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一路“突突突”地冒着黑烟,活像个黑风老妖,一路颠簸着来到了大龙姥姥家的村口。
村口处,七八个半大小子正聚在一块儿,用筛子扣家雀玩得正起劲儿。听到这突突突的声响,他们好奇地停下手里的动作,纷纷扭头张望。
大龙娘刚一靠近村子,眼眶就不自觉地红了起来。她心里泛起一阵酸涩,自己嫁给大龙他爹都快二十年了,可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刚嫁过去那几年,还在生产队的时候,一年到头也就只能回一趟家,实在是路途太远。后来,县上奖励给大龙他爷爷一辆自行车,这才有了方便点的交通工具,一年能回娘家一两趟。
在看到你一伙孩子时, 大龙娘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侄子四虎子,她扯着嗓子喊道:“四虎子!”声音在冬日的寒风里传得老远。
张大龙听到娘的呼喊,赶紧踩下刹车,停下了拖拉机。
这边,四虎子也听见了姑姑的声音,眼睛一下子亮了,撒开腿就跑了过来,兴奋地喊着:“二姑!”那七八个原本在玩扣家雀的半大小子,也被拖拉机吸引,一窝蜂地围了上来。
大龙娘满脸笑意,对着四虎子说道:“虎子,快上来,走,回家!”四虎子一听,激动得小脸通红,手脚并用地爬上了拖拉机。他可从来没坐过这稀罕玩意儿,心里别提多兴奋了。
拖拉机再次发动,“突突突”地朝着村子里驶去。四虎子坐在车上,好奇地东张西望。
身后,那七八个半大小子也不甘示弱,一边呼喊着,一边撒腿跟着跑。拖拉机的动静可不小,引得路边好几户人家都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看到四虎子坐在拖拉机上,大家心里都明白了,村西头老李家的二闺女回娘家啦!
从村头到村西头,拖拉机一路冒着黑烟,身后跟着的孩子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一二十个。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拖拉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子平日里的宁静,一路热热闹闹地朝着老李家奔去。
张大龙把拖拉机停在老李家门口。四虎子兴奋得小脸通红,“嗖”地一下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像只撒欢的小狗,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我二姑回来啦!我二姑回来啦!”这喊声在安静的大院里炸开了锅。
这大院可是大龙姥爷年轻时在东北淘金回来后盖的,当时还买了20亩地,就因为这,在评成分的时候被划成了富农。好在村里没那些爱折腾的人,特殊时期也没遭什么批斗,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过来了。
这会儿,屋里姥姥和姥爷正唠着嗑,话题正好是大龙娘。姥姥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大龙他爹走了,剩下二妮子一个人可咋整?大龙都快20岁的大小伙子了,还整天游手好闲,就知道打架斗殴、惹是生非。
底下三个闺女又还小,这以后日子可咋过哟。”姥爷也跟着叹气,无奈地说:“能咋办,实在不行咱就多帮衬着点,总不能看着孩子们挨饿受冻。”
正说着,就听见孙子四虎子的大嗓门。姥爷几步跨到门口,拉开门喊道:“嚷嚷啥呢!
”四虎子跑得气喘吁吁,脸上还挂着兴奋的笑,大声回着:“爷,我二姑回来了!老二回来了!
”姥爷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忙问:“快,在哪呢?
”“在拖拉机上呢,刚下来。我大龙哥开着拖拉机,带着我二姑,还有九凤、英子、青青,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人,都回来啦!”
姥爷一听,赶忙扭头冲屋里喊:“老婆子,快!咱二闺女回来了!”姥姥一听,手里的针线活一扔,麻溜地从炕上下来,和姥爷一起快步出门迎接。
这边,大龙娘和大龙、英子、青青、九凤几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正往院里走。王小虎则留在车上,看着车和车上的布匹。
寒冬腊月,农村没啥农活可干,正是猫冬的时候。不像往后那些年,一年四季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窝在家里,图个暖和。
大舅和大妗子跟姥爷住一个院子,四虎子扯着嗓子喊“我二姑回来了”,这一嗓子把屋里的人都惊动了。大舅和大妗子赶忙撂下手里的事儿,麻溜地从屋里出来。几个人脚步匆匆,在院子里的影壁墙那儿正好碰上。
大龙娘瞅见爹娘,眼眶瞬间红了,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软糯和亲昵,就像一下子回到了20多年没出嫁的时候。“娘,爹,我回来了。”
姥娘眼眶也红了,赶忙伸手拉住大龙娘的手,上下打量着,嘴里念叨:“可算把你盼回来了,一路上冷不冷啊,咋瘦这么多?要不是你今天回来,过几天我就想和你爹去看看你了。”
姥爷在一旁,眼里满是心疼,闷声说:“回来就好,往后有啥难处,跟家里说。”
大舅满脸关切,快步迎上前,憋了半天,挤出一句:妹子回来了,快进屋。”
大妗子也跟着附和:“就是,快进屋,外面冷着呢。哟,这是大龙吧?”
张大龙喊了声:“妗子,姥娘,姥爷,大舅。”
紧接着,英子、九凤和青青也跟着甜甜地喊:“姥姥,姥爷,大舅,大妗子。”
大舅嘴里答应着,伸手一把抱起在地上跑的青青,说道:“走,咱都进屋去!”说着,一伙人便往屋里走去。
众人一进屋,姥姥就赶紧把大龙娘拉到炕上,让她坐下,接着火急火燎地翻箱倒柜,拿出家里藏着的零食,热情招呼大龙兄妹几个吃。
张大龙一进屋,先把带来的东西放好,之后就默默坐在一旁,没再多说话。姥爷想起刚才四虎子说他们是开拖拉机回来的,就轻声问:“大龙啊,哪来的拖拉机?”
张大龙正吃着瓜子,听到姥爷问,赶忙放下瓜子,坐直身子说:“姥爷,这是从我们村书记那儿借的。道儿远,开拖拉机快些,而且还能拉半车布呢。”
“布?哪来这么多布?”姥爷一听,立马追问道。
张大龙解释说:“姥姥,姥爷,我和我娘来咱村,一是我娘好久没回来看你们了,二呢,我想着把这布在村里卖一卖。这
布是从县城供销社弄来的瑕疵布,其实和那些好布没啥两样。九凤,快把刚才拿来的布撑开,让姥姥和妗子瞧瞧。”
正说着,闻讯赶来的二舅、三舅两家人也到了姥姥家。二舅和三舅一进门,目光就落在了大龙娘身上,赶忙围过去一阵嘘寒问暖。
“二姐,一个人拉扯孩子太不容易了,要是有啥难处,可一定跟弟说。”二舅皱着眉,满脸心疼地说道。
三舅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咱都是一家人,别自己硬扛着。”大龙娘听着这些关心的话,眼眶又微微泛红,连连点头应着。
这时,九凤和英子麻溜地把送给姥爷家的那一匹灯芯绒布打开了。大妗子、二妗子、三妗子还有几个表妹一下子就围了过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布,手上轻轻抚摸着,嘴里念叨着:“这哪是大龙说的瑕疵布啊,这不跟新布没啥两样嘛!”
九凤赶忙指着那些不太起眼的小黑点解释道:“大妗子,你瞧,就是这些黑点,所以才被当成瑕疵布啦。”
大妗子皱了皱眉头,满脸疑惑:“这城里的人穿衣服也太讲究了吧,就这点小黑点,看着根本不显眼啊,怎么就算瑕疵布了?”
大舅在一旁搭腔:“你个老娘们懂啥,城里人穿衣服就讲究这些。”
大妗子没好气地白了大舅一眼:“就知道臭讲究!”接着转过头问大龙,“大龙,你这布卖多少钱啊?”
张大龙挠了挠头,认真地说:“在咱村里卖,7块钱8尺,这8尺布能做一条裤子和一件褂子。在镇上赶集的时候,是一块钱一尺。咱这不是到姥姥家了嘛,还是卖7块钱8尺,便宜点卖给大伙。”
大妗子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行嘞,我这就叫你表哥,让他帮你四处吆喝吆喝,看看有多少人想买。”
张大龙一听,连忙点头:“那可太谢谢大妗子了!我这就把布摊开。”说完,他从带来的礼物包里掏出两把糖,又对着四虎子喊道:“四虎子,走,跟哥去门外。”
四虎子一听,眼睛都亮了,麻溜地跟在大龙身后,哥俩一块儿出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