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多辩解道:“秦部长,可现场种种迹象都指向自杀啊,难道这些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高育良郑重其事道:“钱多多,研判案件,最忌讳主观带入。
正因为庞伟教授研究领域特殊,所以不能只看表面。
万一真有间谍组织插手,他们的手段可是很隐蔽的,不能被这些假象迷惑。”
祁同伟附和道:“育良书记说的对,我建议继续勘查现场,说不定还有遗漏的线索,能解开这其中的谜团。”
秦启明点点头:“我同意祁厅长的观点。没错,当务之急是继续找证据,而不是在这里争论不休。”
钱多多面红耳赤。
一时间无地自容,匆匆忙忙走了出去。
祁明辉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庞伟书架上的研究资料摆放得整整齐齐。
一个决心赴死之人,怎会有这般闲心整理资料?
实在不合常理。
书架上的书,客厅、卧室乃至卫生间的一切,都摆放得井井有条。
笔记本电脑看似未被动过。
可祁明辉一瞧,发现它摆放得有些歪,并未完全放在散热支架上。
这里面可能有猫腻,或许有外人动过。
勘查完现场,祁明辉梳理庞伟教授的人际关系。
从学校了解到,庞伟近期状态良好,工作积极,正紧锣密鼓筹备新的省部级科研项目。
家庭和睦,经济状况极好,怎么看都没有自杀动机。
祁明辉把调查重点转向庞伟身边的人。
从学生口中得知,庞伟有个博士生叫李阳。
最近和庞伟在学术观点上冲突激烈,两人为此没少争吵。
李阳有作案动机。
不被表象左右,于细微处寻线索,抽丝剥茧,真相渐明。
....................................
李阳被带到祁明辉和赵东来面前。
他有些慌张,眼神躲闪,不敢直视面前穿着警服的两个警官。
祁明辉打量着这个瘦弱的年轻人,“李阳,我们今天找你来,是想问一下关于庞伟教授的事。”
李阳搓着衣角,点点头:“两位警官,我…… 我知道,老师他……”
赵东来盯着李阳:“听说你和庞教授最近因为学术观点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争吵过很多次。”
李阳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是……是有这回事。我们只是学术上的争论,各抒己见。
我真的很敬重庞教授,一直把他当作我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祁明辉微微皱眉,继续问道:“李阳,那你怎么解释这些争吵?有人说你们吵得很激烈,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希望你如实回答。”
李阳赶忙摆手,着急地辩解道:“真的没有那么严重!学术观点不同很正常啊。
我绝对没有因为这个,对老师......不信你们看我的手机。”
翻看着他和庞伟的微信聊天记录,基本符合李阳的讲述。
赵东来正襟危坐道:“李阳,今天上午你在做什么?”
李阳连忙回答:“我在汉东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一直在阅览室里,没离开过。我希望你们尽快抓到杀害我们老师的凶手。”
祁明辉和赵东来对视一眼。
李阳表面看很紧张,回答却是滴水不漏。
祁明辉说平静的说:“你别着急,我们会去核实的。希望你说的都是实话。”
命案必破。
祁同伟立刻派人去图书馆核实情况。
没过多久,派去的民警回来报告,李阳确实有借阅记录,图书馆阅览室的监控视频也显示案发时他一直在那里。
赵东来有一丝失望。
他深吸一口气,“李阳,你再仔细想想,庞教授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奇怪的人,或者他有没有跟你提过一些让你觉得不对劲的事?”
李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我…… 我真的想不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庞老师平时就专注于研究,接触的人大多也都是学术圈里的。
但有一次,我听到老师在电话里和人争吵,好像提到了研究成果什么的,具体内容我没听清。”
赵东来立刻追问:“电话里?你确定吗?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
李阳努力回忆着:“大概是一周前吧,具体哪天我记不清了。
当时老师在办公室,我去找他,走到门口就听到他大发雷霆,我就没敢进去。”
祁明辉握紧了拳头,付出了努力,却很失落。
“好,李阳,你提供的这个信息很重要。如果你之后再想起什么,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李阳赶忙点头:“好的,警官。我也希望能早点找到杀害老师的凶手,让他被绳之以法。”
案件侦破如行迷宫,线索或真或假,需谨慎甄别,不放过一丝可能。
....................................
祁明辉建议扩大调查范围,对庞伟在校内的社会关系展开全面梳理。
李阳的室友管芯忠进入了祁明辉的视野。
管芯忠读博已经到了第八年,迟迟未能毕业。
祁明辉单刀直入:“管芯忠,你和庞伟教授关系怎么样?”
管芯忠十指交叉,“警官,很好啊!”
“听说你读博八年还没毕业,和庞教授因为毕业论文有摩擦?”
管芯忠愣了一下,眼神闪躲,“是…… 是有这回事。庞老师对论文要求高,我一直在努力修改。”
祁明辉察觉到不对劲,盯着管芯忠:“那案发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管芯忠想了想,说道:“案发那天,我一整天都在宿舍写论文,中途除了去食堂吃饭,没去过别的地方。”
赵东来问:“有人能证明吗?”
“那天李阳一大早就去图书馆了,我一直在宿舍,没有出门。”
祁明辉立刻换了个话题,继续问道:“你说庞教授对你论文不满意,具体是哪些方面?你们最近一次因为论文争吵是什么时候?”
管芯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老师觉得我的研究深度不够,创新性也不足。最近一次争吵…… 就是三天前吧。
庞老师说如果我再不改进,可能会影响我毕业。”
询问结束,祁明辉低声道:“赵叔,我认为管芯忠嫌疑大,矛盾突出又无可靠不在场证明,得重点查。”
赵东来点点头:“嗯,案子复杂,疑点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