。
“好!”
江老爷子对古董是真爱,碰都不舍得碰一下,感慨道:“它可有些年头了。”
“爸,您是这个,”江老二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宋代的瓷器,可不是有些年头了,爸你知道的,我不懂古董,拍卖会说什么就是什么。”
“确实是个好东西。”
“也只有好东西才配得上您,”江老二瞥了眼龙团团,意有所指地笑说,“那些破玩意我可不会拿到爸面前碍爸的眼,当心被人笑话。”
江老爷子脸上的笑意淡了下来,看了江老二一眼,道:“什么好的坏的,哪有心意到了重要?别着相了。”
江老二表情一僵。
江二婶也有些坐不住了,自家送的古董都不如小野种画的破画讨喜?那她这钱不是白花了吗?忍不住道:“爸,我这人俗,说话也直,这谁不知道钱花了多少,心意就是多少啊,拿些破玩意糊弄爸,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行了,”江老太太给江二婶使个眼色,挤出假笑,说,“知道自己俗,还这么多话。”
看不到老爷子脸色难看吗!
江二婶自然也看到了,可她不甘心,她憋屈啊,她自认对老爷子十分孝顺,怎么老爷子就这么偏心呢?对老大家只见过这一次面的小野种都比对自家耀耀上心,她根本忍不了。
她小声嘟囔:“可我说的也是实话啊。”
“爸爸。”
龙团团仰起了小脑袋,巴巴地看向江凛,脆生生地问:“爸爸,宋代系什么代呀?距离现在有多少年呀?”
江凛:“……”
天杀的!
你去问宋代人啊,问我我怎么知道!
他耳根都红透了,求助地看向江爸爸,江爸爸噎了一下,心里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刚要开口,就听到江老二笑眯眯地说道:“宋朝距今能有一千来年了,阿凛啊,你这小年轻可得多读书啊。”
“可不,”江二婶撇撇嘴,“我家耀耀可爱学习了。”
“你家耀耀才上幼儿园吧?啧,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还考过第一呢,可惜啊,你家耀耀只能考倒数。”
“他才多大,”江二婶不以为然,“等他上了小学就好了。”
上了小学你会说等上了初中就好了,上了初中又可以说上了高中就好了……就连江耀突然嘎了,你都得说入土为安就好了,还得是你啊!
江凛咂咂嘴。
江二婶气道:“你这是什么表情,我家耀耀说不定都知道宋代距离现在能有一千年,你连这不知道!”
“可系……”
龙团团掰着自己短短胖胖的小手指头,小声问:“可系这个瓶瓶不是一千年前的瓶瓶呀,二爷爷系不系记错啦?”
“你懂什么?”江二婶嗤了一声,“这是不是古董我们能不知道?”
“记错什么记错!”
江老二的脸色有一瞬间的难看,呵斥出声:“这么重要的事我能记错吗!大哥!你能不能管管你家孩子!”
龙团团被江老二的突然爆发吓了一跳,迈着小短腿就往江凛的身后跑,躲在江凛的身后,还不忘反驳:“二爷爷记错了,为什么不承认呢?”
说着,小家伙伸出胖手,指向玉壶春瓶:“它明明系三十天前做出来哒!”
江老二面皮都狠狠一抽,眼底闪过一抹凶戾,咬牙道:“胡言乱语!”
“团团才没有乱说!”
龙团团气鼓了小脸儿,大声道:“团团是乖孩子!从来不说谎!瓶瓶不是旧瓶瓶!瓶瓶是新瓶瓶!”
说着,她又哒哒哒地跑向玉壶春瓶,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肯定地点点头,说:“它身上没有泥土的味道,一定是新瓶瓶,团团才不会说错呢!”
“你!”
江老二死死地盯着龙团团,眼睛里全是红血丝,凶恶的模样堪比地狱里的恶鬼,二话不说,扬起蒲扇一样的大手对着龙团团的脸就扇了下来!
江家人从上到下都是大高个儿,江老二更是五大三粗,硬是把本就矮墩墩的小团团衬成豆丁大小。
这一巴掌要是落下来,恐怕会要了龙团团半条命!
“团团小心!”
“你敢!”
“住手!”
几道声音同时响了起来!
可龙团团速度更快,江老二的巴掌还没落下来呢,她就嗖的一下跑远了,江老二的大手狠狠地扇到了墙上!
疼痛让他面部都扭曲一下!
“你妈的!敢打我闺女?!”
江凛一脚踹到江老二的肚子上,江老二一个趔趄,还没站稳,就被江凛按到地上,拳脚像雨点一样,“噼里啪啦”地往江老二的脸上砸,一边砸,一边骂:“我让你打!我他妈让你打!你他妈个杂碎!”
“江凛!”江爸爸厉声道,“你给我起开!”
江凛冷笑。
拳头砸得更凶了!
江爸爸实在是找不到能打的地方了,对着江老二的小腿就是一脚,踢完他也不解恨,又使劲儿碾了碾,咬牙道:“你怎么对我,我不在乎,但你敢对我孙女动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一想到小团子差点儿被这畜生扇飞,江爸爸下手更狠了,江老二的几个弟弟连手都拉不住他!
“别打了!别打了!”江二婶尖叫道,“流血了!他都流血了!快住手啊!爸!你管管他们啊!你真要看着江凛把你儿子打死吗?!”
江老太太也劝:“孩子吃了教训,长长记性就行了,别闹得太大,到时候不好收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