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莱国公府送了一份揭帖,想要请殿下过府一叙。”
苏儿拿着一份帖子走了过来。
姜临看了一眼,“今日没什么紧要的事情,准备马车,现在就过去。”
莱国公府王家是他母妃王贵妃的娘家,莱国公王炎阳更是他的外公,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上门拜访。
只是回京这几天,他一直在忙,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莱国公府派人来请姜临过府一叙,姜临自然不会拒绝。
今日得了空闲,姜临便带着马前和苏儿,前往了莱国公府。
莱国公府位于京城东侧,府邸恢弘大气,门前两座石狮威风凛凛,彰显着王家的显赫地位。
姜临刚下马车,便见莱国公府的门房早已恭候多时,见到他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宣王殿下!国公爷已在正厅等候,请殿下随小的来。”
姜临点了点头,跟着门房走进府中。
穿过几道回廊,便来到了正厅。
莱国公王炎阳正坐在主位上,见到姜临进来,起身迎接道:“老臣见过宣王殿下!”
姜临连忙上前行礼,语气恭敬:“外公客气了,您是长辈。”
见姜临对他如此敬重,王炎阳也十分的高兴。
他满脸笑意,应道:“该有的礼仪不能缺,殿下请坐。”
姜临依言坐下,王炎阳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欣慰:“殿下此番回京,可是让老臣刮目相看啊,那淬体丹效果惊人,必成能为我大梁的底蕴!”
“有此物在,也能为镇守南疆的将士们增加几分生还的机会。”
“军中将士必定不忘殿下的恩情!”
姜临微微一笑,语气谦逊:“外公过奖了,孙儿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王炎阳摇了摇头,正色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过,殿下,你如今虽被封王,但朝中局势复杂,你需多加小心。”
姜临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外公放心,孙儿自有分寸。”
王炎阳见状,也不再多说,转而谈起了姜临的婚事。
“殿下,对于陛下赐婚的事情,你怎么看?”王炎阳问道。
姜临闻言,神情平淡:“父皇既然已经下旨,我自当遵从。”
见姜临似乎并不抵制,王炎阳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不知殿下对那定南侯嫡女可有了解?”
“定南侯嫡女?不曾了解过。”姜临微微摇头,回京这些天,他一直忙着炼药的事情,还不曾关注过姬霜月的消息。
王炎阳解释道:“定南侯这个女儿自小痴傻、木楞,因此很少露面,京城中也少有她的消息。”
姜临眉头微蹙,他没想到,那姬霜月竟然是这个情况。
可皇帝为何要给他定这么一门婚事?
他是皇室子弟,犯不着去迎娶一个心智不全的女子吧?
难不成是为了向定南侯施恩?
见姜临默不出声,王炎阳怕他领悟不了皇帝的意思,解释道:“殿下,定南侯姬振锐在军中有很高的声望,手握重兵,镇守南疆多年,功勋卓着。你若娶了他的女儿,未来即便是太子登基,你也能安稳做个富贵王爷。”
“陛下为你定下这门婚事,也是这个考量。”
姜临闻言,心中了然,皇帝在三年前给他定下婚约,原来还有这个意图。
王炎阳见姜临神色缓和,又补充道:“你娘也说了,你可能看不上那姬霜月。但你娘还是希望你能接受这桩婚事。”
姜临点了点头,语气平静:“我明白母妃的苦心。”
他心中清楚,自己无法修炼武道,若是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帮衬一下,等新皇登基,他的处境必然艰难。
而定南侯府,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靠山。
王炎阳见姜临没有拒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殿下,你能明白就好。这桩婚事,对你来说,利大于弊。”
姜临微微一笑,语气中轻松:“外公放心,我心中有数。”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姜临便起身告辞。
王炎阳亲自将他送到府门口,临别时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殿下,王家永远是你的后盾。若有需要,尽管来找老臣。”
姜临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孙儿明白,多谢外公。”
离开莱国公府后,姜临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在莱国公府小公子王康的陪同下,开始在城中闲逛了起来。
王康是姜临的表弟,两人年岁相近,但性格活泼,对京城周边的情况十分熟悉。
他骑着一匹枣红马,跟在姜临身旁,笑嘻嘻地说道:“殿下,你找这些荒地做什么?难不成是想种田?”
姜临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轻快:“种田?差不多吧。”
他此番在京城中闲逛,自然是为了寻找一块合适培育药材的地方。
王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殿下,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吧!”
姜临摇了摇头,笑道:“时机未到,等以后你就知道了。”
淬体丹的事情,如今也只是少数人知道。
这件事关系到国之根本,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王康撇了撇嘴,但也没有多问。
两人一路骑马,最终在京郊找到了一片适合培育药材的荒地。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附近还有水源,确实是个好地方。”姜临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康见状,忍不住问道:“殿下,你该不会是真想在这里种地吧?”
姜临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没错,我确实有这个打算。”
王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殿下,你可是宣王,堂堂亲王,怎么还想着种地?”
姜临摇了摇头,神色郑重了几分:“不逗你了,我要这块地有大用,随我去看看。”
两人在荒地上转了一圈,姜临十分满意,这块地方确实满足他的条件。
他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建立一座药园,专门培育炼制“淬体丹”所需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