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提出不同意见的,竟然是看起来粗犷豪迈的秦彦。
“这三人和于少保关系密切,朝夕相处,若是有心加害,必然是防不胜防,何必大费周章呢?”
秦彦的话就如同他的性格一般,直来直去,从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他说的也很有道理!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他们三个想要谋害于少保,有的是机会,甚至可以无声无息,何必搞出这么大一场火?
陈寻却似乎早有准备,笑着说道:“我只是根据当前的情况做出推理,是否真实还未确认。”
“秦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您似乎忽略了一点,下手之人是否从一开始就想要于少保的命?”
“据下官所知,于少保文武全才,算得上是本朝数一数二的名臣!更重要的是,他曾经主持九边防务,一手打造了防御体系,一直延续至今。”
“这样的人,若是能够为适当的人所用,其价值抵得上十万精兵!”
秦彦一怔,他素来以为是敌国的细作想要毁我朝干城,却从来没有往这个方向上去想。
“荒唐!”
秦彦呵斥道,“于少保一片丹心,可昭日月,岂会认贼作父,背主求荣?”
陈寻不愠不怒,淡淡的说道:“下官并非说于少保投敌,只是猜测有人试图策反失败,这才想要以一场大火将所有罪证掩盖。”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料想到两位大人来晚了,有了追查此案的可能性!”
“当然,这只是我的揣测而已,并无实据,仅供两位大人参详。”
顾襄听了许久,也思考了很久,他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微笑,颔首赞道:“他们肯定也没有想到,陈典史慧眼如炬、断案如神,实在是了不起。”
他这么说,便等于变相赞同陈寻的判断,秦彦还要争辩之时,却看到不远处车队正缓缓而至,知道这是宜城县的赈灾物资到了,便也暂且缄口不言。
“大顺,想不到这次是你领头,看来是你那个主簿二叔想要替你谋个前程吧。”
陈寻看到熟人,照例要寒暄一句,也只是随便调侃而已,并无深意,但听到王顺的耳中,却是面色一变。
王顺想起临出发之前,王主簿亲自将他拉到一边,面授机宜,让他将永胜乡的一切重大事项通过每日往返的壮丁向其通报。
“记住,这是县令的秘密命令!若是干好了,以后在县衙里便有你的一席之地!”
原本他能够参与永胜乡赈济之事,既是行善,又能得到县衙的补贴,是极好的事情,但王主簿这么一说,倒像是将自己当成了奸细一般,让他犹豫了片刻,不想答应。
王主簿何等通达,当即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放缓语气说道:“永胜乡赈济是大事,县令大人很关心,但陈典史公务繁忙,总要有个人传递信息才好啊。”
“二叔怎么会害你呢?等你回来之后,县令便将你调入县衙当捕快了!”
在这一番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王顺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一明一暗两个差使。
“四爷,您别开玩笑了!”王顺讪笑道,“只不过给您打个下手,卖卖力气而已,还要四爷多照顾!”
天色已暗,陈寻也没注意王顺的神情,便吩咐道:“既然来了,那便去找小乙交接,他已经撑了很久,手头上物资、人员都缺!”
说曹操、曹操到!
就在此时,燕小乙一溜小跑冲了过来,没看到身边的王顺,开口便嚷道:“有人看到了,有人看到了,宗老爷子家里在黄昏时分有人离开!”
他话还没说完,肩膀上便挨了重重一掌,竟是来自陈寻。
陈寻皱了皱眉头,说道:“大顺刚到,你领着他去熟悉一下情况,让他统筹救灾之事,你再回来禀报!”
“好,好,大顺的速度不慢嘛。”
燕小乙明白了陈寻的暗示,连忙笑着打哈哈,说道,“你快跟我过来,再让同来的兄弟一起帮忙。”
过了半晌,等燕小乙再度返回之时,那些民夫均已各安其职,挑灯夜战,为伤员、灾民搭起简易棚子,又开始将尸体集中清点、分辨身份,做好掩埋的准备。
“说话做事毛毛躁躁,老是没有长进!”
陈寻压低声音训斥道,“此事乃是重要机密,岂可轻易宣之于口?”
虽然燕小乙的年纪比他还大了好几岁,却连连点头称是,不过方才他的那一句话倒是勾起了顾、秦二人的兴趣。
“不要啰嗦了!此地并无他人,赶紧将你听到的说出来!”
面对秦彦的催促,燕小乙说道:“小人在安排郎中救治一名多处被烧伤的男子之时,看他似乎清醒,便问他有没有看到宗老爷子家有什么异常。”
“一开始他毫无反应,但我正要离开之时,他却突然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死死抓着我的胳膊,嚷嚷起来。”
“来来回回就是一句话:他们离开了,离开了,为什么不救我们!”
燕小乙揉了揉被抓到淤青的胳膊,接着说道:“我便尝试询问道,何时离开?有几个人离开?除了宗老爷子之外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这是三个关键的问题,若是有肯定的答案,便能大大有利于案情调查。
“他怎么回答?”
面对三人急切的目光,燕小乙却摇了摇头,无奈道:“他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但喉间发出咯咯的声音,什么话都没说出来便晕了过去!”
“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我看他那只受伤较轻的手竖起了两个指头!”
“我听郎中说,像他这样的伤情,又受了刺激,没有个三五天很难清醒过来。”
陈寻沉思了片刻,眉宇之间反而轻松了些,缓缓说道:“如果是两人离开,那其中一个便是于少保,另一个多半是挟持者!”
“也就是说,火起之前于少保就离开了永胜乡!”
这是最合理的揣测,顾、秦二人也点头称是。
“四爷,两位大人,小人以为再多问一些村民,或许能得到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