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营饭店很多都是先给钱,后吃饭。
林清正拿钱出来的时候,肖文屹已经率先递了出去:“同志,收我的钱。”
“不是说好了我请吃饭的吗?”林清不解,还小声地和肖文屹说道:“我总不能让你又卖笑又出钱啊。”
肖文屹面色一红,然后故作淡定的开口道:“你笑回来。”
“那我可不干。”
记账的服务员以为林清在说她要给钱呢,便连忙打断道:“你个小女同志,有福气不享,是不是傻的,有人给钱还不乐意?”
说完,服务员一把就把肖文屹的钱抢了过来。
再把零钱找给林清,还给了林清一个咱们都是女同志,我帮你的表情。
“走走走,一会儿菜好了叫你们。”
林清:……
这服务员姐姐真是善良可爱的小天使啊。
她把找回来的钱还给肖文屹:“我也不是那抠门婆娘,还是给你拿点零花钱用。”
一来二去,林清半分钱没出,还卖了个乖,这感觉真舒服!
“你两点菜可真久啊。”张喜燕暗戳戳地说着:“你们刚结婚?这么蜜里调油的。”
“没啊,结婚三年多快四年了吧。”林清实话实说,她不想抹掉原主存在的印记。
“那真是奇了怪了。”
张喜燕心想,她结婚第一年蜜里调油,第二年感情就淡下去了,再后面明明是夫妻,结果处成了兄弟。
林清没再解释,又聊起包包的事情,让张喜燕不要再接预定单了,有多少卖多少。
很快,饭菜都被送上来了,三个荤菜颜色各异,但肉香味十足,分量也大得吓人。
“都吃,别客气,这段时间可不少麻烦两位姐姐。”林清嘴甜地卖着乖:“要是不够,我们再加。”
刘佳丽挑起一块坨子肉,明明肉怎么做都是好吃的东西,可等她吃进嘴里面,默默地感叹了一句:“小林,这做得可没你手艺好。”
“小林啥时候做过饭?手艺比国营食堂还好?”
张喜燕就是个咋咋呼呼的性格,再加上长期在供销社工作,这说话的嗓门也越来越大。
隔壁几桌听见声音都朝他们看了过来。
想看看是谁口气这么大。
林清无语地看向张喜燕,示意张喜燕声音小一点。
要知道现在国营食堂在普通老百姓心里面的地位,说句永远的白月光都不为过。
张喜燕这么说,不就相当于砸国营食堂的碗吗?
“不好意思。”张喜燕讪笑道:“我有时候说话容易激动。“
“没关系。”林清摇了摇头,指着桌子上面的菜示意他们快吃,然后才开口道:“张姐,你激动不是啥大事情,我就怕里面的大师傅拿着菜刀冲出来找你要说法。”
“不会的,他不敢。”一直没说话的肖文屹在一旁阴测测的说道:“我在这里。”
张喜燕来了精神:“对啊,你男人这么一身衣服穿着,谁敢拿菜刀冲出来啊。”
“这个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小林刘姐你们什么时候一起吃饭了?还是小林做的?”
刘佳丽就把那天纺织厂食堂的事情和张喜燕说了一遍,听得张喜燕眼睛亮闪闪的,满脸服气地看向林清。
而刘佳丽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道:“有件事情我都忙忘了,梅师傅想见你一面,还想和你切磋手艺呢。”
林清没想到这件事情后面还有故事。
想起刘佳丽上次说梅师傅祖上是做御厨的,顿时来了精神,切不切磋对她来说无所谓,关键是能蹭顿饭吃啊。
让她也看看以前妃子皇帝都吃什么好吃的。
林清一想觉得好处多多,便点头:“行啊,我也想和梅师傅多学学。”
“那我下次安排你们见面。”
林清默默点头,她说话说得认真,可低头一看自己饭碗全都是菜。
准确来说,全都是肉。
林清没半点感动,只想给肖文屹送去一堆眼刀子。
不知道她减肥辛苦吗?
怎么还敢给她挑肉,是何居心!
林清默默地把肉全部挑了回去,只留了些比较瘦的。
见肖文屹不解地看向自己,林清解释道:“我林清坚决扞卫我的减肥成果!”
她依旧小口地吃饭。
虽然这段日子,瘦了不少,成功甩掉快50斤的肉,身高也进入14开头。
但林清知道还不够,她还得再减一点,给后面恢复正常饮食留下一点反弹空间。
下午吃完饭,林清和肖文屹说了一声,就和刘佳丽去纺织厂等马厂长去了。
她又仔细翻了翻手中的方案,自己先思考一下有哪里不足。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马厂长就坐着老式小汽车回纺织厂了。
这辆车是纺织厂刚成立时国家批钱买的,到现在已经用了小二十年了。
经过这么久的使用,汽车各种零件早就生锈,每一次使用都会发出巨大的异响。
刘佳丽一听这声音,便轻声和旁边的林清开口道:“马厂长回来了,走走走,我们去等他。”
等两人下了楼,果然就看见马厂长从轿车上面下来。
“马厂长。”刘佳丽带着林清走了过去:“这是林清,今天等你一天了。”
“等我?”马厂长蹙眉:“小林没答应来纺织厂工作?”
马厂长这种当大领导的,很快就能猜出具体情况。
林清自己开口道:“马厂长,你好我是林清,有个项目希望让马厂长指导一下,”
“啥项目?”马厂长来了兴趣,今天开会的时候,县城领导专门把他们几个厂长叫了过去,话里话外都是经济,生产,怎么多赚钱,如何多提供岗位。
没想到林清就找上自己了。
马厂长开口道:“你跟我来。”
“好的。”林清屁颠屁颠地跟在马厂长身后进了办公室。
马厂长指了指位置:“坐下来聊,你说的项目是啥?”
林清把项目书递了过去:“这是我专门写的项目书,马厂长你过目。”
“项目书?”
马厂长暗想这林清还挺神奇,张口闭口都是自己没听过的词汇。
但还是接过来看了看。
十几页的纸每一页字迹都工工整整,没有半点敷衍的意思。
中间的一些内容马厂长听都没听过。
他看了个大概,眉头轻皱:“小林,你项目书提到的牛仔布现在别的地方都没有吗?”
“国外肯定有,我也是听一个国外留学回来的教授说的,他说这种布料结实耐磨,那时候他就想把制作方法带回国内,让国人也能穿上牛仔的布料。“
“只是可惜,这位老同志没有等到这一天,后面我只能根据他的描述自己又研究了一下。”
林清为自己知道牛仔布找了一个出处。